同一天,三大航空公司同时宣布向空客公司购买了292架客机,金额超过370亿美元。
7月1日,国航及其控股子公司深航宣布将分别购买64架A320NEO和32架A320neo。南航采购96架A320NEO阵列式飞机,东航采购100架。总价超过370亿美元,空客订单大。
在民用飞机制造领域,世界上有两大巨头,一个是欧洲的空客,一个是美国的波音。为什么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一口气买了近300架空客飞机,而波音没有?为什么不买国产C919客机?
对于以上题,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01,采购量这么大,第一时间根据需要。
虽然民航市场还没有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但这次采购可以看作是一次提前的安排,或者说是“储能”:
以国航为例。2019年之前,年均进口率为6%-8%,而2021年底,与2019年相比,三年仅净增52架,年均进口率为1%-3%,远低于疫情前。
尽管运输能力仍然高于市场的需求,但如此巨大的采购量可以视为对市场信心的体现。三大航企应该明显感觉到被航空市场唤醒了,从而提前增强运力。
如东航显示,新采购的客机将主要安排在国内支线,用于加密高收益航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飞机将主要安排在国内航线上,以应对未来应该产生的“补偿性消耗”。
02.除了提升运力,升级现有飞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客机的使用寿命通常为6-8万飞行小时。超过这个时间,出于安全考虑,飞机将报废。
此外,很多航空公司的飞机并不在自己名下,而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借”来的。租约到期后,要么续签,要么返还给租赁公司。这时,有必要补充容量:
以东航购买100架A320NEO为例。飞机分四年分批委托,2024-2027年委托量分别为28架、31架、34架、7架。在这四年中,将有68架飞机的融资租赁单独到期,还有一些飞机将因机龄而逐渐间断参与。东航的这个订单是为了填补空缺,增加运力,以应对未来四年飞机的服役和租赁到期,这并不奇怪。
03.这时候你可以在购买性能上获得更大的优惠,这就足以控制“议价能力”
过去三年,国内民航市场和民航市场都不景气。然而,主营业务为制造和销售客机的空客或波音公司日子并不好过。例如,空客和波音在2020年仅委托了723架商用飞机,比2019年少了520架,几乎是半生不熟。
在这个大的设置下,这个节点上的航空公司在购买飞机时有巨大的议价能力,对购买方更有利。
比如这次的292单,总金额近2500亿农币,但现实是价格会低于基础价格。不仅如此,一些其他项目比以前更优化,并向买家倾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