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需要交多少年]社保交满多少年,最划算?

 admin   2022-09-10 19:56   112 人阅读  0 条评论

他们未来养老保险的第一支撑点是政府发的养老保险基金,他们每星期强制性交纳的社会保险中,大半都是医疗保险。

但是社会保险太贵,压到许多利润率清贫的中小企业喘不过气来,许多甚至违规不给雇员上社会保险,雇员为了挽回棒子,也不敢申诉,而那些没有单位私营的雇工和绍讷县,只能他们出钱缴社会保险,肉痛,心更痛……

于是时常有人问算账:我是不是必要性他们出钱交社会保险?

算账的提问总有六天直截了当:一定圆周角!再穷也要想配套措施上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里头,其他促进作用都并不大,但中长期看,医疗保险促进作用非常大,绝免不了;长期看,医疗保险影响不可估量。

最少到哎呀了,即使钱都受骗/李光头了,兄弟姐妹通通不忠,北欧国家每星期给你发的这两点清贫的养老保险基金,再低落,也够你六天稀饭博蒙勒罗热县,另加一个皱果。

你不会冻死。

还有不少人能问,我双亲是贫困户,从来没交过社会保险,现在有机会纸制掏出几千元缴交社会保险,到原则上卸任年后,就能像城镇居民一样拿养老保险基金,要不要说实话集结成呢?

认知了下面那个难题,那个难题的标准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但真正不难提问的是接下去的第二个难题:

根据我国旧有配套措施,到原则上卸任年龄时,如果总计社会保险没交满15年,就把你社会保险个人帐户里的钱纸制退给你,北欧国家无须给你发养老保险基金了。只圆周角满15年,卸任后才能享用养老保险基金福利待遇,寄送你杨开第年末。

那是不是我只圆周角够15年,往后就不用再掏这笔冤枉钱了呢?

标准答案因人而异。

下面说了,中长期看,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是医疗保险,如果社会保险停交,医疗保险也就断了,未来就会面临非常大的医疗风险敞口。

所以如果没有企业能给你交社会保险,他们经济条件又实在太差,那社会保险中的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可以停交,但医疗保险,一定要咬牙继续交,千万不能断。

到卸任后,你就可以不用继续交医疗保险,反而能享用到最优待的医疗保险福利待遇了。

如果你条件没有那么差,那建议你还是继续交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完整社会保险,但是仅仅以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交。

我国旧有的社会保险(北欧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由两部分组成。

为了体现社会保险的全民福利属性(托底属性),社会保险必须劫富济贫打统账。

但如果都打统账,就会大大挫伤有钱人的缴费积极性。

反正交多交少最后都被统筹,少交合算,多交充公,就会形成逆向激励,有钱人也都按照最低标准交,养老保险基金就会入不敷出,所以就需要有一部分资金进入个人帐户,交的多,以后拿得多,交的少,以后拿得少,这才更公平。

为了同时兼顾养老保险基金的福利性质和参保人的缴费积极性,所以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基金分成了统筹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基础养老保险基金)和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基金两个部分。

先看统筹账户。

计发公式很简单,以参保城市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每多缴费1年,多计发1%的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时间越长,基础养老保险基金福利待遇越高。

比如算账1984年出生,2007年开始参加工作交社会保险,不考虑延迟卸任难题,到2044年,算账满60周岁后,就能拿养老保险基金了。

2045年1月,我拿到的第一笔养老保险基金,就是那个基数的37%。

当然,我实际拿到的比例不一定正好是37%,而是36%-38%之间的某个小数,因为缴费不满1年的零星月份,会按照每个月0.083%的方式折算进去。

0.083%*12(月)=0.996%,还不到1%,可见政府这账算得贼精,只许参保人吃哑巴亏,绝不能多拿政府半毛钱……

那个公式告诉他们,基础养老保险基金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你工作时参保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二是你缴费的平均工资高低,三是你缴费的时间长度。

其实那个公式是后来改过的,以前只考虑第一和第二个因素,不考虑个人的缴费基数。由于许多省份养老保险基金亏空很厉害,为了尽可能激励参保人多交费,增加收入,所以就加入了这第二个因素。

可见,想增加基础养老保险基金,配套措施有三。

一是尽量选择在经济发达城市交社会保险,因为经济越发达,职工平均工资越高,未来基础养老保险基金基数也越高。

中国城市工资排名几乎和城市房价排名一模一样,前五位都是北上深广杭。所以在这些一线城市交社会保险,以后能拿到最多的钱。

但这些城市的房价高、物价高,生存压力大,况且平均工资高也意味着现在的社会保险缴费下限也相对更高,当下交社会保险的负担也更重,所以一般人不太可能为了以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数高一点,就特地换一座城市交社会保险。

SO,这条PASS。

二是尽量提高现在社会保险缴费的基数。

可他们就是嫌眼下社会保险交费太贵,所以才想要断交不是?

所以这条也PASS。

三是尽量延长缴费时间。

这条倒是可以有。

毕竟现在每多交一年,以后就能多拿1%,卸任后活的时间越久,这笔买卖就越合算。

假如算账坚持交到2044年,卸任后基础养老保险基金能拿8000元,但我到2022年交满15年后就立马停交,坐等卸任拿钱,届时只能拿到3243元,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但也别多交,按当地最低标准就可以了。

再看来个人帐户。

根据你的卸任年龄,对应一个计发月数,用你卸任时个人帐户里积攒的所有本息除以计发月数,就能得出你每星期领取的个人养老保险基金。

卸任年龄越小,计发月数越多,养老保险基金福利待遇越低,反之亦然。

比如到2044年,算账个人帐户攒了60万养老保险基金,按现在标准,60岁领取养老保险基金的计发月数是139,今后我每星期能领到的养老保险基金就是600000/139=4316.54元。

假如很不幸,算账50岁时因公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不得不申请提前卸任,养老保险基金计发月数就是195。

假如算账体力好,不差钱,还想继续为社会主义事业多奋斗几年,我的计发月数就是56。

说白了,那个计发月数,就是政府和你之间,以你的寿命为标的,进行的一场对赌。

对50岁卸任的人来说,政府觉得你未来还能活16.25年,所以按照195个月来给你记发养老保险基金(195/12=16.25)。

对70岁卸任的人来说,政府觉得你未来只能活4.67年,所以很慷慨,计发月数只有56。

事实上,政府并不是真的慷慨,而是今天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也不过77岁。

再算上通胀和复利因素,你越晚拿到的养老保险基金就越不值钱,而政府拿着你的几十万养老保险基金,可以去投资赚钱。这样看来,那个计发月数,别说慷慨了,简直就是抠门。

说起人均预期寿命,是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的。

穷乡僻壤的老人,为了谋生,许多人年轻时做的都是重体力活,或长期务农,50岁的脸,看起来像70岁一样苍老,加上长期缺乏足够多的营养摄入,更没有机会和条件去定期体检,难免落下一身毛病。等年纪大了,当地也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小毛小病也可能被庸医搞死,真生了大病,动辄几十万的医药费拿不出,只能等死,所以寿命相对较短。

而像上海、香港、东京这些大都会,虽说房价高企,生活压力大,但人的收入和受教育水平整体较高,所以无论是营养摄入还是日常保健意识,以及当地的医疗条件,都要强得多,寿命相对比较长。

从那个角度看,个人养老保险基金的计发方式,表面上看非常公平,实际上却暗藏劫贫济富的潜规则——

落后地区的穷苦老人,整体寿命相对短,可能养老保险基金领了没几年就挂了,远没有领到公式里写的计发月数,多出来的钱就会充公,补贴给那些经济发达地区,整体相对长寿的有钱老人,他们中的许多人能活到80多,90多,甚至活到100多岁也一点不稀奇,成了旧有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最大赢家。

嗯,真相就是如此残酷。

最后总结一下算账的建议:

第一,即使是穷得叮当响的人,在卸任前,也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总计交满(或补缴)15年养老保险基金,这样再低落,卸任后也不至于冻死。

第二,没有那么穷,但手头依然拮据,还要他们交社会保险的,交满15年后,如果当地政策允许,可以停交医疗保险,但要继续交医疗保险。

第三,并不穷,但也没那么有钱,比如一些做小买卖的雇工,交满15年后,继续按照最低标准交,直到卸任。

第四,有钱人,不差钱,就尽量多交点社会保险吧。

一来,以后能相对多拿点卸任金不是?

二来,虽然从投资性价比角度看,多交社会保险并不合算,因为中国老龄化难题无解,未来基础养老保险基金的亏空会越来越大,卸任年龄会不断推迟,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基金的记发月数会不断增多,更不要说现在你的个人帐户都是空账了……

但是,我要说但是——以前是老了政府给养老保险,以后是再老也要养政府,为了弥补养老保险基金亏空,减轻政府压力,能给穷人不断增加养老保险基金,让他们除了每天能吃上一碗皱果面,还能偶尔加块大排,您老就多出一点血呗~

和谐社会,你我共建。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148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