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来的禽流感,让国高全校师生们把课后放在了更为广阔的大地里。相同的战场,一样的固守。不误丁年、服务异萼的她们用文字记录下了力战脱贫致富攻坚克难一线的工作点点滴滴,她们质朴的回忆录突显了国高人求真务实的肩负信念与精诚合作希冀的信心决心。跟随溪溪一同去翻看她们的异萼回忆录吧!
茶产业项目组
化工研究开发中心金林红教授
2020年3月3日 阴
这几天有点忙,昨天结束了在盘県民主镇的职业培训,和吴剑商量了一下,便下定决心赶到南华县楼上镇。学校公布项目组核心成员号码之后,楼上茗晨丁年的老板就发来电话进行咨询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们的茶籽生长缓慢。
老百姓进行咨询的许多难题,须要到当晚去实际介绍、去调查才能制定好使的控制技术计划。这几年经常在茶山脚下往来,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难题,有相同的,也有相同的,但大多都集中于信息控制技术方面,广大栽种户在控制技术上还是有些缺乏,想到这,觉得我们信息控制技术教育工作者肩头的重担又重了许多。
茗晨丁年是新植果园,位于海拔1800四米的山脚下,PT5716SB0。在如此平缓的山腰上垦殖束鼠2000亩果园,不能不被一帮80后90后的意志力所触动,看着她们年轻的脸孔,奥尔奈的信念以及对丁年的依恋,我暗暗地下定了帮她们把果园做好的下定决心。一到当晚,我和项目组核心成员就发现了许多难题,因为是新垦果园,加之高松过于平缓,原来所含盐份的岩层被破坏,在砂砾之间栽种的茶籽因肥力不足和新溪洲拨低气温而生长瘦削,虫害Toothed,外露的梯壁又面临河水冲蚀沙漠化的风险等等。在跟果园负责人交流,详细介绍了栽种的过程和期望的目标后,在我的心里形成了一套控制技术计划和实行细节,我们约定回去准备好所须要物资,10号左右再到果园组织实行。
昏暗杨赵全,在从楼上镇前往晴隆县的路上,我为她们订购了要用的苜宿和绿肥种子。
生态渔业项目组
动物科学学院姚俊杰教授
2020年3月28日 雨
今天来到了安龙。这次来安龙是因为黔西南州安龙县有稻田面积3.6万亩,有25个500亩以上坝区,稻田养鱼是重点发展内容,从去年县里稻田养鱼的发展来看,老百姓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效果不是很好。希望得到我们贵州大学生态渔业项目组的控制技术帮助。
我们从去年开始搞稻田养鱼,但我们稻田里面放养的鱼无论投多少饲料都不长我们搞出来的稻田鱼,长得慢,而且卖相不好。一下车,养殖户就纷纷提出了她们的困惑和难题。
在稻田养鱼当晚,前行中下起了小雨,我们发现当地的养殖户把鱼坑做成了流水池,我和她们说:稻田养鱼,最重要的是有水,水好就能养好鱼,但流水池会不停的进水和渗水,水温上不来,鱼肯定就不会长。她们听得很投入,也不停地点头。
水源点是从地头涌出的一股地下水,水质清澈、大概有不到0.1个流量,水顺沟渠而下,成为了这一片稻田的水源。看到了水源,我说,这就是很好的资源,千金难买这股水,就是流动着的银子,好好利用,就可以做到鱼翔浅底。
此时,雨也越下越大,驱车前往玛迩山脚下纳马组组长梁龙云家。她们家里已经生了几盆大火,围着火炉,我们商量起今年的稻田养鱼该如何干。从地头设施建设,鱼沟、鱼坑的设置,如何解决渗漏难题,如何选择鱼类种类、如何利用这里的水资源养适合的鱼类,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的难题等等,把我们编写的《稻渔综合种养控制技术手册》分发给了大家。她们听得很认真,但能看得出,她们有的理解了,有的似懂非懂。
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有难题,我们随时交流。我说,我们回去后,尽快写一个计划交给她们,便于实行,争取今年有好的收成。她们笑了,笑得很豪放,我在想,这句话,她们肯定是听懂了。
村民中有人带头唱起了山歌,悠扬婉转,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当地稻香鱼肥民富,我再好好游览一番。
竹产业项目组
生命科学学院苟光前教授
今天接到紫云县楠竹育苗基地的电话,请我们再去指导楠竹的播种时,没有犹豫,戴上口罩,我和竹子项目组的代朝霞老师,驾车到紫云县,接上紫云籍博士村长核心成员伍娬、毛明明、张娟一道前往猫云镇格东村的育苗基地。
刚一出现在地头,便听到有农户热情地走过来和我们说:前天来的老师和同学们,你们又来了。我回答说:想你们了,同时也来看看你们有什么难题,并顺便看下这两天播种的质量。
在基地,我们仔细地查看了前几天楠竹播种的情况,通过检查发现了不少难题:营养袋下部土壤没有压实;种子没有散开;种子播种太深;覆土太厚等。于是,我们马上召集当晚30多位正在播种的农户,进行了当晚讲解和培训,然后,项目组核心成员分别进行个人监督和指导,直到老百姓都掌握为止。
返程路上,我和项目组核心成员谈到今天的两个体会:一是我校的博士村长由去年固定的项目组,到今年临时、就地组团,这是禽流感下的变招,反应了学校的应变能力,是高招;二是农户对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栽种控制技术非常缺乏,还需专业人士多次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
农学院2019级农艺与种业研究生
莫盛龙
2020年3月20日 晴
今天上午,黔南兴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派控制技术人员来到我们镇(百泉镇)甲羊组的辣椒栽种地,对栽种辣椒的农户进行实地培训。作为一名农艺与种业研一的研究生,无论我家是否参与栽种,我也一定不会错过这次学习的机会,于是我以一个农户的身份,参加了此次实地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面对农户们还存在的种种困惑,我结合专业知识并现学现卖,对存在疑问农户从整地、施肥、覆膜、栽种到病虫防治,又重新讲解示范了一遍。有一个栽种户说,还是本地人说话好理解,听到大家的笑声,我感到很满足。
春分之后,黑夜会变短,白昼将会变长,无论是禽流感防控保异萼还是脱贫致富攻坚克难守成果,只要肯干,希望就在前方。
农学院2019级农艺与种业研究生
冉乾松
3月23日,当我获悉贵州大学专家服务项目组将于3月中下旬前往沿河服务于家乡茶产业发展时,我想我应该帮助家乡脱贫致富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3月26日以来,我一直在木坪村,每天充实而忙,将课后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基本每天都在果园开展广泛地调研及控制技术指导,在栽种基地仔细观察茶树发育情况,当发现果园存在肥培管理难题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管护人员和茶农不停地强调:果园肥培管理是个控制技术活,特别是新栽果园,一定要在肥培管理上下功夫,果园才能封园,才能提高产量和保证茶叶品质。在给她们当晚培训时,会手把手教会茶农如何进行茶叶科学采摘,给她们讲解栽培控制技术、修剪控制技术、施肥控制技术、整地锄草控制技术等管护控制技术。
在这次实践中,我会发挥好自身茶学专业优势,用所学知识、控制技术支援家乡百姓生产脱贫致富,尽己所能为家乡茶产业发展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难题,把科研论文写在家乡大地上,为家乡脱贫致富攻坚克难尽绵薄之力,助推家乡乡村振兴
威宁博士村长支农助农回忆录
01
农学院李定银
2020年4月16日 晴
这是博士村长异萼帮扶活动-威宁站展开的第三天。我作为此次博士村长项目组的队长,任务更加艰巨,这对没有任何带队经验的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一大早我便组织了队友们上车,由于昨天我去找队友,车师傅把我们遗忘了,所以这次我站在等车的地方一个一个地统计上车,确保所有队员安全到达。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大巴车停在了山下,我们便步行一公里到地里。到达基地便有序地与农民们穿插组队,该浇水的浇水,该栽苗的栽苗,该护土的护土,各司其职,这是前两天总结出来的高效率作业模式。我是负责组配人员,对接供水供苗的相关负责人和同学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大家相互协助,相互指正,种莲花白就像是在呵护一个新生命,不仅盖实了苗根,还扶正了苗株,希望它能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村里的老乡们都在表扬我们的同学不仅能读书,还能干农活,真能干!
02
生命科学学院禄欢
2020年4月16日 晴
今天是贵州大学博士村长支农助农的第三天,今天我们主要是流水线式栽种莲花白。张万萍老师给我们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莲花白栽种三步曲:第一步打孔栽秧;第二浇定根水;第三覆土。接下来开始分小组工作,六人一小组,两名同学四名工人每个步骤两人共同完成,这样有秩序的分工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自12日上午得知贵州大学在威宁有扶贫作战队时就特别开心,想到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在这片土地上与老师同学们还有淳朴的相亲们一同劳作,帮助自己家乡脱贫致富真的很开心,通过这三天的工作我们国高的全校师生真的挺能吃苦,这几天我们都是迎着朝阳出发,背着星星回去。我希望自己可以再努力一点成为更优秀的国高人,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贡献出一份力。
这几天我们一直是在双龙镇高坡村的基地工作,如果没有这次宝贵的机会我可能不会发现我的家乡还有这么一个地方,这里海拔高,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和风送暖。
03
经济学院蔡仕茂
2020年4月16日 晴
接连三天的烈日灼心,同学们晒得黝黑黝黑的,手臂上晒出了黑白分明的分界线,颇有喜感。我们没有为几万亩土地的工作量吓得退缩,个个都迎难而上,带领贫困户撒肥料、铺薄膜、种秧苗、浇灌水。风在不停的吹,无机肥特有的香味随风飘来,耳洞里、脸面上、鼻孔里还有眼角无不是它的踪迹,直到吃饭时还有它的余味。
我们每天从早上七点半出发,直到晚上七点半才放下手里异萼的工具,在劳动中我们获得了快乐,以至于这十二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这样的生活是美好的,这样的实践机会是难得的,这样的劳动是快乐的,是缘分让我们聚到一同,能为家乡打赢脱贫致富攻坚克难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
04
计算机学院马丹
2020年4月16日 晴
三天前,我的qq窗口弹出了一个消息,贵州大学张万萍老师到我的家乡威宁给老百姓做蔬菜产业的相关控制技术指导,须要我们同学的支持。看到消息我非常激动,就立马联系了负责人李定银同学和张万萍老师,申请加入她们的队伍,作为国高人身穿绿马夹加入到这个队伍,我感到满满自豪感。
今天,我们和当地的百姓一同种蔬菜,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方法,在漫山遍野忙着,近百号人从山底种到山顶,从山这边种到山那边。即使这样的劳动很辛苦,但脸上依然挂着笑容。感谢贵州大学组织的博士村长,支农助农活动,让我对家乡的事业充满参与感与责任感,让我结交了一群充满热情,无私奉献的有志青年,我们这群年轻人都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气温日渐回暖
万物生机盎然
国高全校师生将继续用责任与肩负
奏响异萼奋进之歌
绘就别样异萼画卷!
素材来源;溪山融媒中心 康端 整理、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桂奇慧
审校:韩晓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