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只青蛙忽然失踪
疑为肉类有难题
商家书面允诺索赔
谁知之后翻脸不认账
申诉确凿证据缺位
监管机构不振
谁来为2000只青蛙埋单
芜湖市怀远县的甄老先生,在家乡专门从事青蛙养殖业的组织工作。去年8月末,甄老先生圈养的青蛙忽然大批失踪,数目整整2000只,导致损失16多万。
甄老先生Saramon,判定是买回的肉类出了难题。所以,回去的青蛙为何会莫名失踪呢?吗与买回的肉类相关吗?
甄老先生东郊在怀远县义井镇的沈岗村,虽然双亲皮肤不太好,他特地回到双亲身旁,Hautefort青蛙经商,可就在去年8月末,他们养的鸭出了难题。
甄老先生说本报记者,就两三天的天数,青蛙失踪就整整2000只,看见这种的情况,甄老先生慌了。
甄老先生说他养鸭4年了,都没出现这个事情。现在大概损失在16多万,让他很心疼的那种,因为这种青蛙一年也就一次,本身来讲就不是很赚钱。
心痛之余的甄老先生忽然想起来,青蛙之所以失踪,估计是吃的肉类稻子有难题,于是他立马找了过去,没想到,卖稻子的商家竟然当面承认了。
甄老先生说他把死的青蛙带到罗家,罗家第一天数都认同,包括索赔都认同。
罗家是做粮食的,平时从外地也调一些大批的稻种,罗家应该是把有包衣的稻种弄混淆了,
甄老先生说本报记者,所谓有包衣的稻种一般都是加了药剂,主要是不让稻种生虫,但如果误食会导致中毒。
从当时失踪青蛙体内的残留食物中,可以明显地看见有少量的红色稻粒,甄老先生说,这些红色稻粒就是有药剂包衣的稻种,而这正是导致青蛙失踪的直接原因。
辛辛苦苦养了这么多青蛙,本想着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两天之间就死了这么多只,甄老先生很是心疼,所以甄老先生的青蛙到底是不是因为吃了有毒的肉类?这肉类里面怎么会有有毒的包衣稻种呢?
本报记者了解到,当初甄老先生从罗家一共买了6848斤肉类,喂了两次后,大概还剩下两三千斤。所以,在给青蛙吃的肉类里为何掺进了有药剂包衣的稻种呢?
9月18号,本报记者陪同甄老先生来到了当初买回稻子的商家,也就是芜湖市怀远县义井镇姓罗的商家。
本报记者采访得知,当初青蛙出现失踪后,甄老先生在和商家协商时录了音,让甄老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商家在电话中承认他们肉类有难题,并表示愿意索赔。
但面对本报记者的采访,商家并不承认他们的稻子有难题,对于所谓的愿意索赔也矢口否认。
面对采访,商家否认他们的肉类有难题,但这肉类里有颜色的稻粒又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含有药剂包衣的稻种?是不是这些稻种导致了青蛙的失踪呢?
青蛙失踪第二天,甄老先生立马找到了当初销售肉类的商家,本以为商家承认是他们的难题后,接下来就是索赔的事了,可没想到,商家却忽然变卦不承认了,所以接下来,甄老先生又该怎么办呢。
甄老先生说,虽然难题得不到解决,当时他也向辖区市场监管所进行了举报。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9月18号中午,本报记者陪同甄老先生一起来到了怀远县义井镇市场监督管理所。
怀远县义井镇市场监督管理所的组织工作人员说本报记者,罗家不承认甄老先生拉回去的中间有红色的稻谷是他商家的,说是甄老先生他们放进去的。
监管所说,虽然目前没有直接确凿证据证明商家的肉类有难题,所以甄老先生接下来只能诉讼才能申诉。但让甄老先生为难的是,当初商家虽然承认他们的肉类有难题,可是却没有保留与之相关的其它确凿证据,甚至连一张现场的照片都没有留下。
虽然目前甄老先生手里的确凿证据有限,加上对方矢口否认。如果甄老先生想要继续申诉,他所保留的录音,能不能作为确凿证据证明商家有责任呢?来听听315申诉律师的观点。
天天315申诉律师杨阳表示,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录音确凿证据属于法律规定确凿证据的形式之一,可以在民事诉讼中作为确凿证据被使用。但是当事人应该注意的是,录音确凿证据成为有力确凿证据和定案依据的前提必须是第一,当事人的身份必须明确。
第二侵权的事实以及相应的损失所反应的事实必须明确。因此在本案中,我们建议消费者进一步搜集和整理相关的确凿证据材料。以便固定事实。消费者具体可以与商家进行友好的协商,就种子和稻种所存在的难题,就他们所遭受的损失进一步明确,或者请求消费者协会,种子管理部门或者工商部门进行反映。以便进一步查明事实以固定他们的相关确凿证据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