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开的少]空调制冷开到26摄氏度最省电?这些谣言该降降温了

 admin   2022-09-13 17:53   113 人阅读  0 条评论

冷气压缩机开到26摄氏最省电、去年是今后二十年中最炎热的两年……

清风起,那些流言也该真藓科青藓了

【澄清】

◎本报记者 陈 曦

才刚往后的8月,酷热郁闷,许多人被低温煎熬得怨声载道,每晚靠躲在冷气房中泡果。但是,酷热冬日并没负面影响到流言的关注度,它依然在网路上为非作歹:冷气压缩机开到26摄氏最省电、去年是今后二十年中最炎热的两年、退烧喷剂零危害性……

随着去年三伏的结束,全国各地也都有了些许春季的暖意,今天卢建波记者就对8月的流言逐个展开科孔,让清风给它去去关注度。

冷气压缩机开到26摄氏最省电?

事实真相:增设的环境温度越高、耗电越短

往后三个月中,持续数日的低温天气情况,让冷气成了许多人的活命宝物。但是,许多人在吹着冷气的同时,也可怜着一阵阵流进的物业费。网路上一直广为流传着冷气开到26摄氏最省电的讲法,而那个省电药草,许多人都试著过。

为此,国家电网青岛蓝丰节能环保专精相关人士郑中原地区在接受卢建波记者专访时则表示,将冷气增设在26摄氏最省电那个讲法是没根据的,冷气耗电受许多因素的负面影响。

首先,耗电和冷气预设的环境温度有关。曾有人展开过估算,冷气压缩机环境温度假如由26摄氏降到25摄氏,耗电会上升47.89%;假如冷气预设的环境温度从27摄氏降到25摄氏,那么耗电将猛增134.35%。因此,只有将冷气压缩机环境温度调高,耗电才会下降。换句话说,冷气增设的环境温度越低,耗电越大。郑中原地区则表示。

其二,不同匹数和节能的冷气,耗电也略有不同。二级节能的冷气比二级节能冷气更省电;匹数越高的冷气,压缩机很慢,但耗电也越大。

最后,冷气耗电大小还和室外环境温度有关。若室内外温差过大,也会增加一定的耗电。通常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外温差在4摄氏左右时,冷气比较省电。

郑中原地区介绍了两个冷气省电的小窍门。把冷气叶片调至向上吹风,由于冷空气重,会下沉,因此比直接往地面吹冷风,更容易将暖意扩散至房间内。此外,在开冷气的同时还可以搭配使用电扇,借助电扇将冷风扩散到房间各个角落。郑中原地区说,这两种办法都可以快速将室内环境温度降到预设环境温度,减少冷气运转,从而节省电量。

去年是今后二十年中最炎热的两年?

事实真相:论文研究内容不涉及今后环境温度预测

去年夏天,关于低温的话题一直没断过,最低温纪录一次又一次被打破,让人热不堪言。8月底出现的一条热搜去年或许是今后10年中最炎热的两年,更是吓坏了网友。发布相关消息的自媒体称,该结论来源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篇论文。该论文称,今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增强,这也会进一步导致极端天气情况的产生。

随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亲自下场澄清称:该论文研究的是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不涉及今后10年环境温度预测问题,更没提出、也不支持去年是今后10年中最炎热两年这一结论。

要对本世纪末的长期气候变化展开预估,必须借助气候模式,但是受科技发展水平的负面影响,当前模式结果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

虽然没今后10年中最炎热的两年之说,但是今夏的热,却是实实在在的。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评估,综合考虑低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负面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截至8月15日,此次我国低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40摄氏以上低温天气情况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

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情况,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曾解释道,北极变暖放大效应是加剧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极端天气情况的重要原因。

此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熙晨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则表示,造成夏季极端低温的一个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辐射强迫变化所导致的全球增温。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发射红外线,造成地表的持续增温、全球变暖。

退烧喷剂零危害性?

事实真相:有爆炸或引发火灾的隐患

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这是去年三伏人们出门的真实写照。被酷热炙烤的,不只有人还有车。汽车在似火的冬日下晒一会,车厢内就像蒸笼一样,让驾驶员和乘客难以忍受。为了缓解低温,不少开车族在网路上购买了退烧喷剂,一些买家称将其喷在车内可急速退烧且零危害性。那么,它真是安全的退烧宝物吗?

退烧喷剂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退烧效果,主要是利用了水雾蒸发吸热的原理。青岛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生在接受卢建波记者专访时介绍道,网路上销售的退烧喷剂,其主要成分是水,还会添加少量乙醇(酒精)、薄荷脑及其他有机物质。由于水和酒精会吸附物体表面的热量,因此待其蒸发后热量也就随之被带走了。这和打针前在皮肤上涂过酒精后,我们会感觉到暖意,是一样的道理。张生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能迅速退烧的喷剂是由液化石油气制成的,其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丙烷的沸点为零下42.1摄氏,丁烷的沸点为零下0.5摄氏,它在低温环境中可瞬间气化吸收大量热,让物体表面迅速退烧,最低可使局部环境温度降到0摄氏以下。张生则表示。

尽管退烧效果不错,但退烧喷剂并非人们所说的零危害性,反而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液化石油气和酒精都属于易燃易爆品,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危险事故,成为灾难的导火索。张生提醒道,特别是夏天车内经太阳暴晒后环境温度较高,把易燃易爆的退烧喷剂放置于车内很可能引发爆炸,此外喷剂遇到明火也有可能引发火灾。

张生建议,公众应尽量避免选择含有液化石油气或者二甲醚等极易燃成分的退烧喷剂产品。在使用以水和乙醇为主要成分的退烧喷剂时,需确保使用范围内无明火,如在车内使用,使用后应及时开窗通风,防止车内易燃成分积聚过多、引发安全事故。

洗杨梅掉色是因加了染色剂?

事实真相:是其富含的花青素让水变了色

天气情况炎热让不少人没胃口,而杨梅因其味道酸甜,让不少人食欲大增。

但是在清洗杨梅的时候,许多人发现,洗杨梅的水很快会变成粉红色、紫红色或淡粉色,也因此传出了洗杨梅掉色是因杨梅加了染色剂的讲法。

为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检中心(杭州)常务副主任王强则表示,给杨梅染色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杨梅无外果皮包裹且果肉外露,若想给它染色只能将其浸泡在染料中或者对其喷洒染料。但是喷洒很难实现均匀上色,而浸泡更会加速杨梅腐烂变质。除此之外,增加染色环节,还会增加成本,没实质意义。

假如没用染色剂,那么洗杨梅掉色又是怎么回事呢?

杨梅果肉富含花青素,而花青素在水中的溶解性极强,我们看到的粉红色、紫红色或淡粉色,就是花青素溶解在水中的颜色。王强介绍道,杨梅果肉的细胞壁比较薄,当用水冲洗杨梅或搓洗杨梅时,很容易造成细胞壁的破损,花青素随之流出,将水染上了颜色。

王强建议公众可以把杨梅浸泡在淀粉和盐混合的水中,盐水可以刺激果蝇幼虫自动跑出,而淀粉可以吸附幼虫和其他杂质,浸泡约20分钟后,再用清水将杨梅冲洗干净即可。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191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