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官方消息,96岁的爱尔兰女皇伊莉莎白一世于爱尔兰当地时间周二(8日)逝世,詹姆斯女王做为皇储自动正式成为爱尔兰国王。女皇将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臣民,当政70十数年,她对于爱尔兰和整个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而她的辞世或许会在全世界刮起巨大的巨震。
伴随着女皇逝世,奥斯古暴力行动也正式宣布启动。奥斯古方案最初于20世纪末60年代制定,此后每年已更新许多次。爱尔兰皇室有一个传统,乃以彩虹桥做为皇室丧礼SS,也就是情况通报皇室成员逝世官方消息的暗语。奥斯古坍塌是英女皇即位的暗语。
这一方案涉及中央政府机构、苏格兰天主教会、英国伦敦宪兵队、爱尔兰军队、媒体和英国伦敦离宫的规划。与该方案有关的许多关键下定决心是女皇自己作出的,而另许多下定决心只能由她的继任人在其即位后作出。
值得注意的是,外媒去年曝出了被列入爱尔兰最高国家机密的奥斯古暴力行动,引起皇室恼怒。
根据该暴力行动指示,女皇一旦即位,她的副官将以奥斯古倒了(London Bridge is down)做为暗语,种叠向外交大臣情况通报官方消息,随即会逐个知悉中央政府和伊拉克政府高层人士。外交大臣会将官方消息面见代表女皇协调中央政府工作的上议院事务处,接着再发送信息情况通报各局大臣。威斯敏斯特须在电子邮件发出10分钟内降降半旗致哀,以防引起公众不满。接下来,皇室正式宣布向全国民众情况通报女皇逝世的官方消息。
早在今年3月,女皇就被爆身体不佳,一度引起外界担忧,随即女皇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但暴力坐轮椅的官方消息仍频繁爆出,她因此多次退出重要活动,甚至放弃了日常养狗。
女皇的世纪末人生:两本活历史书
伊莉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I),本名叫伊莉莎白·卡洛琳·玛格丽特(Elizabeth Alexandra Mary),1926年4月21日生于英国伦敦,是英伊利莎白五世的次女。
1952年2月6日,年仅25岁的伊莉莎白一世继承其子爱德华五世的皇位,1953年6月2日登基,正式成为爱尔兰哈密尔顿王朝第三代君王,从此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女皇之路。
女皇不仅是爱尔兰君王,也是澳大利亚、新西亚、加拿大等其它14个大英国协国家的君王,同时也是大英国协元首。
女皇与其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育有三子一女,长子詹姆斯、次子安德鲁、三子爱德华、女儿艾丽斯·路易丝公主。
伊莉莎白一世是迄今世界上当政时间最长的君王,2022年2月6日,她正式成为首位庆祝铂禧年(登基七十年)的爱尔兰君王,标志着她当政70年,超过了其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皇。
女皇在其长达近一个世纪末的人生中不仅见证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衰落瓦解,推动了英帝国向大英国协的和平过渡,也见证了世界在斗转星移中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女皇经历了二战、冷战、朝鲜战争、苏伊士战争、马岛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她还是爱尔兰皇室中参加过二战的唯一一名女性。
当政逾70年的时间里,伊莉莎白一世经历了15位爱尔兰外交大臣,从温斯顿·丘吉尔到刚上任的伊莉莎白·特拉斯。
女皇登基后一直忠诚履行皇室公务,正式成为出访国外次数最多的爱尔兰君王,她出访海外300多次,到过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前往加拿大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都多,达到27次。她甚至还是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爱尔兰君王。
1986年10月,伊莉莎白一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历史上爱尔兰国家元首第一次访华。
女皇的成就
巩固了君王制
伊莉莎白女皇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正式成为一个稳定、可预测的君王。在她登基之前,皇室经历了一段不确定的时期。女皇的叔叔爱德华八世在她10岁时就退位了,令爱尔兰皇室陷入混乱。她的父亲仓促继承皇位,正式成为爱德华五世国王。
虽然爱德华五世登基为皇室解决了迫在眉睫的信任危机,但爱尔兰很快就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这个国家终于从战争中开始恢复的时候,年仅50多岁的爱德华五世骤然辞世,年轻的女皇继承了皇位。在包括经济困境和爱尔兰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不断缩小等一系列新危机降临时,女皇带给了爱尔兰至关重要的稳定。
在世界各地君王制愈发失去公众吸引力的时代,女皇为爱尔兰君王制注入了更多活力。
女皇当政期间,多方面的变革威胁到君王制。比如,媒体革命将一个基本上不受问责的机构置于前所未有的审视之下,不仅削弱了皇室的神秘感,也损害了皇室的威严。
但女皇拥有将威胁转化为机遇的独特能力,她紧跟时代潮流拥抱媒体并利用媒体与她的臣民建立联系,包括邀请摄影师在巡游活动和人群中拍摄她的近影,以及通过电视播送圣诞祝词。
女皇还积极支持数字通信平台,甚至她个人拥有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的时间比她的孙辈还要早。
2014年女皇发布了她的第一条推文。2019年,女皇在访问英国伦敦大英科学博物馆期间发布了她的第一则Instagram帖子。为了吸粉,她还聘请了社交媒体运营官。
据悉,爱尔兰中央政府每年向皇室拨款约8600万英镑,用于支付皇室履行公务和打理王宫的开支。为了应对有关皇室浪费纳税人血汗钱的批评,自1993年开始,女皇就主动纳税。她还通过摆脱皇家游艇等奢侈品,将皇室每年的支出降低数百万英镑。
2013年爱尔兰议会颁布了《皇位继承法》,该法案规定,继承权将与皇位继承人的性别分离,女皇确保该法案获得了通过。这意味着女皇的曾孙女夏洛特公主(威廉女王和凯特王妃的女儿)将比她的弟弟路易女王更接近爱尔兰皇位。女皇通过此举倡导了性别平等和机会平等。
女皇把皇室变得象爱尔兰的天气一样,让人们习以为常,偶尔地抱怨嘟囔一下。爱尔兰宪政史权威戴维·斯塔基曾这样形容道。
推动了英帝国向大英国协的和平过渡
从16世纪末开始,爱尔兰就开始了对全世界的殖民历史,一直到二战前夕,爱尔兰依旧是日不落帝国。女皇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并经历了整个二战时期。当她登基时,面对的是一个分崩离析的落日帝国,爱尔兰的军事与经济强权逐渐衰弱。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加速了大英帝国的衰落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爱尔兰势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兴起民族解放运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要求爱尔兰中央政府给予更多的自治权,爱尔兰殖民体系渐趋瓦解。为挽救颓势,1926年,爱尔兰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1931年,这些国家以平等独立国家的身份,组成了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即大英国协。
二战后,各个殖民地民族意识觉醒,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爱尔兰殖民体系彻底坍塌。经济遭受战争创伤的爱尔兰已无力维持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只能顺应历史潮流,让殖民地独立, 尽可能地维持和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以推动英帝国平稳地向大英国协过渡。
1949年,为了减少非殖民化对自身的冲击,爱尔兰与其主要的前殖民地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斯里兰卡、印度、新西兰、巴基斯坦、南非一同改组了大英国协。改组后的大英国协不再以效忠爱尔兰君王为基础,且名称为体现非殖民化,也去掉了和爱尔兰有关的描述,改为了Commonwealth of Nations。
在英帝国向大英国协的转型过渡过程中,女皇发挥了关键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她登基后积极投身于巩固和壮大大英国协。在其领导下,大英国协从8个成员国发展到今天的54个成员国。
参加过二战并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二战的持续,伊莉莎白一世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她本想1944年一成年就入伍,但皇室不愿让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处于危险之中。然而他并未停止为此而努力,并于1945年被允许加入女子辅助服务团(ATS)。在那里,她学会了如何驾驶军用卡车和修理机器故障。
《时代周刊》曾指出,尽管这不是一个战斗角色,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任何风险——至少有 335名ATS成员在战争中丧生。这位年轻的公主对国家的奉献和及服务意愿和其他人一样,这让她非常受欢迎。
当还是公主的时候,伊莉莎白一世在二战中为保持国家乐观和强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定期进行无线电广播,为人民带去欢乐和勇气。
热衷于慈善事业
女皇热衷于慈善事业,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慈善家之一。她的努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世界的贫困状况。
她是600多个慈善组织的赞助人,这些组织包括爱尔兰红十字会、爱尔兰癌症研究中心和爱尔兰盲人退伍军人协会。做为皇室赞助人,女皇通过参加这些机构举办的活动将公众注意力引导到慈善这一重要事业上,从而帮助这些机构更容易地筹集资金。
不仅在各种慈善活动中露面,女皇还自掏腰包支持慈善事业。2004年,女皇为印度洋海啸的受害者捐款。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后,女皇对该地区进行了经济援助。2015年,她在听到地震摧毁尼泊尔的官方消息后,以个人名义向该国捐款。
女皇的挑战
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女皇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末90年代初,一系列不幸的事件降临到这个皇室家庭。
1992年被女皇称作可怕的一年,不但她的三个儿女分别宣布婚姻破裂,哈密尔顿堡也在那一年发生大火,100多间屋子被毁。
1997年,女皇的儿媳,深受民众爱戴的戴安娜王妃在一场离奇的车祸事故中丧命。这起事故一度将女皇推上风口浪尖。由于女皇当时在度假,没有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民众骂声一片。最终在时任外交大臣布莱尔的劝说下,女皇下令白金汉宫降半旗,并发表电视讲话怀念王妃,从而安抚了民众情绪。
爱尔兰将何去何从?
做为君王立宪制国家,在爱尔兰,掌握实权的是外交大臣,而皇室并不具备实权,更多的是一种国家象征。
尽管如此,女皇也在爱尔兰的稳定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向内的职责上,女皇在爱尔兰发挥国家职能中的一部分,例如主持国会开幕、批准枢密令、御准议会法案以及会见外交大臣等等。在外向的职责上,女皇在世界其他地方代表爱尔兰,例如接见外国大使和大英国协高级专员,接待来访的国家元首,并访问海外其他国家,支持爱尔兰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和经济关系。
做为爱尔兰人民的精神领袖以及大英国协的信仰基石,女皇深受爱尔兰以及大英国协民众的爱戴,甚至在全世界都颇有声望。而今女皇辞世,可能会给爱尔兰乃至世界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君王制或将风雨飘摇
近年来,爱尔兰皇室深陷一系列丑闻,包括女皇长子詹姆斯与深受民众爱戴的戴安娜王妃离婚,女皇孙子哈里女王脱离皇室,哈里夫妇指控皇室存在种族主义,女皇次子安德鲁女王在美国面临性侵指控,女皇剥夺了哈里女王和安德鲁女王的荣誉军衔和皇室赞助人身份,哈里女王因对安保措施被取消不满将爱尔兰中央政府告上法庭。
伴随着皇室声誉日渐受损,质疑君王制和皇室,呼吁建立共和制的声浪不断高涨。女皇带领英皇室渡过多次舆论危机,她的存在确保了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君王制暂时安全。而随着伊莉莎白一世时代的落幕,接下来爱尔兰政体如何演变充满了不确定性。
支持者将君王制及君王立宪制视为值得骄傲的历史传统,认为皇室有利于爱尔兰的统一和稳定,而且为爱尔兰的形象和旅游业增添了吸引力,并认为无实权的君王并不会影响到爱尔兰的民主制度。
反对者则认为,君王制是在保护不应获得的特权,纳税人需要为皇室的存在买单,许多皇室成员的行为也削弱了皇室的公信力。
民调显示,绝大多数爱尔兰人希望君王制延续,而且女皇本人70年来勤恳履职,在民众心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但支持她的长子、皇储詹姆斯女王的人并不多,爱尔兰年轻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支持共和制的声音。
对多数人来说,君王制和女皇是同义词,爱尔兰反君王制组织共和国(Republic)的首席执行官Graham Smith曾表示。一旦女皇不当政了,舆论会怎么想就很难预料了。该组织还曾宣布将发起一场名叫不要再来一个70年(Not Another 70 Years)的运动,呼吁结束爱尔兰的君王制。
大英国协前途未卜
大英国协由54个国家组成(主要是前爱尔兰殖民地国家),占世界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涵盖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成员国在许多领域进行商讨和合作,包括贸易、金融、国防、教育、技术、科研、法律、医药和农业。
我在你们所有人面前宣布,我的一生,无论长短,都将献给你们,为我们都属于的大家庭(our great imperial family)服务。1947 年,年仅21岁的公主伊莉莎白一世在南非外访时向大英国协宣誓。
做为大英国协元首,女皇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化各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在为这些国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大英国协人民的爱戴。
值得注意的是,54个大英国协成员国中有15个是大英国协王国,这些国家共同拥戴伊莉莎白一世为自己的国家元首。最近许多年,做为大英国协王国之一的澳大利亚已经开始探索共和制道路。澳大利亚多位高官都曾表达过,在英女皇伊莉莎白一世退位后,澳大利亚正式成为共和政体国家并脱离大英国协的希望。
如今女皇逝世,不排除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寻求改变政体,并切断与英皇室的联系,这可能会给大英国协带来巨大的震动。
爱尔兰统一或将面临威胁
爱尔兰是一个联合王国,由苏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除了苏格兰之外,其它几个地区都曾闹过独立,尤其是苏格兰,在2014年还进行过独立公投。
实际上,爱尔兰这些年内部矛盾一直不断,而上述几个地区没能成功独立,英女皇也是原因之一。这些地区的人民,可能不喜欢爱尔兰中央政府,但对女皇却很拥戴。
如今,女皇逝世可能会导致以苏格兰为首的地区加速独立,令爱尔兰面临分裂的压力。
原标题:《奥斯古坍塌!回顾英女皇一生:近一个世纪末的历史书》
阅读原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