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xileApp,译者: 刘润管理学,(http://xueqiu.com/2530146012/230204708)
看法?/ 刘润? ? 总编辑?/?万青? 白眉林?/ 文文
这是刘润社会公众号的第1638篇创作者该文
两个组织机构中,整整40%的天数,是用作开会讨论的。
开会讨论,可能将是大部份管理中,最陈民的几项了。
不过,许多运营者,显然开不太好两个会。
大多数这时候,是流于形式和浪陈民。
所以,低效率全会都有什么样特点? 怎样就可以高效率开会讨论?
适逢上班必开会讨论
你是不是这种的历经?
时值早餐的天数,离上班就剩15两分钟了,六天的组织工作早已轻松破冰。
你惊慌失措,华服疲倦,马帅。
此时,忽然收到两个全会应邀。
你心中砰呵呵,内心深处有了一类死而复生的醒悟。
獐毛,过了几秒钟后,老板和颜悦色的从办公室走出来,对着你说道:
大家把手上的组织工作都放一放,我们来紧急开个短会。
全会开始了。
和往常一样,老板滔滔不绝,经理七嘴八舌,员工们一脸茫然。
短会开着开着,就变成了半个小时,两个半小时,二个半小时,四个小时....
一场短会,最后变成了长会。
外面的夜空,也变成漆黑一片。
你在心中默默叹息。
忍不住为公司算了一笔账:
一场20人,4个小时的会,假设每个员工天数成本是100元每小时。
这一场全会下来,天数成本就是:
100元x 20人x 4小时=8000元。
平时公司报销200元以上,都需要相关部门签字。
现在,随便召集两个小会,8000元就花出去了,都没人心疼。
全会结束,老板笑着总结说:
今天的全会很成功。
然后指派了一名参会员工,负责整理呵呵全会纪要,记住:
Who do What by When。(谁在什么天数之前完成什么事。)
今天整理好后,发给全公司。
这名员工一脸茫然地点头答应。
当天下午邮件发出,老板看到后,笑容渐渐凝固……
六天数,竟然有点气血上涌,双眼发黑。
因为,这份全会纪要,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自己认为的精髓和重点都没有突出。
这种现象,几乎大部份的老板、运营者、员工都会遇到。
老板忍住万箭穿心的痛苦,坐下来扶住额头,开始反求诸己:
为什么全会结束,自己脑海中留下的高度总结,全会结论,和员工脑海中的完全不一样?
那其他的与会者呢?
会不会20个人,带着20个结论离开呢?
这太可怕了.....
车轱辘话来回说,没人干活
上班来呵呵。
我们对呵呵。
我们碰一碰。
我们一起看呵呵。
我们聊呵呵,我们研究研究。
我们拉齐呵呵。
我们同步呵呵。
......
车轱辘话来回说。
而且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
一周5+2,每天白加黑,夜里还要总开会讨论,简称夜总会。
但是,一场全会下来,老板说,大家明白了吗?
没人说话。
有问题吗?
没人点头,也没人摇头。
结束之后,大家都不干。
谁爱做谁做,反正我没说要做,也没说自己不做。
先这种吧,再说。
事情,就停在原地了。
在开会讨论时,你是不是想过两个问题?
员工听懂你说的话了吗?
再或者说,他们听进去了吗?
员工管理自己,通过体内沟通机制,大脑下发指令给双手,信息传递没有损耗。
上级管理员工,通过体外沟通机制,大脑影响别人的大脑,信息传递耗损严重。
你传递的信号是:求救。
员工接受到的信号也许是:我真棒。
你思考的一只老虎,员工可能将理解成一只猫。
你在说一只凤凰,员工可能将理解成一只鸡。
怎么办?
全会一定要形成共识。
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共识,都是执行不下去的。
如果没有共识会怎么样?
这件事情,打到哪儿是哪儿吧。
那件事情,是不是其实不太重要,那随便弄弄吧。
这是没有双方沟通就强加的指令,不是共识,没有受到尊重,拒绝接受。
没有共识,动作会变形,执行会打折。
所以,你带兵的副总裁、总监、经理,和你是不是共识?
你下面的员工,是不是真的理解你的战略?发自内心接受了你的执行命令?感受到了你的善意?
你是不是耐心的理一理,和员工讲一讲背后的战略意图,利益关系?传达你的善意?
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以员工所具备的信息量,所历经的事情,现有的认知体系和格局等级,
大概率无法通过两个表情,一次全会沟通,就能完全明白你的意思。
而且,低效率的全会,没办法产生好的计划。
讨论结束,许多人并不完全认同计划,于是干活打折扣,甚至阳奉阴违。
没有产出,开个寂寞
到底什么叫开会讨论?
开会讨论,本质上是两个商业模式,和一切商业活动一样,是两个有投入、有产出的经济学游戏。
开会讨论的投入,是大部份与会者的天数成本;
开会讨论的产出,是一组结论,比如说大部份人的共识,或者与会者的共创。
开会讨论,是两个用天数,换结论的商业模式。
但是,我们许多的全会,是极其低效率的。
会后,你问,有人记得今天的重点都讲了什么吗?
感觉都记得,又好像什么都没记得。
早上刚坐上座位,打开电脑5两分钟,
晨会开始了,紧接着就是午餐会、招聘会、头脑风暴会、培训会、项目会、分享会、转型会........
六天废掉了。
几个小时的会,开了个寂寞。
打开电脑,屏幕上闪烁着的还是早上9:00钟的开机动画。
员工默默写下明天的todo list。
今天组织工作8小时的产出:
开会讨论。
怎样高效率开会讨论?
所以,怎样高效率开会讨论?
第两个建议,是看到过一条来自三星的全会组织机构经验,分享给你:
怎样高效率开会讨论?
8个必须,3条公式。
8个必须是:
凡是全会,必有准备。
凡是全会,必有主题。
凡是全会,必有纪律。
凡是全会,必有议程。
凡是全会,必有结果。
凡是全会,必有训练。
凡是全会,必须守时。
凡是全会,必有记录。
3条公式是:
开完会了,但是会后没人落实,等于0。
开完会了,但是会后不检查组织工作,等于0。
开完会了,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才等于落实。
第二个建议,是把目标拆解为任务。
许多公司开会讨论,开六天都没有解决问题。
没有基于业务数据报表复盘,没有形成对结论、原因,做出正确的归因分析。
什么样做错了,什么样做对了?
目标定好后,怎样把目标拆解为任务?
不知道。
开会讨论如同盲人摸象,为了开会讨论而开会讨论,为了形式而形式。
公司要懂得把本来是要在六天、一段天数里要完成的目标,开始拆解为每六天要完成的任务。
因为许多事情,组织工作周期可能将是一周、两个月,甚至更长天数。
为了避免在远程办公时失去目标,我们需要把目标拆解到两个个任务上,把objective拆解为task。
目标要达成,每天的task也就是任务先要执行到位。
举个例子,公司要向客户交付一套非常大的代码,中间可能将涉及到300多个功能。
作为组织机构全会的项目运营者,就需要再把这个目标聚焦到这周干什么、今天干什么。
比如,今天的任务,第一,我要给客户打个电话,谈项目计划,疫情期间在家里完成设计。
第二,我要跟我的团队开会讨论,这个会是要确定我们节后三个主要提案的方向是什么,并且由我的团队交付出来这三个方向的基本设计框架。
你看,把目标拆解为以天为单位的任务,这其实也在训练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个建议,要有高效率的全会方法论。
全会方法论,是让我们知道怎么开会讨论。
举个例子,六顶思考帽。
每个人,每个小组都可以有六顶不同颜色的,代表不同思维方式的帽子。
白帽:代表信息。充分搜集数据。
黄帽:代表价值。集中发现好处和利益。
:代表感觉。让团队讨论时可以释放情绪和感受。
绿帽:代表创造。专注于想点子,寻找解决方法。
黑帽:代表困难。聚焦在问题所在,提出问题和挑战。
蓝帽:代表过程。合理安排思考顺序,分配思考天数。
这种,在讨论时,就能充分想到每个细节。
大家积极共创,集思广益。
你可以对照呵呵。
看看自己做对了多少。
最后的话
高效率全会,可以让团队协作效率和沟通效率大大提升。
低效率全会,形式主义,会让组织机构协同遭遇挑战,人心疲倦。
好好的组织工作天数,都被节约在了无休止的开会讨论中。
其实开会讨论本身并没错,只是方式不对导致了效率的低下。
但有些全会,完全没有逻辑,没有重点。
往往开了1个小时,还没切入主题。
好好开会讨论,讲结果,讲进度,讲计划,讲问题。
带着事实和数据来沟通。
开会讨论,是来解决问题的。
不是做思想汇报,更不是做故事汇报的。
团队在一起的这时候,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坦诚沟通,彼此信任。
需要协助就喊一声。
有事说事,没事散会。
千万别再开节约心灵的会了。
千万别让全会,变成演戏。
推荐阅读:
《千万别和不懂业务的人讨论管理》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刘润,和我们一起
洞察商业本质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刘润,洞察商业本质
品牌推广?|?培训合作?|?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转载开白
请在社会公众号后台回复合作?
欢迎把该文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和30000位岛民一起
把别人的顿悟,变成你的基本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