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视频博主的第4年,我不再为了流量而表演

 admin   2022-09-14 15:47   104 人阅读  0 条评论

气气没想到,她用无人高度关注的双簧管上载的一段音频回忆录,竟然被挂上了B站热搜,一夜间播映量激增了400余万。

音频中,她身着厚实的老年T恤,全黑,头发有些杂乱,就像在跟好好友打音频电话,对着手机的后置探头,台下地讲诉了自己第一次表白后的心理状态。

说到细节处,她整个人的恶心到不行,影迷小雪说,实在是太真实世界了,不是练洪洋或者笑话。

真实世界是高度关注者们对气气共有的评价,在精巧感光与营销人设风行一时的时代,气气的音频显得格外地朴实,没有亮丽的眼妆、密集的笑谈, 历史记录大都围绕她的生活展开。气喘时,她会装作地崩溃痛哭,更多时候她像你初中陌生人的同学,会分享一些搞笑的笑点,跟你未央初恋的烦恼。

可是,气气的音频并非从一开始就是那么的淡然与自在。她一度受累于网络流量,在现场表演人设和真实世界性格的不耐烦中正面交锋,最终越来越无法自由创作,情绪也逐渐走向失去平衡。

气气为什么会一点一点陷入当中,她又是如何从中走出来的?

我最开始做音频时,根本没有太多网络流量意识。

只是看到别人都在拍Vlog,就干脆买了两台照相机,悄悄地地拍。那几天我简直着了魔,去哪里都带着那台单反,和好友吃饭、逛、爬长城,凡是能用摄影机历史记录的,我都想记录下来。

剪接方面,我更是不屑一顾,只能跟着网上的各种讲义自修,谁知做成两条音频,也不知道应该找个切合最大值的季节征稿。

通常来说,下午四点半到早上九点半,是音频发布的好时机。但我白天一般要工作,只有早上才有时间剪接,等影片剪完再征稿,多半已是半夜或凌晨了。这么一说,我早期的音频好像从来没赶上观看的高峰。

两条音频发出去,充其量也就几十的播映量。影迷数更别说,一共六个高度关注者,当中五个都是我现实中的好友,还有一个是我爸。

Geoirs做音频,感觉就像罢了,较之要红,那个捏造的过程更让我亢奋。

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好几个月吧,第一个转机就出现了。

之前某几天,B站很流行一种名叫不心动挑战的音频。UP主拍摄这类音频,要浏览很多俊男靓女的影视合集,然后实时表现自己的真实世界感受。在观看过程中,如果流露出诸如嘴角上扬这类心动的迹象,就必须面对摄影机,接受惩罚。

不心动挑战很考验挑战者的即时反应能力和吐槽功底。我好友觉得我本来也爱看帅哥美女,很合适这个内容,就怂恿我也跟风做一期。

我用业余时间折腾了两周,谁知把这个音频做了出来。发出去的当晚,数据反响平平,我想多半又和往常一样,所以就去睡觉了。

结果没想到,第二天一早等我醒来,我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天之内,原先二三十的播映量蹭蹭猛涨,一路飙升到一百余万。影迷数也暴涨500倍,从10直接起跳到5000多。更不可思议的是,短短6分钟的音频内,竟然有3.8万条弹幕,而在此之前,我保持的弹幕最高纪录,只有11条。

数据刷新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早年无人问津的消息列表,如今挤满了未读的红点,等我点进去一一查看,退回主页,消息列表又变成了99+。

我整个人都懵了!那个周六我过得恍恍惚惚,像空腹的时候吞了一大杯咖啡,一直在心悸。不记得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只记得每隔几分钟,我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刷新播映量,回复评论,刷新弹幕,回复评论……直到我再也追不上评论的更新速度,再也看不见被密密麻麻的弹幕遮住的我的样子。

这种被高度关注的感觉,也太爽了吧!像指甲划过黑板,我的内心迸发出一阵尖鸣。

从那以后,我就变了,变得对数字异常执着。

我会定期去搜索栏检索不心动挑战的关键词,然后从上到下反复确认音频的排位。我也比以往,更加高度关注数据中心里不断变化的数值:点赞、投币、分享、收藏……

不心动挑战一炮而红以后,我曾经出过一期音频,分享重做高考试卷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音频中,我穿上了压箱底的校服,还找来了当年的考试试卷。我觉得自己的创意很有意义,一定也能收获大家的喜欢。

但那一次,惨淡的数据甚至不到5000。我知道很多人会说,这已经相当厉害了。可我还是难以接受。你想想看,我上一个音频还是一百余万,下一个音频却只有寥寥数千。这之间的心理落差能有多大?我太崩溃了。

一旦尝过甜头,就很难回去了。我觉得这样不行啊,我得复刻不心动挑战的成功,所以我又回去好好琢磨了一下自己的成名之路——

我发现,除了我把不心动挑战惯用的吃柠檬惩罚,换成了啃苦瓜,给千篇一律的模式注入了一点创新元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我蹭到了网络流量。

那时候,B站作为平台,为了能拓宽受众,打破二次元的小众印象,一直在大力推广生活区内容。加上,不心动挑战这类音频形式特殊,本就会以画中画的形式,放出很多明星、网红的音频合集,各家影迷闻讯赶来,网络流量自然水涨船高。

了解到当中的缘由,我很快便吸取了教训,选题不再随心所欲了,而是更有策略地连着出了好几期不心动挑战的系列音频。

结果显而易见,播映量再次回到10万以上,仅凭网络流量变现,我就拿到了近一千的创作补贴。

这种真金白银的正反馈,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在那种情况下,我很自然地就会觉得,做迎合平台,迎合网络流量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事情。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更加坚定了我的这种想法。

2020年的秋天,一个名叫马保国的人红遍全网。他的不讲武德耗子尾汁等笑谈,在B站鬼畜区一时广为传播。

Geoirs,B站连续几周的每周必看都有和他相关的二次创作。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不管怎么说先参与进去,说不定就能又蹭上一波网络流量。

为了抢速度,我直接用手机拍了两条音频。在音频中,我顶着一个马保国的仿妆,模仿着他的神态,一字不漏地还原了他在某条超千万音频中的讲话。正式发布前,我还特意给这条音频取了一个挺有噱头的标题——我敢说这是全B站最像马保国的女UP主。

音频投出去,我没想过会大火,初衷只是想多蹭点热度。可万万没想到,这条音频发出去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扶摇直上。如果说不心动挑战的动态是按每分钟实时刷新的,那么女版马保国简直可以以秒计算。

10万、50万、100万、200万……播映量不断攀升,留言区的评论蜂拥而至:从首页信息流来的看到热门进热搜空降,入口端一次比一次出圈,网络流量一浪高过一浪,就连B站也发来了殷切的站内信:你的音频上热门啦。

短短数小时内,我的音频从热搜榜50多位,跳到30多位,杀进15位,最后升到第2,短暂挺进过第1。

这种感觉,简直令人目眩神迷!我的心脏怦怦直跳,拿着手机的手也一直哆嗦,那是一种比彩票中奖、情侣热恋,还要令人颧骨升天感受。飙升的数字不断地刺激我的多巴胺分泌, 平台的消息推送更是强化了这种反馈,站上网络流量的顶峰,一时成为我戒不掉的诱惑。

音频大热以后,陆续有几家MCN公司登门拜访,就连一些多年不联系的好友,看到我发在好友圈里的截图,也纷纷前来道贺。

不可否认,我有点飘了。

女版马保国的出圈,更让我确信,当初裸辞成为全职up主,是一件完全正确的事情。

为了能在音频领域继续高歌猛进,我抱着肯定会红的心态,在经纪人的劝说下,和一家MCN公司签约了。

刚签约的时候,我非常开心,因为MCN公司有渠道向B站编辑推荐我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承诺会为我的音频花钱做投放,会力捧我。

UP主靠拍音频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或许正在我的身上上演。

一般来说,短音频的爆红,需要经过一个又一个网络流量池的推荐发酵。平台通常有一套算法,会根据用户的行为反馈来判定,是否将音频投入到下一个更大的网络流量池中,以此类推。

但如果你的MCN公司,有渠道直接向平台的编辑征稿,音频就能直接进入排序更佳的推荐位曝光。不过,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模式下,平台的资源位其实非常有限,而MCN公司和UP主却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完全供大于求。

因此,如果UP主和MCN公司自身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力,编辑推荐这条路,实际上很难走通。据我所知,之前带我的运营,就向编辑推荐过我的音频,但从结果看,那些推荐大都石沉大海了。

至于公司会为我花钱做投放这件事,也得提前满足设置好的隐藏条件。只有你的自然网络流量够好,基础数据达标,他们才肯砸钱。所以,两条音频火不火,更多依靠的还是内容本身,公司的投放更像是锦上添花,而绝非雪中送炭。

如此一来,MCN公司此前给我的承诺,好像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落了空,而他们给我的很多建议,更是成了我煎熬的开始。

比如,公司那时建议我把音频往笑谈迭出的大爆款方向做。可我本就不是一个能随口说出笑谈的人。所以,我只能在运营的建议下,提前写好逐字稿,然后再一字不差地去现场表演。可是这种现场表演会让我在摄影机面前更加紧张和不自然。

除此以外,那种为植入商单创造空间的测评类音频,也特别让我头痛。

记得有一次,为了做一期自热食品的测评,我装作兴致勃勃地一口气吃了四五盒自热锅,却根本评价不出它们究竟是什么味道。最后,为了能让拍摄尽快结束,我只能演出很亢奋的样子,一个劲儿地对着摄影机点头说:哇,好吃,真的好吃!

其实,我不是一个对美食很敏感的人。但是为了做测评,我必须得对产品做出这些夸张的反应。

说真的,我觉得观众也不是傻子,凡是我自己觉得拍得不耐烦的音频,播映量通常也不会太高,而播映量不高,又会进一步影响我拍摄下一段音频的心情。这就让我陷入一个永远无法逃离,只会越陷越深的噩梦。

后来,我愈发逃避拍音频这件事。

原来上班的时候,我走在通勤路上,都在思考下一次的音频框架。一到周末,就会支起布光灯,调整好角度,抓紧时间拍摄。最快的时候,我上午布置场地,下午录音频,早上剪接,凌晨就能发布。但现在,整整三四天,我也没法弄出一个音频来。

有时为了能顺利交稿,我还不得不在正式开拍前,强行给自己灌点酒,确保自己在按下红色录制键后,能展现出高昂的情绪。

最夸张的一次,到了约好的发布时间,我的运营发信息问我,你音频剪完了吗?我说,还没有呢。但其实那会儿,我根本都还没有开始拍摄。

就这样,拍音频逐渐从一件我热爱的事,变成了我生活痛苦的来源。我想跳出这种困境,和公司解约,但高达300万的违约金,时刻提醒我,你逃不掉了。

就在我感到进退维谷之际,公司因为战略调整,把重心全部转移到某短音频平台,B站业务停止运营,我如愿以偿地被公司解约了。

按理说,无须支付违约金,就重获自由,应该件值得举杯庆贺的事,但这段经历已经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解约第二天,我躺在床上想把被被开除的经历录下来。

刚开始,我还在用半开玩笑的语调调侃自己,说着说着,我突然想到,我已经27岁了,还躺在逼仄的小房间的床上,既没有工作,也没有爱情。辞职以后,信誓旦旦和父母承诺的你们就相信我吧,成了本年度最好笑的笑话。一时间,我没有忍住,对着摄影机嚎啕痛哭起来。

或许说出来,哭出来真的对释放压力有奇效。从那之后,我感觉自己慢慢放下了对网络流量的执念,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我想啊,这是我的频道,我应该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我要拍能让自己开心的东西。所以,哪怕我知道拍Vlog一定没网络流量,也没人看,但我不在乎了,我就想历史记录下我生活的样子。

那几天,我用手机拍好多的Vlog,在家躺平的,出去逛书店的,一个人吃烤肉的……面对摄影机,我就像和好友对话一样松弛,音频里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终于同频了。

放松后的我,尝试了新的方向,拍摄的法语音频反而收获了更多人的喜爱。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只是这次,我不再想着一夜爆红,不再期望把拍音频当成自己谋生的手段,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网络流量数据裹挟,要保持刚拍音频时最纯粹的那种快乐。

去年8月的时候,我靠着自己拍音频的经历找到了新的工作,我以为我重回轨道的生活,从此应该和热搜无缘了。

没想到,一个月后,我用一个零高度关注的双簧管发布的初恋音频回忆录,又把自己卷进了网络流量的漩涡。

这条表白音频冲上热门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慌了。音频里,我红着脸声音颤抖地讲诉着刚才表白的经历,双手因为成功的兴奋,不受控制地在空中扭曲挥舞着。

我不知道音频的大热,是因为没有剧本的真实世界初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还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把别人的初恋当作情感代餐。

总之,再次面对百万级的播映量,我好像变得更加淡然了。

这一次,我没有主动迎合大众的口味,为了网络流量有选择性地发布那些好嗑的甜蜜片段。而是历史记录起初恋中最真实世界的样子。所以,我如实地拍下了从表白到初恋试用期,从热恋到吵架、冷战,甚至最后分手,以及分手后如何治愈自己的整个过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失去了大量的高度关注,甚至遭受了不少的质疑。就像分手之后,总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删掉那些音频呢?你还觉得自己不够丢脸吗?

或许对习惯看音频的人来说,我的音频不过是他们手指上下滑动几百万次的信息流中,微不足道的两条,在他们记忆里转瞬即逝的两条。但对我来说,音频里历史记录的一切都是真实世界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是我起起伏伏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印记。

我希望等我老了,到80岁的时候,还可以拿出这些音频放给我的孙子、孙女看,很臭屁地告诉他们——你看!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上过热搜、敢爱敢恨的酷女孩!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204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