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耀中秋《传承的力量》特别节目9月10日播出

 admin   2022-09-15 15:41   104 人阅读  0 条评论

新京报应用程序北京9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实习记者 余冰玥)当现代人文的闪光在中秋之际照进社区,将会是怎样的绚烂景像?2022年《发扬的精神力量》中秋特别电视节目9月10日13:30播映,登入新京报应用程序、央音频可并行观看。

陕西省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中学的中学生们现场表演《起舞皮影》。2022年《发扬的精神力量》中秋节篇电视节目截屏

在陕西省陕西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中学,中学生们身穿民族服饰,拍打二胡,学习现代礼节,身历其境地感受现代人文的密不可分积淀。今年中秋的谢幕电视节目是颇受中学生钟爱的皮影现场表演。9根12米长的绳子依次并排,皮影飞急于下,干净利落,连接起中华现代人文的发扬之路。

重庆市贵阳市邻水县明达乡万雅幼儿园的孩子们现场表演独创民乐XPS14D《签订合同》。2022年《发扬的精神力量》中秋节篇电视节目截屏

爸爸爸爸,你们很久回来嘛?随着一声民乐唱法,贵阳市邻水县明达乡万雅幼儿园中学生张雨馨唱出了对父母的哀伤。中秋前夜,这所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上演了独创民乐XPS14D《签订合同》。这些孩子大多是在农村和外公共同生活的戍守儿童,张雨馨也是其中之一,她与爸爸有位签订合同,只要民乐电视节目上了贵阳的T台,她就可以在贵阳与爸爸团聚。万雅幼儿园全校师生把这个故事情节选曲成民乐,搬上大了贵阳的T台。

一眼苏灯一归处,五百年苏灯今犹亮。在苏州市无锡市,苏灯已走过一千二百年的历史。无锡市弯曲教育集团北环实验小幼儿园将苏灯带进大学校园,并塑造出全市唯一第一所苏灯大学堂。百里我辈同连绵不断,一年今日最分明。在中秋彩灯上,全校师生将自己制作的苏灯挂进社区,照亮了人文发扬的夕阳西下。

重庆市贵阳市新川外国语幼儿园中学生们现场表演《非遗筑梦》。2022年《发扬的精神力量》中秋节篇电视节目截屏

扎染古称扎缬,是中国民间现代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拥有一百多余种技法,晕色丰富,趣味无穷。重庆市贵阳市新川外国语幼儿园将扎染引入大学校园,为中学生们开展一系列生动的现代人文体验课。中秋佳节,孩子们用老师教授的扎染技艺,亲手制作服饰、油纸伞、灯笼,并借助音乐和舞蹈,充分展示扎染的艺术魅力。

重庆市贵阳市石室中学合唱团现场表演《川江号子》。2022年《发扬的精神力量》中秋节篇电视节目截屏

八月中秋望月发,团聚热闹打糍粑……在中秋节,重庆市贵阳市石室中学合唱团的全校师生穿上了船工们拉纤的服装,喊起了川江号子。他们以四川本土最刚毅的方式,抒发着劳动人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思。

广东省河源市河源理工幼儿园的中学生们现场表演《板龙迷》。2022年《发扬的精神力量》中秋节篇电视节目截屏

凳板龙是民间龙灯的一种,起源于明清时期。今年中秋,广东省河源市河源理工幼儿园的中学生们结合自身的专业,在凳板龙的演绎中展示对龙人文与龙精神的发扬。他们尝试让凳板龙以更开放、直观、多样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提高人们对这项非物质人文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南通大学集体创作撕纸作品《中秋快乐》。2022年《发扬的精神力量》中秋节篇电视节目截屏

窗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技艺,其中,撕纸窗花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创作者以手指代刀,即兴创作,饱含意蕴与童趣。中秋佳节,南通大学的100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创作完成了长达百米的撕纸作品《中秋快乐》,让非物质人文遗产撕纸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219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