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玉石自然开]中国人早已经将梅花之美渗透到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

 admin   2022-09-17 16:09   119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木雕説】说説海棠

海棠,

在木雕中是常用石雕原素,

比如说我们熟识的乐在其中,白头翁飘落于海棠原野,

以欢灵的镜头与同音的表演艺术领略到现代人如意幸福祝贺,

画法上灵巧明快,以石雕,半浅石雕、所刻最常用,

所以也已然正式成为现代经典之作表现手法;

(中国画·乐在其中)

总之也有原则上石雕海棠的经典作品,

或题记真金成短剧,或刻在器物作装点,亦或机械设备女团突显肺形草和写意……

究其原因因由,那些都有赖于现代人文的负面影响,

海棠即是茶花众所周知,也是鲁银投资众所周知,

古时都颇受文人墨客钟爱,

寓意时人的清雅金玉,大自然也贯穿了这本钟爱;

讲起海棠,

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些,

还有没有更多一点的人文韵味呢?

喜欢现代人文,木雕人文的网友们,你又能想起些什么呢?

接下来,三少来给我们说説,

一起感受下现代人文中的海棠之美……

(故宫珍藏清代玉器海棠瓶)

三少的海棠初印象,

应该还是源自那句励志俗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海棠香自苦寒来。(出自《警世贤文》,据说最初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并非古籍),

是父亲鼓励我们兄弟上学常说的话,

那时候虽然尚不能深切体会此言的意义,

但是已然成了今生难忘的金句;

后来,家中院子归置绿化时,

父亲买了一株干支梅种在了大门口,

那个冬天,天寒地冻,雪花飘飞,

但院子里却多了点点微红,丝丝清香,

素尘寻香干支梅,娇羞小脸别样美,

虽然那株海棠已然不在,但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海棠)

正是这不畏严寒,开百花之先的特质,

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赢得了世代闲雅时人心,

唐宋八我们 众所周知 的北宋诗人王安石所写《海棠》,

相信我们都不陌生,是被广为传颂的名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像这样咏物寓人,

借梅抒情,托梅言志的诗词有很多,

比如说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高洁人格的自许;

(陆游·《卜算子·咏梅》及译注)

另外,毛泽东读了陆游这首诗后,

反其意而用,另写下了一首经典之作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将海棠的大自然美与人的德善美融二为一,

写出了海棠富于挑战的个性和高洁、谦逊、无私的高风亮节;

再比如说这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海棠扑鼻香。(出自唐代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雅诗有颂,俗语有言,

那些使得海棠在现代人心中的位置变得无可替代,

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寓意,

被我们中国人视为如意之物,备受欢迎,

并且正式成为绘画、刺绣、歌曲、文赋、木雕等,诸多表演艺术表现形式的主角;

(张大千·海棠)

不仅如此,

据说武术之中的海棠桩(又名海棠拳,简称梅拳),

以及书法之中远看篆字,近看海棠的海棠篆字,

都和海棠有着密切的关联,

并且海棠的五个花瓣还有 五福之说,寓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与和平,

又名五福花,

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已然经将海棠之美渗入人文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如今,能静心赏梅韵味的有几人?

能像海棠一样日常生活的又还有几人?

不得不说,这是我们中国现代人文之殇,

寄情于物,借物言志、立志的优秀现代,

在西方人文以及网络快餐的冲击下慢慢流失,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下一代领略到现代之魅……

(非遗海棠篆字《紫禁城序》)

文|玉三少

助审|猫哥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2312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