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爱网易热映的都市热血男性高速成长剧《三十五十岁2》,新浪网开分8.1,因续篇比前作更精彩而引发轩然大波。作为2020年经典作品《三十五十岁》的电影版,本剧不仅吸引了剧名的影迷,还招来不少讷伊县坑的观众。Veriton人群中,除了与角色同年龄的青年人,还有中年人的中年人和十多岁的学生。新鲜与真实这两个个人风格,使这部剧正式成为展现出青年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窗口。
《三十五十岁2》LX1首部的结局,继续讲述两个95后的年青女生在步入社会后,历经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在职场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爱与高速成长的故事。剧中风投、直播、艺人经纪、短视频、长途汽车站等金融行业背景设定,展现出了新兴金融行业风光背后的具体工作文本;职近六占据主要篇幅,搞事业正式成为年青男性的首要任务;爱情像甜点,虽然不是买房人,但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安全感;亲情正式成为男性的重要感情支撑……《三十五十岁2》的剧情及其反映出的男性思想变化,Brisach眼前一亮。
编剧黎志此前曾主演过《北京女子白蒿》《机智的下半场》和《三十五十岁》第三季,还曾担任《我在他乡没关系的》出品人。近日,黎志接受了北京日报记者采访,分享了他的音乐创作历经以及对男性表现手法的看法。
《三十五十岁》很适宜弄成
有陪伴着感的四部曲
黎志曾主演过多部热血剧,但他坦言,自己并没有刻意去选择某一年龄段的经典作品,音乐创作《三十五十岁》的共相是项目带给他感动和冲动,而后为之,至于电影版,就更是顺势而为。从个人喜好角度而言,黎志更喜欢偏现实生活性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有高于现实生活的情节和戏码,但人物形象的基础感情逻辑脉络应该是现实生活的,不能漂浮在日常生活以外。
近年来她表现手法盛行,男性群像剧尤其受到青睐,如何避免文本的两极分化?黎志称,剧制作是蛋卷,在亚文化思潮、流行趋势关联方面,编剧会有早于编剧的思索,他们在前面帮我这么一来了这一道,我更多的思索重点真的无此这儿,当然这跟我看的影片有限也有一定关系。
回忆2019年拍摄《三十五十岁》时,黎志用从0到1来形容当时的音乐创作过程。首部是理所应当的原创,我们一起去确立生长出四个主角,以及围绕在她们周围的伙伴家人,但是到第三部时,我们已经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人物形象基底,那些人物形象其实已经活著那些演员的内心深处,活著我的内心深处。所以,接演第三部对黎志来说是一件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事。
当初黎志和编剧见过面,《三十五十岁》很适宜弄成有陪伴着感的四部曲,跨越20社会关系的不同阶段,正式成为几段陪伴着青年人高速成长的记忆。那时候我不确认公司有没有拍电影版的想法,但至少我心里是这么想的。公司决定做这个事后,第三时间通知了我,然后我也是第三时间、没有任何犹豫地,确认要做这件事。能够再跟着首部的两个主角去展开几段捷伊人生图景,我觉得十分有意思。
在镜头语言方面,首部的故事背景是校园,色调相对浓郁,突出热血感。第三部定位于后热血,主角已经完全走入社会,环境更接近日常日常生活,色调的饱和度降低,略带一点蓝,质感更为现实生活。黎志认为,视听语言应该为经典作品本身服务,而不是用来凸显编剧的个人风格。所以在影像风格上,我选择让它藏在故事里,藏在人物形象背后,而不是特别显性地作为一个标签,十分极致地走到经典作品前面。
把新角色设计成黏合剂
而不是小跟班
在黎志看来,拍摄电影版的核心挑战是既要熟悉又要新鲜,看过首部的观众对于两个主角已经有了相当的认知,到了第三部,既要让大家觉得久别重逢,又要让大家找到继续观看的动力,有新鲜的观剧体验。
《三十五十岁2》刚开场两集,之前的女主角之一石头就因出国留学而离场,新加入了一个角色丁一煊,形成捷伊四人组。小丁是深圳本地女孩,在长途汽车站做行政兼前台。她喜欢厨艺收纳,自带田园感,被小伙伴们称为城市李子柒。从未谈过恋爱的她还是个网文作家,在小说里寄托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相比于其他三个姑娘,小丁的生存压力和职场压力最小,长途汽车站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像是乌托邦一样的存在。
游刃有余地做一份简单的工作,把热情放在自己的业余爱好上,黎志认为,小丁这个角色,投射出当下很多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日常生活状态。她的爱情也是波折最少最为顺利的,与从事宠物医生工作的同事双向奔赴。有些观众表示,看到小丁恋爱的戏码时,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全程姨母笑。黎志介绍,他们本来想在小丁的爱情线上做一些延展,探讨当下青年人进入几段亲密关系后,如何在二人世界中保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他俩太甜了,大家都舍不得破坏,太想看他俩就那样甜甜蜜蜜、粉红泡泡地谈恋爱了,很治愈,也很舒服,所以逐渐我们也就放弃了要在他俩的恋爱线上制造磕磕绊绊、矛盾冲突的想法,而单纯展现出了几段让人觉得美好的爱情。
作为一个闯入者,小丁这个角色容易被边缘化,面临着怎么和原来那三个女孩融合的问题。黎志说:我们在进行角色设计时就考虑,这个新成员的身上要具备某种特长和能力,能正式成为新四人组的黏合剂,而不是像个小跟班一样跟在大家身后。小丁热爱下厨,做得一手好饭,承包了每天的早餐,有时还为大家做晚餐,在出租屋里为三个漂泊异乡的室友营造出家的氛围。
在20岁到30岁的人生区间,大部分青年人会把事业放在首位,男性也不例外,这一点真实体现在剧中所有人物形象的选择上,凸显了搞事业在年青男性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姜小果进入风投公司,渴望做项目拿提成,买下自己的Dream House,再把母亲接来深圳;梁爽当上公司头部主播,为了不断创造捷伊GMV(成交总额)纪录而拼尽全力;段家宝开了经纪公司,从追星女孩变身打造明星的业内人士;新加入的角色丁一煊,虽然是相对轻松的行政前台,但同时还是个拥有众多影迷,经常被编辑催更的网络文学作家。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是女孩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文本。
在《三十五十岁2》中,职场文本展现出得十分充分。例如姜小果做项目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但因为有充足的细节支撑,每一次转折都真实自然。她的每一次加班,都对应项目推进的不同阶段:与创始团队沟通、做尽调、整材料、写报告、上投决会、写决策建议书……一部剧看下来,几乎可以了解风投公司工作的全流程。
演员也关心第三季中
两个女孩的感情线如何发展
《三十五十岁2》的感情线变化很大,有人正式成为过去,也有人登场亮相,而这正是日常生活的常态。随着女孩们的高速成长,我们会安排可能跟她们的高速成长线产生关联的男性。
黎志举例,第三季的观众中有不少寻果(周寻、姜小果)CP的影迷,对他俩分手一直意难平。到了第二季,大家能否接受姜小果的新恋情?关于这一点,黎志认为,不能为了迎合观众而忽视人物形象逻辑。首部中姜小果是一个刚刚踏入职场、半条腿还在学校的实习生,那个时候的她是慕强的,对于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男性处于仰望姿态。到了第三部,姜小果已经有了几年职场体验,新出场的齐颂像一匹黑马冲入她的日常生活。在姜小果眼中,这个自由奔放的同年龄人,不比自己强,但是也不弱,两个南辕北辙的灵魂碰到一起,摩擦出势均力敌的感情。这就是我们想要赋予姜小果的另一种感情模式。黎志总结,先有了我们想要赋予姜小果这个人物形象的高速成长和底色,然后才长出了齐颂这个角色。
梁爽和赵优秀是唯一从首部走到第三部,并在第三部中持续了很长几段时间的爱情关系,两人感情很好,却以分手告终。黎志称,在处理这组人物形象关系时,自己也历经了很多挣扎:两个人彼此相爱,但是却在日常生活的洪流里发现,继续走下去的话,就需要放弃某些自我的追求,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应该怎么选?赵优秀选择了分手。之后梁爽遇到重大的事业危机,赵优秀担心她一个人撑不下去,抛下工作回来陪她。但当危机度过后,两人还是选择尊重对方的人生追求,告别对方并送上祝福。黎志希望,通过这组人物形象关系投射一种捷伊感情观,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感情关系,从自己来讲,我在这条线上是很共情的。
《三十五十岁2》播完,观众忍不住开始猜测第三季中两个女孩的感情线如何发展。黎志笑着透露,演员们其实也关心这个问题。女生一方面肯定会关注自己的职场人生高速成长,但另外一方面,对她来说真实可感、实实在在的,还是对手戏的演员。到第三季会怎么样,会结婚吗?我们也会聊一聊。
在青年人心目中,亲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在20多岁的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有可能因为工作漂泊异乡,与家人渐行渐远,不愿让父母担心,报喜不报忧,沟通浮于表面。朋友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感情支撑。在黎志看来,观众当初喜欢《三十五十岁》,很大原因是喜欢两个姑娘在一起时的那种治愈和暖,她们的嬉笑打闹都很动人,所以在电影版中也延续了这种友谊。即便在外面遇到再多的委屈和不如意,朋友的存在仍然能让你有底气留下来,有勇气站起来。这种男性之间的彼此陪伴着和互相支撑,贯穿了整部剧集。
男性关系中细小微妙的部分在剧中也有所展现出。以梁爽入住602为例,她没有通知大学四年的同窗好友段家宝和姜小果,而是选择去跟刚认识不久的丁一煊商量。梁爽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三居室住四个人,必须有两人合住一室。如果段家宝和姜小果得知梁爽准备搬进来,都会邀请她和自己同住。无论梁爽选择谁,都会让另一个人觉得受到冷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丁一煊反而可以避免失衡。
为了让梁爽的选择更具合理性,剧情设定丁一煊住在面积最大的主卧室,屋里的床正巧还是子母床。在这部剧中,我们让男性的那些微妙感情附着在主线情节里,让它三不五时地在一些小选择上开出一朵小花。黎志说。
编剧团队平均年龄25岁上下
演员也和角色同步高速成长
年青演员人生经验尚不丰富,在没有真实体验又缺乏想象的情况下,角色塑造就难以深入。黎志挖掘青年人的办法就是多跟他们玩,多跟他们相处,在这个过程中去认识演员的内在个人风格。演员在拍摄时,会带着他想展现出给角色的东西而来,而我更愿意去发现这之外、属于他自身的另外一些东西。二度音乐创作时,我会提到他身上哪一点可以很好地为角色所用。这比他们直接拿给角色的,可能更宝贵。
黎志很享受这个过程。某些群戏的拍摄过程,对于大家来说像是历经了一场聚会。拍摄中会长出一些属于那个氛围的、原来剧本中没有的东西。而由于大家对于人物形象已经有了相当的认知,那些走戏过程中长出来的东西并不会从角色身上跑偏,然后我们会留下有趣的部分,把它放到经典作品里。
黎志回忆,《三十五十岁》里有个画面,石头脚踩平衡车、肩扛晾衣竿,四个人都笑得特别开心,这个片段被反复用在预告片和闪回中。此前的剧情是石头历经家庭变故,她妈妈几段不太光彩的感情曝光,导致石头也备受非议。其他三个女孩想给她一些温暖和鼓励。原本的戏就是几段对话,夹杂着拥抱。我们在走戏的时候,总觉得缺点什么。刚好那段时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大家聊到‘我命由我不由天’都很有感触。于是我们就临时画了一个踩着风火轮的哪吒,拿着这幅画去鼓励石头:不用担心别人的风言风语,勇敢地做你自己!基于哪吒,就发现寝室里还有平衡车,于是就把平衡车利用起来,然后又把晾衣竿利用起来。黎志说,因为日常生活里我们见过面这个事,到了走这近六的时候,就长出了那些具体的小情节,让鼓励落地,更加具象。当时都是即兴的,走戏走出来的那一刻,大家的东西都很真,不是完全照着剧本表演的感受了。回想起当时的画面,黎志至今仍然认为很动人。
《三十五十岁2》的编剧团队很年青,平均年龄就在25岁上下,演员也是应季的,跟剧中角色年龄相仿。例如饰演梁爽的关晓彤,理所应当跟戏里的两个主角同年龄,拍第三季时上大四,拍第二季时25岁,和角色同步高速成长。提起她的表演,黎志说:我觉得梁爽的情绪比首部时饱满太多了。这种感情正是角色长了三年以后所该有的。当我们在片场重逢的时候,再一次‘3、2、1,action’之后,从她在镜头前呈现出的表演里,可以看到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有过的人生。
黎志自己的充电方式是到处走,到处看,到处玩,在这个过程中看看片,看看书。他说自己很少特别有目的地去学某一类知识,我在这几年的音乐创作里有一个感受,就是我的很多灵感和表达,都来自于曾经在路上的某个瞬间,而当时我并不知道它会作用到我的音乐创作里。《三十五十岁2》中的齐颂留学时有过一年的Gap Year(间隔年)历经,也就是在大学毕业后工作前,做一次长期旅行,体验不同的日常生活方式。黎志认为自己和齐颂在精神层面还是蛮契合的,都想周游世界,去拥抱所有新事物。
黎志曾为《三十五十岁》四部曲做过一个基础断代:首部是即将毕业三十二三岁的样子,第三部是25岁,第三部是即将结束二字头、迈入三字头的门槛。在黎志看来,刚毕业的几年人的转变是剧烈的,相比之下,从25岁到29岁,变化会小一些。单纯从职场来看,工作三年还是工作六年,不会有剧烈变化。关于第三部怎么架构,我们还没有详细探讨。黎志说,拍《三十五十岁》时,自己就已经跟这两个女孩建成了共生共长的命运关联体,第二季长出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对于第三季,他依然保有音乐创作的愿景跟冲动,因为她们即将面临的人生课题一定是新鲜的。文/本报记者 陈枫
供图/小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