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国内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在使用头戴式耳机听音乐,相比于真无线耳机,头戴式耳机拥有:1、降噪能力强;2、音效好;3、保护耳道,这三个优点,特别是第三点,很多中耳炎患者,根本就用不了入耳式耳机或者半入耳式耳机,只能选择骨传导耳机或者是头戴式耳机,但是骨传导又不适合在嘈杂环境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头戴式耳机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而在国外,比如那些NBA巨星,比如:詹姆斯、库里、杜兰特,无一不是用的头戴式耳机。对于头戴式耳机来说,舒适度其实是很关键的,如果头梁用的不好,会非常夹头,我就以前遇到过,当时为了省钱,就选择了一款不知名品牌的头戴式耳机,前半小时没啥感觉,一小时之后,夹的我的头都要裂开了,现在的头戴式耳机使用的都是人体工学头梁或者是自适应头带,能适合各种头型,不再有夹头感,并且重量也都非常轻,不要有压头感。
无线传输规格可以分为SBC、ACC、APTX、LDAC,从前往后,音质越来越好。
(1)SBC
SBC是最早的格式,是A2DP蓝牙音频传输协议强制规定的编码格式。基本上所有的蓝牙都会支持这个协议,所以所有的蓝牙音频芯片也会支持这个协议。由于转码的关系,导致SBC的听感会比原始的MP3要差,是最基本的传输格式。
(2)ACC
ACC是杜比实验室为音乐社区提供的技术,是一种高压缩比的编码算法,现在很多真无线耳机用的都是这个格式。当然ACC的听感要比MP3好,所以比SBC也要好很多。
(3)APTX
APTX是CSR公司的专利编码算法,在被高通收购后,APTX在安卓手机里面推广力度很大。APTX保留了很多声音的细节,实际听感好于SBC和ACC,APTX的宣传也是称其可以达到CD级别的听感,给使用者非常不错的听觉感受。
(4)LDAC
这是索尼推出的无线音频编码技术,LDAC传输约3倍于普通Bluetooth*1的数据(在最高990kbps的传输速度下*2),让你在无线情况下欣赏Hi-Res Audio*3音乐时,可以聆听到接近Hi-Res Audio的音质。在这么高的传输速度下面,传输无损音乐成为了可能。
蓝牙版本的话主要影响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现在绝大部分的蓝牙耳机使用的都是蓝牙5.0或者是蓝牙5.2版本,当然如果是有线头戴式耳机就不用担心蓝牙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问题,不用担心它的延迟。
(1)蓝牙4.0版本
蓝牙4.0版本可以算是无线产品的开始,其特性除了省电还是省电。它有着极低的运行和待机功耗。
(2)蓝牙4.1版本
蓝牙4.1相比于4.0,主要有了三个重要的改进之处:1、蓝牙4.1与LTE无线电信号同传数据时可自动协调,以降低蓝牙信号干扰;2、提升设备连接速度并且更加智能化;3、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
(3)蓝牙4.2版本
蓝牙4.2标准下,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了约2.5倍,蓝牙智能数据包可容纳数据量相当于此前的约10倍。 此外,蓝牙4.2的安全性也有所提升,现在还是有很多蓝牙耳机使用的是4.2版本的。
(4)蓝牙5.0版本
蓝牙5.0针对低功耗设备速度有相应提升和优化,蓝牙5.0结合对室内位置进行辅助定位,提高传输速度,增加有效工作距离。低功耗模式传输速度上限为2Mbps,是之前4.2版本的两倍,有效工作距离可达300米,是之前4.2LE版本的4倍。
(5)蓝牙5.2版本
蓝牙5.2是蓝牙技术联盟在2020年发布的蓝牙标准,主要的特性是增强版ATT协议、 LE功耗控制和信号同步,连接更快,更稳定,抗干扰性更好。相比于5.0版本,能够带来两倍的数据传输速度,在数据传递容量提升方面更是达到800%,带宽(传输速度)从1Mbps提高到2Mbps,传输距离增至4倍强,即理论有效工作距离300米,低功耗模式亦可,可以播发255Byte的数据包,不再是31Byte,从而减少因2.4GHz频段干扰而造成的传输效率损失,是现在主流蓝牙耳机使用的蓝牙版本。
耳机的降噪主要分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它们的降噪原理和降噪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带来的降噪体验也是不同的。
(1)主动降噪
主动降噪的原理是运用声波可以被相互抵消的原理来达到降噪效果。因此主动降噪耳机会通过麦克风采集外界的噪音信号,然后通过耳机实时发送与噪音反向的声波,从而抵消掉入耳的噪音。而降噪程度的多少,也是由反向声波的等级所决定的。所以一般主动降噪耳机的价格都不是很便宜。
(2)被动降噪
被动降噪其实很好理解,它的原理非常简单粗暴,就是通过降噪材料的物理特性将耳朵和外界的噪音隔绝,相对于主动降噪,成本低很多,对于高频声音降噪效果明显。就像是你用手捂着耳朵也算是一种被动降噪。像那些入耳式耳机、半入耳是的耳机也都是被动降噪。
在头戴式游戏耳机中有许多尺寸不一的耳机单元,比如常见的30mm、40mm、50mm等,如果是游戏耳机,则绝大部分都是40mm和50mm,发声单元的大小对音质和音效的影响也非常大。根据发声装置构造的不同,耳机发声单元大体可以分为:动圈单元、动铁单元、平板单元、静电单元。
(1)动圈单元
目前市面上较多耳机使用的发声单元都是利用动圈技术的,主要包括磁铁、音圈和振膜三大零件,万变不离其宗,主要靠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弱、方向来形成磁场,带动振膜往复运动推动空气发声,发声原理接近人类耳膜,所以声音自然耐听,低频宽松舒服。
(2)动铁单元
动铁单元是利用电磁铁产生交变磁场,震动的部分是一个铁片悬浮在电磁铁前方,信号经过电磁铁时会使磁铁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使这块贴片振动发出声音,和动圈单元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动铁单元特别小,普遍用来做成入耳式耳机,驱动所需的功率非常小,隔音效果一般都非常好,但是动铁单元的频率响应一般比较窄,声音不自然,在低频的表现会不尽人意。
(3)平板单元
平板单元的磁体是分布在振膜两侧的平行磁体,就像两块平板,把振膜夹在中间,同时振膜上覆盖了一层很薄的金属导体,当其有电流信号经过会通过电磁受力,在两块平板型磁体之间的缝隙里进行运动,从而发出声音。但是发声单元体积大,重量大,现在很少市面上的平板耳机还是比较少的。
(4)静电单元
静电耳机的代表作就是森海塞尔的奥菲斯耳机,结构类似于平板单元,但是耳机两侧并非是磁体,而是充高压电的极板,通过中央的振膜带正电,两侧金属电极通过变换正/负电场的方式来推/拉振膜,达到发声的目的。静电耳机的失真低、细节多、反应速度快、频率响应宽广,能够还原更多的细节,通常价格都比较贵。
(1)信噪比
信噪比通常是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分贝来做单位,一般信噪比越高的耳机性能越好,杂音少,给使用者很好的体验感。
(2)失真
失真越小,音色发生的变动也就越小,当然可能很多人都感受不出来。
(3)瞬态响应
简单的理解为信号的反应速度,比如两种乐器发声之间的间隔时间,通常来说这之间的时间间隔会很短,基本我们感受不出来。
(4)灵敏度和阻抗
灵敏度的数值越高,阻抗就会越小,音乐呈现速度就更快。
(1)索尼MDR-ZX110AP
是不是觉得很惊奇,索尼居然还有百元级别的头戴式耳机,索尼MDR-ZX110使用的是30mm驱动单元,整体重量约为120克,是一款入门级监听头戴式耳机,它的一大卖点就是小巧紧凑,非常方便携带,耳垫的材质非常柔软,佩戴的舒适感非常不错。
(2)iKF King
iKF的耳机一直是主打性价比的,支持ANC主动降噪技术,很多人选择头戴式耳机考虑的都是降噪,而主动降噪比被动降噪搞很多。支撑高解析HIFI音质,给使用者一个非常好的声音传递,并且续航能力达到了50小时。
(3)漫步者 W800BT Plus
漫步者 W800BT Plus是漫步者推出的入门级头戴式耳机,使用的是蓝牙5.1连接,aptX音频解析,可以给使用者非常不错的声音效果。为了给使用者提供长时间的佩戴需求,漫步者 W800BT Plus还使用了人体工学设计,满足发烧友们使用。
(4)JBL TUNE 510BT
TUNE 510BT是TUNE 500BT的升级版,在续航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40小时,使用的是蓝牙5.0连接,这是提升续航能力的关键改进,能耗更加低,同时也具备了快充技术,充电5分钟使用2小时,使用的是32mm动圈单元,当然作为头戴式耳机,很多人会考虑有没有夹头感,还有耳罩的舒适度,TUNE 510BT使用的是轻量化人体工学设计,可以适合不同的头型,耳罩的柔软度也非常高,所以佩戴起来的舒适度非常不错,透气性也很强。
(5)飞利浦 SHP9500
飞利浦SHP9500是一款有线头戴式耳机,它的性价比真的很高,当年上市的时候价格可以不低,售价要1680,现在跌到了平民价格,所以它的很多配置都是非常高的,使用的是50mm动圈发声单元,在低频声音上的表现会更加优秀,单元阻抗为32Ω,最大输入功率为200mW,飞利浦SHP9500的耳罩使用的是网布包裹着海绵,超大的耳罩可以把耳朵全部包裹住,并且散热性很好,比普通的天鹅绒与皮革耳罩的透气性好很多。
(1)JBL TUNE 660NC
JBL TUNE 660NC主打ANC自适应主动降噪和全新聆听体验,使用的是蓝牙5.0,功耗更加低,续航能力上,ANC模式下可以达到40小时续航,关闭ANC模式达到50小时,当然也具备快充功能,充电十分钟,可以使用四小时。为了适应各种头型,JBL TUNE 660NC使用的是可调节金属头梁,可以更加贴合头部,使用了40mm发声单元,拥有更广阔的音域,升级ANC自适应降噪,支持智能环境音感知和自由交谈模式。
(2)飞利浦 ANC主动降噪耳机
这款飞利浦的头戴式耳机,拥有Hi-Res Audio高解析音频认证,使用的是蓝牙5.0,耗能更加低,使用的是40mm钕制发声单元,使高音明亮、中音清晰、低音深沉,使用了主动降噪和被动隔音相结合的ANC数字降噪技术,普通模式、安全模式、降噪模式,三种聆听模式的切换,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搭配了快充技术,可以多向折叠,方便收纳携带,当然耳罩的舒适度也是非常高的。
(3)森海塞尔 HD458BT
森海塞尔 HD458BT使用的是封闭式设计,内置了主动降噪功能,就算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享受到纯净的音乐,支持APTX音频编解码,使用了耗能更加低的蓝牙5.0,整体续航能力达到了30小时,这款耳机我试戴下来的感觉就是适合中小头型,像我这样的大头佩戴时间久了,会有点夹头感,但是耳罩却是蛮舒服的,透气性也很不错,续航能力可以达到30小时,折叠式设计也非常适合携带。
(4)声阔 Life Q35
声阔 Life Q35是一款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对于声阔这个品牌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它其实是中国高端真无线耳机品牌,在国际上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头戴式耳机的舒适度和合身性其实是非常关键的,声阔 Life Q35在保证了耳机的强度下,重量控制在了300克以内,耳罩使用的是蛋白皮+海绵填充,既保证了柔软度也保证了舒适度,同时透气性也非常不错。声阔 Life Q35不仅支持常规的AAC和SBC通用协议,同时还搭载LDAC模式,能通过蓝牙传输高达990kbps的数据量,支持播放高解析度音频,拥有CD级别的音质和听感,呈现无损的音质,给使用者非常不错的沉浸式感受。声阔 Life Q35结合了前馈式和后馈式结构,使用了多模式双馈式主动降噪,可以分为通勤、户外、室内三种降噪模式。
(5)飞利浦 X2HR
飞利浦 X2HR的耳罩采用了柔软透气的记忆海绵,并配以天鹅绒包裹,舒适性非常不错,并且透气性也很好,就算在炎热的夏天也不会出汗,并且使用了双层头梁,可以缓解佩戴的压力,搭载了50mm钕磁铁磁钢发声单元,采用多层驱动单元振膜,能吸收并抑制任何升高的频率,形成平滑的频率响应,进而提供自然精细的高频音效,使音效更加自然顺滑。X2HR使用50mm钕制大发声单元,低频音效非常饱满。
(6)捷波朗 Elite 45h
捷波朗 Elite 45h使用的是40mm动圈单元,可以呈现更加辽阔的声场,满足音乐发烧友对音质的需求,具有40小时的长续航能力,同时也具备快充功能,充电15分钟可以使用8小时,耳罩使用的是人体工学设计,记忆海绵的耳垫可以让耳罩和耳朵更加贴合,并且不会压耳,使用的是蓝牙5.0连接,传输更加稳定,耗电更低,传输距离更加远。
(1)Bose QuietComfort 35 II
BOSE QuietComfort 35 II相比较前一代35增加了三档降噪选择档位,一个可以快速召唤语音助手的多功能按钮,续航时间为与35一样只有20小时,在续航上,我个人觉得有点拉胯了,好在搭载了快充功能,算是对续航的一个补充,35 II给我的感觉是舒适又稳定,带着耳机跑起来也不会有要掉落的感觉,使用了比较先进的声学消噪技术,可以识别噪音,主动发出修正新号,消除背景噪音,营造出非常安静的氛围,耳罩使用的是记忆海绵,好耳朵能够更好的贴合,且不会有压耳感觉,透气性和舒适度都非常不错。
(2)索尼 WH-1000XM3
索尼 WH-1000XM3在前一代的基础上,重量减轻了20克,现在裸重在250克左右,虽然这20克拿在手上可能感觉不大,但是戴在头上的话,少了这20克,对于负重感,还是减轻不少的。耳罩使用的是软质聚氨酸脂泡沫材质,不仅柔软且透气性好,头戴式耳机的舒适度要求其实很高的,通常上班路途都是一小时以上的,如果舒适度不高,非常影响使用感受。WH-1000XM3在中高频的人声的降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提供了三种模式:降噪模式、音乐+环境声模式、音乐+人声。音质方面,通过QN1芯片内集成的数模转换器和模拟功率放大器,使耳机实现了出色的信噪比和低失真带来出色音质。
(3)铁三角 ATH-M50X BK
铁三角 ATH-M50X BK使用的是45mm大直径稀土磁铁驱动单元,可以呈现出多元化的音乐体验,低音感十足,高音也不刺耳,人声非常清晰透彻,耳罩的材质也非常柔软,透气性和舒适度都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还原非常真实的声音,在录音和调音方面都是非常不错,11段刻度调节可以适合不同的头型,大头也不会有夹头感,可折叠的设计,非常方便携带和收纳。
(4)Beats Studio3 Wireless
Beats的耳机一直以来就是以强劲的低音而出名,在Beats Studio3 Wireless上低音体验依旧强悍,各种节奏感强劲的R&B,鼓点类音乐都有不错的表现,采用完全自适应消噪技术,可以主动隔断外界噪音,给使用者呈现所需的优质音乐,Beats Studio3 Wireless使用的是apple W1芯片,不仅信号强,覆盖范围也广,关闭降噪模式的情况下,续航能力可以达到40小时,同时支持快充技术,充电十分钟,可以使用三小时。
(1)飞利浦 X3旗舰级HiFi耳机
飞利浦Fidelio X3的头梁使用的是纯手工制造 Muirhead 皮革,和路虎的皮革内饰是同一家供应商,听上去确实有点高大上,同时它的人体工学自适应头带可以适合各种头型,就算是头型比较大的使用者也不会有夹头感,耳罩使用的是记忆海绵+天鹅丝绒,透气性和舒适度都是非常不错的。飞利浦Fidelio X3的高中低音均衡性非常不错,高音明亮、中音清晰、低音强劲,可以还原声音本色,使用的50mm钕制发声单元,可以带来更加广阔的声音范围。
(2)舒尔 Shure AONIC 50
AONIC 50采用的是包耳式的设计,所以拥有比较大的耳罩,耳罩材质使用的是皮革材质,可以和皮肤贴合的更加紧密,在头梁的设计上,为了适合不同头型,具有非常不错的弹性和伸缩性,但是耳机重量不轻,达到了334克,AONIC 50采用了蓝牙5.0技术,拥有低耗能和高传输速度的优点,支持APTX编解码格式。噪方面,AONIC 50总共有4个消噪麦克风,来拾取外界音源,进行AI计算消噪,当然大耳罩也具有一定的被动降噪功能,所以整体降噪非常不错。AONIC 50采用了50mm的钕磁铁动圈振膜,可以获得非常广阔的低音范围,能够更好的提现原音。
(3)索尼 WH-1000XM4
索尼WH-1000XM4在原有的基础上将降噪技术再度升级,采用全新算法的HD降噪处理器QN1将与高性能的蓝牙芯片协同工作,根据不同的声学环境进行实时降噪处理,这是WH-1000XM4最大的黑科技。并且使用了40mm驱动单元,配备镀铝液晶高分子振膜,以及搭载LDAC蓝牙传输技术,可以将高中低音高解析度的呈现给使用者,拥有更加纯粹的声音,也能让听者感受到声音背后的动作。在头梁部分,与头部接触的地方使用了海绵设计,给佩戴者增加了舒适度,就算是长时间的佩戴也不会有不适感。续航方面,开启降噪模式下,续航能力达到30小时,标配了快充技术,充电十分钟可以使用五小时。
(4)Bose 700 无线消噪耳机
Bose 700无线消噪耳机采用新一代Bose消噪技术,使用了自适应四麦克风系统,能大幅度提升拾音效果,同时消除周围的噪音,实现双向降噪作用,支持0-10级的11级可控消噪,开启10级消噪的情况下,Bose 700可以几乎为你屏蔽周围的所有噪音,给使用者一个非常安静的氛围,这点的话非常适合经常坐公共交通的用户,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环境实在是太过嘈杂。Bose 700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那就是对话模式,打个比方,如果你戴着耳机,又想要与同事进行快速简短的交流,这时候不用把耳机摘下来,按下按钮启动对话模式,就可以和同事进行沟通了。Bose 700无线消噪耳机采用Bose特有的动态EQ音质技术,可针对不同音量进行优化,不会有炸耳的感觉。
(5)森海塞尔 HD650
森海塞尔 HD650实际的重量其实没有外观那么重,是发烧友们非常喜欢的一款头戴式耳机,使用的是开放式动圈单元,高度优化的磁石系统,特别研发的声学丝网可以保证非常非常低的声音失真率,可以逼真的呈现原音。HD650的头梁采用塑料材质,但是头梁的结构件还是采用了金属材质,保证了耳机整个的强度,头梁下方有类似网布包裹的海绵缓冲垫保证了长时间的佩戴也不会有不适感。HD650的高频解析力出色,中高频的衔接处理也很平滑,中频整体风格是那种比较注重厚实度,属于比较饱满的类型,不那么紧致的低频,对一些流行音乐都有着良好的表现力,让听者的感受更加舒服。
感谢阅读,我是 ,一位数码爱好者,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就给点赞+收藏吧
充电宝:
鼠标垫:
机械键盘:
鼠标: |
椅子: |
头戴式耳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