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学会读书。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学会读书。
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所学的《孙权劝学》导入
二、介绍作者
1、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三、检查预习情况
四、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的写作顺序?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
五、研读课文
1、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读书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讨论好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具体分析。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例如: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系大势。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聊斋志异》对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11段从读书中……得不到的
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分析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在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3、读好书在冰心看来又应是如何的?
在欣喜回忆晚年不能行万里路,仍能读万卷书情况后,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挑选、比较书的经验。情节要精彩,人物要生动,感情真实质朴。
4、你是怎样读书的?
5、冰心的读书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有选择,然后广泛涉猎,要有恒心。
六、拓展延伸
1、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
2、你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
七、布置作业
以《我与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忆读书(冰心)
一、多读书:自认字后……晚年(从时间上写)
涉足古今中外,读书万卷(从书的种类、数量上写)
二、读书好:写作情感知识思想品德
三、读好书:挑选、比较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2、掌握蕃染植鲜的意义,辨识之的不同用法。
3、学习莲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四字真言:
读——读背课文;
解——解读生涩字词;
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学——学习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赏花!(展示图片)
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雕刻和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不只刚才所展示的诗句,我们今天还将学习到一篇名文——《爱莲说》。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所著。据说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二、解题
有题目可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
1、文章主要内容是关于莲;
2、作者对莲花的态度是爱;
3、题目最后一个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说是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
1、读——先听后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背诵全文。
②边听朗读,边给自己不懂的字词注音(找疑难字词)。
③文中提到哪些花?重点写什么?2、解——解读生涩字词。
蕃(fán)淤(yū)濯(zhuó)亵(xiè)鲜(xiǎn)四、深入研读品——品赏莲高洁的气质。
第一段分析(提问引导为主):
提问1:作者重点写莲花,在他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明确: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提问2:这一长句,分别突出了莲花哪些特点呢?
引导: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作者笔下的莲美是美,但究竟是什么特点可以代人言志呢?依句引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污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
明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香远益清: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
赏析完后带着赞美与钦佩的感情重新朗读本段。第二段分析(探究讨论为主):
探究1:莲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引导:,作者的情感态度决定对物的爱憎,由初一学过的《紫藤萝瀑布》VS白居易《紫藤》(白居易说紫藤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并比作谀佞徒妖妇人)。
明确:原文莲,花之君子者也。探究2:作者爱莲赞莲,却不通篇写莲,反而加入了对菊和牡丹的描写,用意何在?(正衬与反衬)
引导:所谓红花还要绿叶配。红花这里指莲花,绿叶自然指菊花和牡丹,那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人,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呢?各抒己见。
明确: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作者借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洁,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所以文中分别赋予了莲、菊和牡丹以特定的象征意义(究竟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概括(逃避现实、庸俗逐利),以衬托手法突出表现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力本的道德信念。探究3:从莲,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作者将莲看作君子的化身,可见莲与君子在神采气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在同学们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呢?(学习莲)
引导:从《论语》入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出淤泥而不染V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后引到课文莲,花之君子者也上。得出本课学习第四字真言——学,学习莲高洁的品质。
四、文言词学习
1、翻到课后练习第三大题。
2、另外,之字在课文中出现频率多达八次,但每一次的意义却不一定一样。找出来,好好区分和把握。五、回顾小结
1、托物言志
2、衬托手法
3、辨识之字的用法六、布置作业
1、翻开课本184页,莲文化的魅力,大家尽量去搜集有关莲的知识或小故事,这周综合性练习我们一起讨论。
2、课后小作文爱------说。
五、板书
生长环境
予独爱莲体态香气君子托物言志
神采气度不慕名利
爱莲说洁身自好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
铿锵 颦 婀娜 蜃楼 屏住
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描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②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
三、阅读、探究
(一)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
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
2.画出揭示本文中心的句子。
集体明确后,板书
(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
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呈热烈欢腾的状态。
(三)找学生读课文1、2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
明确:静静的。
(四)思考讨论:
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
明确: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是为了以气温烘托观众的心情,人们不顾暑气炙人,争相观看梅兰芳演戏,说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强调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大师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强调剧场里人挤得非常满,是为了说明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五)速读第三段
要求:
1.画出两个比喻句。
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讨论两个比喻句的作用。
明确:蜃楼、彩霞两个比喻将京剧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
思考讨论: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
明确:写得简略。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穆桂英挂帅》的具体剧情与这个中心意思关系不大,所以写得十分概括,免得冲淡了中心。由此,我们大家要注意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取决于中心的需要。
(六)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猫
2、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福建省长乐县人,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创办《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还有《猫》。
3、检查预习
字词辨析
怂恿(sngyng):鼓动别人去做。
蜷伏(quán):躯体伏卧。
诅骂(z):恶毒地谩骂;咒骂。
涩(sè):不光滑。
怅(chàng)然:不愉快的样子。
四、介绍写作背景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5、朗读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故事。请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写了3只猫,重点写第3只猫。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次养猫(1、2)第二次养猫(3—14)第三次养猫(15—34)
六、精读课文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
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
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以下问题:①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
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
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2)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这只猫最终亡失了。
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④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
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第15、16段。
思考: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②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三句话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2.自由诵读第17-29段
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
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读第30一34段。
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七、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我的良心受伤了?
因为我犯下了无法补救的过失,它就像针一样,时时刺痛着我的心。
2、第30段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手法?抒发了我怎样的感情?
心理活动描写。抒发了我愧疚、自责之情。
3、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为什么有这样的过失?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
我没有对鸟亡事件作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地调查研究便轻率地作出了判断。
4、为什么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5、如果这只猫没死,你认为我有改正过失的机会吗?为什么?
6、选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什么?选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严于律己的思想感情。
7、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8、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猫吃了芙蓉鸟?
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②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9、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10、从真相大白后,我的忏悔中我们能否说说我是怎样的人?
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11、对于这样一个人,针对他使丑猫受冤而遭打而死这件事,你能否给他些忠告?
凡事不能单凭想象,主观臆断,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要宽容、要仁爱。
八、归纳主题:
1、我家养的三只猫,无论怎样,结局都是不幸的,对于它们的悲剧命运,你有什么感想?
弱小——命运不能自立。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它们的悲剧命运是具有必然性的。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不受欢迎的人,往往成为冤案的牺牲品。
2、本文主题是什么?(结合练习一,来谈自己的看法)
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好恶带着某种私心和偏见,违背客观实际情况去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偏差,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主题理解:
1、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2、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九、探究写法
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不单写这一次,而要写另外两次呢?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详细了第三次铺垫对比(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
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愿意养猫。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十、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消耗(hào)怂恿(Sǒngyǒng)诅骂(zǔ)蜷(quán)
二、作者是怎样运用伏笔来写前两只猫的命运的?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第一只: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湿了——暗示了它死亡的必然之势。
第二只: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跑到街上,在哪里晒太阳总看见它在铁门外边。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暗示了它亡失。
三、简要分析我家不喜欢第三只猫的原因:
因为它不如前两只猫好看,性情忧郁、懒惰。
十一、作业:思维拓展
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板书设计:
第一次养猫(1、2)细节描写1、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
心理活动描写或者做人的道理。
猫第二次养猫(3—14)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
第三次养猫(15—34)细节描写2、揭示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心理活动描写
课后反思
一、导入新课
导入: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一个被幻想加工过的神奇世界便产生了:山川日月风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个专司其职的神灵;开天辟地后的盘古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威武的太阳神每天乘坐羲和驾驶的车子绕天巡行……
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把握情节
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用课文内容回答。)
她看到周围的景象感到十分的孤独,当她走到池水旁时,照见了自己的面容,看到自己的影子,忽然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为什么不造和自己一样的生物呢。于是人类就诞生了。
3.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
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用黄泥揉成团状成人。第二种方法:用一条枯藤伸入泥潭,搅成泥浆,向地面挥洒,泥点溅落的点,就出现了人。
4.女娲怎么样让人类繁衍生息?
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婚姻法,让他们去创造后代。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把握人物
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1)神:一天变化七十二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具有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
(2)人: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具有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目标导学二:分析写作手法
1.品读课文,理解夸张的作用。
找出文中的夸张句子,试着说出它的的作用。
课文15段,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女娲的神通广大。
2.品读课文,理解想象的魅力。
(1)仔细品味课后练习《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丰富了以下几个情节:①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④作者的评述。可见作者高超的想象力。
补充了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确定人的形象,第一个人被造出来后的情形以及女娲怎样想办法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等内容。
(2)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女蜗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象,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强烈的探求欲望。
这一环节,解释什么是神话: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目标导学三:主旨探究,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版的人类的起源呢?
生甲: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中描述阿热和阿味两位大神造人时说:称八钱白泥,称九钱黄泥,白泥做女人,黄泥做男人……然后向泥人吹了一口气,泥人就活了。
罗马神话中以泥土和泉水捏出人类的是普罗米修斯,他还从各种动物中摄取善和恶,放在人的胸腔里。
生乙:日耳曼神话认为人类是植物变的,它说天神欧丁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优美,于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通过比较阅读(课文内容和课后一则写《女娲造人》的简短文章《风俗通》)让学生理解想象的用法和写法,整堂课的环节较为流畅,学生也易把握。让学生把自己了解的有关造人的故事表述出来。这样做,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
不足之处:1、课堂评价不到位。对学生的回答有时没能给予肯定,在课堂上没有发动学生作点评。2、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2、品读课文,掌握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饱含感情的语言。
3、联系生活,认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
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对柳叶的特殊感情,学习生动的描写方法。
一、情景导入
柳是春的使者,美的化身,对于柳,人们吟诗、作画,总是感叹它的多情、赞赏它的多姿。然而有一个人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随着当代作家宋学孟回望童年,感受柳叶儿那苦中带涩的滋味。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诱思探究
(一)识记字词:
嚼( jiáo )柳叶、捋( luō )柳叶、逞( chěng )能、飕( sōu )飕、噌( cēng )噌、兀( wù )地、吃光了一茬( chá )、攥( zu
àn )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把握主旨
本单元都是回忆童年趣事的。8岁的我的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找出有关语段感受我的快乐。学生读上树爬高的语段,抢柳叶,吃柳叶的语段。
过渡语: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
讨论: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
(四)、回顾历史,感悟真情
1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大饥荒,中国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4060万!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广大人民因食物缺乏、营养不良,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农村因饥饿死亡增加,据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减少1000多万。
思考:本文抒发了作者对柳叶儿怎样的感情?读了本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五)、品味语言:
童年的故事令人难忘,儿童的可爱跃然纸上;清晨的乡村充满诗情画意,初升的太阳让人浮想联翩。诗意的表达会激发人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离不开生动的描写。请你找出富有感染力的语句,体会描写的作用。
人物描写的句子:
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飞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时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
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超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
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景物描写的句子:
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清凉。我和三叔一高一、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淡淡晨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
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兀地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罩过来,像要把人化了进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学生赏析交流。
四、归纳梳理:
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动作描写 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
衬托人物的感情和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相应的场所和环境背景
渲染环境气氛,从而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赏析的方法
描写的方法+内容+描写的作用
五、课堂训练:
运用描写的笔法写过一个片段,可以写一个人物,写出它的一系列活动;也可以写一瞬间美景。50字左右。
六,结束语:
作者以生动的描写表达苦涩的情感,阅读《挖荠菜》,进一步感受那苦难的岁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苦难岁月的人们千方百计得以活命,以乐观的态度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需要用心去珍惜。冬去春来,柳树又发芽了,在暖和的阳光下舒展着新叶,希望流水枝繁叶茂,欣欣向荣,让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
教学目标:
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自然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通过本词表现的对生活的哲思
课文: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与置身于社会底层,潦倒不得志的柳永截然不同,晏殊身为宰相,生活是安逸的。不同的主人公,同样是面对春色,同样是登高饮酒,晏殊抒发的情怀会与柳永有什么不同呢?
二、品读语言理解内容
1、朗读这首词,说一说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疏通这首词的大意
2、圈划这首词中作者所见的景物,说说随着所见景物的不同,诗人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3、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征什么?
去年天气,旧亭台——生命之中看似不变的事物、
夕阳——时光的一去不回
落花——生活中消逝的美好
归燕——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
4、品读下片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中无可奈何、似曾相识两个词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诗人面对花落去燕归来的眼前之景,悟到了什么哲理?
生活之水向前流淌,其间会有失去,但新的美好也会以新的方式再次出现,虽然花开花落,每年的花朵都是不同的,但是生活之树常青。
三、比较迁移、深入把握
1、从思想内容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都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失去时光的不舍与怀念,且两者对生活都充满热爱,以平静乐观的心态看待生命之中的得失。
不同之处:晏殊体认到了生命之中的美好会以不同方式再次出现;崔护以审美的生命态度,将逝去的美好化作浪漫的记忆珍藏心间。
2、从语言风格上看,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与柳永的《蝶恋花》有哪些异同?
相同之处:婉约含蓄
不同之处:《浣溪沙》更为清丽自然,圆通晓畅
译文: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晏殊《浣溪沙》相关资料
作者相关资料: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临川(今江西临川市)人,景德二年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此后走上仕途,历经小风小浪,做到庆历中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有《珠玉词》传世。
晏殊和儿子晏几道都是北宋的填词名家,合称大小晏。在这父子二人之中,很多人偏爱小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人生活经历的不同。晏殊从十四岁中举神童开始,仕途得意,一直做到宰相。尤其是,晏殊这个所谓的太平宰相,地位高而压力小,仿佛天下好事都被他一个人占尽了,于是写起词来,形式多是四平八稳,内容多是富贵闲愁;晏几道却相反,性格单纯,在社会上只能屡屡碰壁。更为可贵的是,他虽然屡屡碰壁,但单纯的性格始终不改,于是写起词来总会深情流露,一发不可收拾。简要来说,晏殊词多理性,晏几道词多感性。
晏殊死后,欧阳修有追悼之词说:富贵优游五十年,泉终明哲保身全。说晏殊一生明哲保身,由此得享五十年的富贵。的确,如果说晏殊的一生中有任何风波的话,主要也就是受牵连于民间流传为包公案之一则的狸猫换太子一案了。晏殊以宰相之尊而喜好填词,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读书人愈发填词成风。填词在当时尚属小道,是非常不受重视的雕虫小技,所以晏殊之填词对于北宋的词坛发展实在有推波助澜,乃至引领风气之功。
词牌故事:《浣溪沙》原本应该叫做《浣溪纱》,是唐代歌咏西施于若耶溪浣纱故事的教坊曲,后来讹传为《浣溪沙》,久而久之也就因非成是了。《浣溪沙》简洁明快,是文人们很常用的词牌,上片三句都是单独成句,每句押韵。很多选本都把第一句的末尾点成逗号,这是不对的。下片的头两句一般要写成对仗,使小令有一点律体诗的味道。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了解文章由总写到分写(具体描绘)的思路。
3、掌握本文语言的独特魅力,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重点
体会前两首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想象丰富、构思精巧、语言凝练等特点。
四、授课方法
自主预习阅读感知讨论归纳练习巩固。
五、学法指导
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
六、教学过程
【亮标明学】
齐读本课学习目标。
【预习导学】
【合作互学】
(一)理清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意思。
第1小节,总写。
第2—3小节,写夏天的;第4小节写夏天的。
第5小节,表达。
(二)深入探讨课文。
1、请你说说,从作家的描绘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夏天?
比如:我从那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看到一个热烈的夏天,植物蓬勃生长。
2、文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请你说说,作者用夏天作物生长与春天里的作物生长情况比较目的何在?又用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对比有何作用?
3、第4段中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一句里连用四个快字,在表达上是否重复?请作简要分析。
4、农民在夏季收割时非常辛苦,要早起晚睡,可他们半夜醒来为什么要去听听窗纸,看看窗外?
【释疑助学】
1、高骈的《山亭夏日》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2、本文的作者仅仅是赞美夏天吗?
(三)总结全文
1、文章抓住了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夏天的和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也体现了他对的向往。
2、文章善于抓住写景,善于运用、的方法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教学反思
教学《夏》这一课的时候,我由高骈的《山亭夏日》导入后,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夏的感情态度,找出直接表达这一感情的语句;找出直接揭示夏的特征的语句。学生在诵读后,探讨这两个问题,很快就抓住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描写对象的对征,收到了提纲挈领之效。
在研读第二节时,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节划出描写的景物,并区分哪些是夏季的景物,哪些不是夏季的景物,是哪个季节的景物,说说为什么写另一个季节的景物。学生很快抓住了用对比描写手法突出夏季热烈的写法,很轻松的化解难点。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圈出能体现热烈气氛的动词,难度小,而且能进一步熟悉文本。然后,挑选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反复诵读,试从修辞、人的感觉角度、用词等角度体会文句的准确生动,学生兴趣盎然,既轻松,又有实效。有不少学生的发言很新颖,如有学生说以前读的比喻都是把某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个比喻却用水由冷到沸腾的过程来比喻由春到夏的过程,非常贴切,而且沸腾还突出了夏热烈的特征,这正是这一节的主要意思。说得多好!
在教学第三节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生命交替。通过仔细赏析第五、第六两句话,通过抓住麦子刚刚割过体会收获之已有;通过品读写棉苗、高粱、玉米和瓜秧的句子,和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理解生命交替的旺季,避免抽象的讲解。
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黄金季节中的黄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的冲刺,体会炎热与热烈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体会词语的语境意义的解题技巧,既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又适应考试的要求。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体味作品的复杂思想感情、丰富的象征意义。
2、探讨爱的真谛和农村姑娘的情感世界。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探究等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
2、体味作品丰富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1、探讨爱的真谛。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的散文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分扮三个嘉宾角色:作者张洁、她(作者张洁姑娘时的同伴)、我(姑娘时的作者)。
2、布置学生收集作者张洁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
3、引导学生研读《拣麦穗》,深入理解作品多元化主旨和象征、对比等表现手法的艺术作用,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所写所议、所思所想、所悲所悯、所爱所忧。除此之外,还应广泛阅读同题材的作者其他作品,以利全方位地解读作家作品和爱的真谛。
4、在现场直播前还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选择理想的主持人;由主持人与问题提出者一起详细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几天将问题通知嘉宾、观众,以使大家对问题有较充分的准备,开阔解题思路,理解问题实质;根据《拣麦穗》的内容,制作电脑课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多媒体展示: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
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北岛《触电》
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一位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在我们的眼前;每个拣麦穗的少年,都依恋着田野和早期的岁月。因为那里不仅有艰难困苦,也有歌声欢笑;不仅有心的春播,也有爱的秋收;不仅有单纯、稚嫩,也有思索、审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艺术人生栏目走去《拣麦穗》。
二、现场直播:
1、节目主持人闪亮登场,宣布节目主题(放映幻灯片),逐一介绍到场嘉宾。
2、放映电脑课件。
3、由作者张洁介绍《拣麦穗》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意图,要点如下:
我近来的写作越来越注重去捕捉、度量一种心态,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或情感环境,而这样一种情感或心态,由于其包含的深重的歧义性,往往只会随着叙述的展开而变得更加浓烈、更加不可排遣。因此创作这篇的冲动正是来自于那难以排遣的忧伤。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对所爱的人或某种抽象之物的丧失而感到悲哀,可能会同时带来伤悼和忧郁。几十年来,有一种哀伤刻骨铭心,不可驱逐,使我所感到的惆怅和不安,这种不安源于我曾经的生活世界里依恋过一个饱经风霜的卖灶糖的老汉,可惜他在我长大成人的时候老去了。为了我们这一老一少之间的缕缕温情,我不能不随着笔去重新把那一段往昔的时间和空间经历一遍,捕捉作为成人世界反照的儿童记忆,去寻找失落了的理想,去呼唤朴实、真诚的爱,去召回世间纯洁的人性美。
拣麦穗需要分散开来,大部分时间里拣麦穗的少年是孤单的。我行走在田野中,也是行走在孤独里。孤独的风景有一种催化作用,我的情感和思想——把多年来麦子所积攒起来的钱所扯上的花布、缝秀好的衣物,装进包裹里,嫁一个理想的男人——破土抽芽,在风里,在阳光下,变绿,长高。可惜出嫁的那天突然发祥那些幻想全都变了味。论理,人需要物质的获取,但更需要拥有精神自由,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创造美好的人生之路。然而那时农村的实际情形是艰苦的、困窘的、冷漠的。百般无奈之下,还得顺从地嫁出去,没有他人的同情和关心,甚至连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幻想一个,美梦一场,咳!
4、嘉宾与观众互动:
(1)观众向嘉宾提问。(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感到困惑,通过搜集整理进行对话。)
A、作品种的她与我在美梦破灭之后各持怎样的态度?(请她、我回答)
提示:搜寻信息,可从作品中找出依据。
作品中的她梦幻般的期待被活生生地打断之后,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用一种原始的勇气与无知的韧性去接受残酷的现实。
作品中的我在得知疼爱自己的卖灶糖的老汉死去的消息之后,哭得很伤心,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伤悼之余,还有对爱的渴望和珍惜。
B、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我常常要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提示:烟荷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一种纯真的感情,作者在卖灶糖的老汉去世后一直在追求着这种真爱,追寻着失落的梦。
C、你认为这种感情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吗?
多媒体显示资料:前段时间报纸报道了一则新闻。马路上一位老婆婆被一辆出租车所撞,肇事司机迅速逃逸。一位男子自告奋勇要送老婆婆去医院,想请路人留下个联络方式证明事情经过,谁知路人无人肯签。后来男子与另一不留姓名的货车司机送老婆婆到医院之后被老婆婆家属反咬一口,认定他就是肇事司机。
主持人问: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这样?你心目中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观众与嘉宾互动交流
提示:在现实中,村姑们幻灭的梦是生活的常态,我们经常遭遇爱的幻灭,
但是我们对于真爱的追求从来没有中止过,虽然这种真爱可能失落过。
(观众或嘉宾可谈谈请大家谈谈曾经感受到过的至真的情感及其对你的影响。)
D、观众问:我总觉得作品有点像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蕴含着某种命运,您认为文中的细节大红柿子,它是不是有特别的意思?
嘉宾答:的确如此。文中两次写到了小火柿子,同样是红得透亮,但因为前后感情的不同,而寓含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不知老汉死去之前,我只觉得小火柿子是风刮不下,雨也打不下,雪夜压不下的,顽强的生命个体让人感到世间或许还真有人在吟唱喜盈盈的爱的颂歌。但事实是即使小火柿子没有让人摘下来,难道它自己不会老去吗?当老到掉在地上时,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所以这是《拣麦穗》又成了一个寓言故事,它在询问人们:是选择约定俗成的人生,还是去做一个生命的越轨者,甘冒生命坠落的风险。我没有给你们明确的答案,但委婉地告诉世人:我常常想念他,常常想要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似的烟荷包。
E、观众问:张老师(学生),这么说,您在作品中对我在卖灶糖的老汉死去之后的人生选择未作明确的表态。可物换星移,几十年后的今天,您内心深处该有我们确切的答案吗?
(学生可根据开篇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意图,可推测):是选择约定俗成的人生,还是去做一个生命的越轨者,甘冒生命坠落的风险?如果在二者之中择取其一,那么会选择后者。因为当一个人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地去爱和被爱的时候,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又有什么不值得?
(2)嘉宾向观众提问。(嘉宾的问题,其实是在师生对话中得以启示,通过问题的设计,再让学生进行新的,更高一层的对话)
作品中的我对卖灶糖的老汉由怜悯到牵挂、依恋再到伤悼、怀想,这一情感发展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观众可以多元解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A、我的感情变化,都说明了我对爱的渴望、专注,并为了爱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急切地期待,执著地追求。
B、两个异性的个体之间彼此关爱,相互依恋,朴素地爱着,真诚地恋着,无论贵贱,无论长少,这就是爱的真谛。
C、这一老一少之间确有那么一丝悠长之关爱、一丝从容之温情,但由于爱的物质条件相差悬殊,最后只能是以卖灶糖的老汉的死去而告终。这样的憧憬经不起风雨的吹打,这样的爱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爱,难怪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可是,它(荷包)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是的,我的幻想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
三、播放音乐。
主持人总结:拣麦穗这种人类行为有一种古老的意味,使人想起原始人类,想起古代诗篇。他们知道,唐代的人,汉代的人,甚至更久远朝代的人都这样在田野上走过,寻觅过、希望过、沉思过、孤独过、爱恋过,也怨恨过,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走过去,走到今天,走到我们这一代,今后的人们还要在田野上走下去,直到永恒……
布置作业:
1、张洁的长篇纪实作品《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已改编成一部电影。倘若有人要把《拣麦穗》搬上银幕,你会如何导演?把这篇作品改写成一部剧本,并为该剧谱写一首主题歌。
2、阅读张洁的散文,比较分析张洁的创作风格。
资料集萃:
张洁(1937~)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从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体会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我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的残忍以及为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读过一首短诗,作者已不记得,诗句却仍有印象:又是一个隆冬天/相逢时不再是少年/跳橡皮筋的日子过去了/打雪仗只留下美好的记念。是呀,童年总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尤其是童年时的游戏,更是美好之至。现在回想起来,那游戏的情景仿佛就浮现在眼前。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所喜爱的游戏,一定还记得童年时游戏的情景。
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各自童年时玩游戏的往事吧。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风筝》,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童年、关于游戏、关于风筝的往事。
(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先引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鲁迅像)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写的回忆童年往事的作品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等。
(让学生补充介绍有关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资料,看谁了解的资料多。)
三、初读课文(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四、交流感受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和感受,教师不作过多的点评,对学生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重点品读
(一)童年的游戏是美好的,放风筝更富有浪漫的情趣,然而在课文的开篇,作者却写道:……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究竟是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明确:(至少包括下面两点内容——1、童年时我曾无情的虐杀了小兄弟的风筝梦。2、人到中年,我才悟到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为当年的精神虐杀而痛悔,我想补过,但却不能。)
(二)品读第三段:文中我的小兄弟是那样喜爱风筝,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点?
学生找出第三段中的相关语句,并作简要点评。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显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向往和痴迷。
惊呼、跳跃——动作描写,显出小兄弟一门心思牵挂着那空中的风筝,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
(三)品读第四段:
1、一生朗读第四段,然后大家填表完成练习二,了解叙述的各要素。
2、用心体会:小兄弟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痴心迷恋着他的风筝,可我这个作兄长的却无情地把这一切给虐杀了。
请同学们找出小兄弟制作风筝被我发现以及被我折断、踏扁风筝后的表现。
(关键词:惊惶、失色、瑟缩、绝望)
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小兄弟这样的经历,你能想像出小兄弟当时的感受吗?
(让学生想像小兄弟的感受或者说出自己的类似经历)
3、深入探究:在这一段中,小兄弟的表现写得极少,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我的发现、我的发现的满足、我的愤怒、我的暴行以及我的胜利和傲然。大家想一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
(参考答案:突出小兄弟在兄长面前的弱小、无助、毫无抗争的力量,甚至没有抗争的意念,十分可怜。同时也极力渲染了我欺压子弟、虐杀精神的淫威。也正是小兄弟的毫无抗争和我的蛮横霸道,中年后我忆及此事时便更觉得对不住小兄弟,更觉得当年的虐杀是多么地凶残、无情和可憎,而当这种凶残和无情的精神虐杀无法补过的时候,便更觉得痛苦和悲哀。)
六、探究主旨:
回忆童年的往事带给作者的是无法把握的悲哀,那么,在这篇弥漫着浓浓的悲哀气息的散文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委派代表发表观点。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如:
——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抒写作者为童年时的精神虐杀而产生的深深的痛苦、悲哀和忏悔。
——告诉我们,有些错误是永远无法补过的。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就该肯定。教师还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适当补充,点明本文的政治意义:作者童年时曾无情地虐杀了小兄弟天真烂漫的童心,中年时他才悟到这种精神虐杀是多么地残忍和不人道,他想补过,可是却没有了可补过的机会,于是他感到痛苦,感到无可把握的悲哀。正是这种童年的体验促使作者写下了这篇散文。同时,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个人的情怀往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的敏感,察觉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虐杀,因此他写下了这篇散文其实也是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一种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七、学生质疑:
学生就本文自由质疑,问题不设定。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或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八、结束授课: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高尚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附:板书设计
少时: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补过—————永恒悲哀
《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研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1、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或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例)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2、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例1: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例2: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三、作业
① 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 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三、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积累、拓展
1、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2、背诵课文
五、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六、教后反思:
【训练目标】
1、回忆自己的暑假生活
2、了解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的意义
3、作文要写的具体,写出情意。
【写作导航】
(1)假期生活,是一个老话题,怎样才能写出新意?
回顾自己的假期生活经历,什么是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要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
因为有内容可写,而且能写得具体、生动、有感情。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受,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能绘声绘色,生动描述。文学是脱离不开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经历的,即使是作家,也只有写他们最熟悉的事物,才能写出好作品来,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
(2)怎样写好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用心感受。一件细微的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致的动作,一处独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要有再现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所谓再现客观事物,就是把所见所闻的客观事物,如实地再现出来,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清楚顺畅地表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的过程,
让读者也有所感知。表现主观情意,就是要写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意旨。凡是优秀作品,都是感于物而动于情的有感而发之作。文章不是无情物,人们说,没有情意的作品好像是泥胎、木偶、纸花,这是不无道理的。
想到了一些事后,确定自己要写的一件或几件事。想清楚具体情景。
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当时自己的情况,对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就像这篇文章所写的那样。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意结合起来,写出来的事情才有动人之处。
【素材积累】
(优美句段一)在暑假里,同学们像一只无拘无束的小鸟,没有学习沉重的负担,没有母亲断续地唠叨,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地飞翔,到游泳池边尽情地嬉戏,任由晶莹的水珠在四处跳跃,到风景如画的东湖,体会那湖水浸湿群衫的别样风情,走进热闹的超市,品味那空调所带来的那份清凉,坐在电脑桌前,让电脑键盘在指间奏出噼哩啪啦的美妙乐章。
(优美句段二)炎热的夏季往往是考验人毅力的时候,每个人的毅力不同,但求知的大门永远敞开。就看远处的你我愿不愿走进。走过了炎热,也就代表你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优美句段三)游泳是我在夏日中必不可少的运动,在碧波里狠狠一个猛蹿,便会让那碧湛湛的、清凉的池水,凉便全身,浸透心田。虽说在游泳池里偶尔喝几口水,但在池里感觉还是很棒、很爽的!在炎热的夏,来几个狗爬式,几下蛙泳,有一种休闲时尚的感觉。
【范文引路】
快乐着,痛苦着
――我的暑假生活
一、快乐章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在白驹过隙间,我们又送走了紧张的一学期,迎来了又一个暑假。
从今天开始放假了。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便欢呼起来:放假了!放假了。老师还说了些什么,没有谁听清了。大伙像放飞的小鸟,摆脱了书本的束缚。一拥而出,奔向回家的路。
走出教室,我深呼了一口气。我觉得自己犹如一只单色的氢气球,上学的日子里,老师紧紧的牵着我。放假了,老师放松了手中的线,让我飞向我梦想的地方。
放假的感觉真好。早上睡到十点多才睁开惺忪的睡眼。不紧不慢地穿着衣服,不用在担心爸妈的催促。细细地品味那武汉的风味小吃。空调吹来的凉风令我不由得想到同学。他们一定和我一样此时都在家享受着空调所带来的清凉。
放假的感觉真好。抱上一本闲书故意地从爸妈面前走过。他们的脸上挂着笑,似乎原来所反对的闲书,此时再看起来已经不闲了。
放假的感觉真好!
二、痛苦章
好日子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地短暂。对于明年即将成为毕业生的我,这样的好日子就更加的短暂了。
为了让我在最后一年里,成绩能有突飞猛进。妈妈给我订下了目标:抓紧假期的每一天。
母命难为。我的好日子迅速地终止了。每天的学习任务安排得居然比上学的时候还满。几点到几点学英语,几点到几点完成作业,几点到几点学数学,几点到几点学语文。时间经过妈妈精心的安排,居然连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了。真烦!像这样。我的暑假生活何乐之有。
居然怀念起上学的日子来。平时,在学校只不过多一些条条款款的限制,多一些上课的疲惫,多一些作业但用心地去体会,却可以发现同学之间的友情其实很纯洁,学习生活不仅很有规律,而且那紧张的学习、生活其实很充实。如今,我听不见悦耳的铃声,看不见同学们欢快的身影,只听得见妈妈无休止的唠叨,只看得见爸爸一脸的严肃。我只有满腹的无奈和无尽的烦恼。
每个人在夏天就盼冬天,到了冬天就盼夏天,一开学我就盼放假,可一放假又想上学了。真是一个快乐而又痛苦的暑假。
【作文题目】
假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你可能外出旅游,拥抱自然;可能走走亲戚,会会同学;可能看看奥运会,听听音乐;还可能读了一些你喜欢的书。
也许,假期带给你的不全是快乐,还有些许烦恼、寂寞
请你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
【习作展示】
七年级作文系列训练之二
围绕中心选材料
【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
【写作导航】
这里所说的中心,就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也有人称为主题或主旨。写文章时确立中心思想的过程就叫做立意。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或歌颂、或批评。在一篇记叙文中,确立中心思想是很重要的。清朝作家姚鼎说过:诗文美者,命意必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中心思想确立得好,写出文章才能有神。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必须做到鲜明和集中。鲜明,指文章的褒贬必须明确,不能含含糊糊;集中,指要将所有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表现一个中心思想。
萧乾先生的《枣核》一文。这篇短文写了一位海外的旧时同窗托付作者从家乡带几颗生枣核的故事。文中写了这位同窗住宅中的种种景物:垂柳、睡莲、假山石、凉亭、白塔,以及他对家乡枣树的怀念、托带枣核的用意。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一个中心,即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文章很短,却非常感人。
杨朔的《荔枝蜜》写了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从小时候见到蜜蜂的疙疙瘩瘩,总不怎么舒服;到喝了荔枝蜜后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再到听老梁介绍蜜蜂的习性后对蜜蜂的赞叹;直到文末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一系列的描述和渲染,都是为了突出一个中心——赞美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的高尚品质,并通过这一赞美,歌颂了像蜜蜂一样默默无闻做奉献的劳动者。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要有发光的思想。一篇感人的记叙文在思想见解上总要有过人之处,也就是立意要立得好。有的同学写作文时,往往没有认真考虑中心思想就忙于动笔,结果写出的文章纵然有千言万语,却缺乏明确的中心,这是文章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篇好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除了要鲜明、集中之外,还要做到新颖深刻。文章,特别是考生的作文,最忌千篇一律。这样的作文,容易使阅卷的人感到乏味,甚至于厌倦,是不会得到太高的分数的。反之,如果在一律千篇之中突现出一篇立意新颖深刻的文章,其他方面即使是上等水平,也会得到优良的成绩的。
例如有一年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对圆展开联想。很多人写到太阳、
女娲造人
一、学习目标
①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
① 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师:投影仪。
四、自学设计
1、导入课文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2、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 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③ 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3、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① 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② 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对女娲这个形象的认识,应该是这节课探究的一个要点。讨论时要提醒学生紧扣课文语句分析认识。教师最后明确: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③ 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讨论]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教材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中的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
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角度,从文章情节的想像、文章结构、语言、思想感情等诸方面去分析。教师不要限制在只应该喜欢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传说,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我们往往也可以从阅读这类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4、教师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5、布置作业
①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② 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6、信息反馈:
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画面,打乱次序。)
屏幕上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板书或投影)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 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二、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 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是一种幸福,并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②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二、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四、课文精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蚊子和狮子》
1.这则寓言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胜利后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这则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
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五、文章脉络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第一层:写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打算了解自身价值。
第二层:写赫耳墨斯询问诸神雕像的价格。
《蚊子和狮子》:
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进攻。
第二层:写蚊子战胜了狮子,却丧生在蜘蛛网上。
六、文章主旨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七、写作特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它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八、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赫耳墨斯来到店里→询问宙斯雕像的价格(一个银元)又问赫拉雕像的价格(还要贵一些)再问自己雕像的价格(算添头)讽刺了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向狮子挑战(蚊子向狮子冲了过去)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狮子)蚊子飞走时被蜘蛛网粘住了(它叹息自己战胜了强大的狮子,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则《伊索寓言》,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二、作者简介
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2.《列子》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三、整体感知
1.朗读两篇短文,读准字音、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理解大意。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
3.重点字词归纳。
(1)掌握下列字词。
溉汲:打水浇田。
及:待,等到。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劳动力。
亡: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
四虚:四方。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
(2)一词多义:
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四、课文精读
1.学习《穿井得一人》。
(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2.学习《杞人忧天》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热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五、写作特点
1.故事短小精悍,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2.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旨。
【课堂小结】
《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2-18
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教案03-22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03-01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2-15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教案08-24
七年级上册语文《观沧海》教案08-24
七年级上册语文《荷叶母亲》教案08-24
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教案08-24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设计04-09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设计04-0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