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著关怀的元旦枭女
2016年5月2日晚
杨海全
关怀爸爸团代表者和益华学雷锋车手的老队员一起赶赴救助站,送去关怀。
五一,劳动者的节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个五·一国际元旦格外的有意义!
哈尔滨益华实业有限公司三分公司学雷锋车手的老队员与作者一起赶赴,送去了关怀衣物。
5月2日,哈尔滨市第二社会救助站热闹非凡,这一天,救助站院民们迎来了4位来自齐齐哈尔依安县的客人,院民们跳起经过3年多排练成型的手语舞蹈爱的路上千万里,客人们不断地为院民们精彩的表演鼓掌。让院民们高兴的是,他们将穿上手工制作的布鞋,这也是很多院民第一次穿上手工制作的布鞋,这些布鞋就是这4为客人带来的!
作者爸爸(左一)和表姐将关怀布鞋送到救助站院民手中。
3月31日,作为定点帮扶单位,人民网黑龙江频道联合哈尔滨益华实业有限公司三分公司学雷锋车手的老队员和东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长期帮扶的哈尔滨市第二社会救助站,带去精彩的演出,与院民们共度美好的一天。我与院领导交谈中得知,当前院民们还缺少夏天穿的鞋子。晚上与还在依安县的爸爸通电话时提及了此事,爸爸之前一直不知道我们在做着公益活动,更不知道我们每个月一次都会赶赴救助站,为院民们送去关怀。听说院民们缺少夏季鞋子的时候,已经60岁的老妈说:要不我为他们做点吧,只要他们不嫌弃,就像给你们小时候做的鞋子一样。坦诚地说,我并不愿意让爸爸参与其中,我知道我们小时候爸爸是如何起早贪黑为我们兄妹做布鞋的,更多的是不忍心让她再辛苦。可是爸爸一再的坚持,坚定地说:儿子你就放心吧,我做鞋慢咱不是还有亲戚和邻居帮忙呢嘛,你就给我定任务吧!当时我满怀感动并胆怯地说:要不先做20双,以后要是有时间你再做!爸爸当时表示,那就做30双吧,一个月内完成。
70多岁的作者舅妈也是关怀爸爸团的一员,她说就像给自己的孩子做鞋一样,不会糊弄。
第二天,是乡下赶集的日子。后来听爸爸说,一大早爸爸就出发采购做鞋需要的布料、鞋底等物品了。晚上的时候爸爸给我主动打电话,她开玩笑地说:老儿子,向你汇报一下情况,我们打算做50双鞋,半个月内完工。
都谁呀?我不解地问道。
你舅妈、表姐、嫂子、邻居二婶……一共10多个人!爸爸高兴地说。
随后的时间里,爸爸和亲戚邻居们格外的忙碌。做鞋样、裁剪、缝制,每一道工序都严谨认真。不忙的时候,大家会聚到一起,边唠家常边做鞋,老妈当起了总指挥,随时通过我们的庞大家族微信群展示他们的进度,并给自己的老姐妹们封了一个好听的组合名字——关怀爸爸团。参与成员中年纪最小的近40岁,年纪最大的是我的舅妈,已经70多岁了!表姐通过微信告诉我,舅妈说就像给自己孩子做鞋一样,不会糊弄,都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说实话,我从没想过让家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没有想到他们的积极性会这么高,微信语音中大家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也能奉献关怀。
果不其然,半个月的时间50双关怀布鞋真的做好了,爸爸给我发照片让我检验关怀爸爸团的成果,语音中我能感受到她的兴奋和骄傲。她焦急地等待尽快将布鞋送给院民们,期间我也不断地为关怀爸爸们介绍救助站的一些情况,她们如我的爸爸一样期待。
由于工作的原因,这些关怀布鞋迟迟没有送到院民们手中。时值五一小长假,终于有时间让爸爸来到哈尔滨陪陪她了。5月1日一大早4点钟爸爸就和爸爸还有表姐、姐夫从距离哈尔滨300多公里的老家出发了,这一路很是煎熬,爸爸不断地晕车,近4个小时的车程后终于到达了哈尔滨。看着老妈憔悴的样子真是有点于心不忍。爸爸爸爸来哈尔滨的机会并不多,本来计划着想借着假期陪他们好好在哈尔滨周边转一转,可是在5月1日晚上快入睡时,老妈说:老儿子,家里人都惦记着救助站呢,明天咱们到那看看呗,咱把布鞋给他们带着!
做了那么多布鞋,给我留下两双呗,我都多少年没穿过你做的鞋了!我开玩笑地说。
等我回去再给你做,这些都是给他们做的!老妈严肃地说。
计划着第二天八点半出发赶赴救助站,可是爸爸爸爸还有表姐、姐夫不到六点钟就起床了,洗漱吃饭就张罗着快点去。走的时候还不忘再仔细检查一下,别落下了!老妈叮嘱道。
又是近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救助站。一边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老妈一边用手机拍照。我得让老姐妹们看看!得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怀救助站,老妈很高兴,你们要是缺啥少啥就和我说,大事办不了,力所能及的事肯定差不了!
回来的路上,老妈格外的高兴,还给家里的老姐妹打了个电话,告诉她们鞋子已经送到了,回去有时间再继续做!路上,老妈并没有晕车,她说:心情好就不晕车了!
三年来,我所在的单位——人民网黑龙江频道一直在公益的路上铿锵前行,我们一直想通过身体力行,用媒体的力量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公益,可是今天,关怀爸爸团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是否在影响自己家人方面有所欠缺,我们是否也应该和家人多一些交流和沟通。如果我们影响了一部分人,那么首当其中的就应该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也许现在的老妈和亲戚们也无法说出什么叫做公益,什么叫志愿服务,但是她们确实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着公益,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此时,公益的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批中老年人在做着有意义的事,给予他人帮扶的同时内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我想这已经足矣!
本报记者回忆录
(作者系人民网黑龙江频道新闻中心本报记者)
|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新闻线索征集
微信│返回人民网黑龙江频道微信首页,留言发布新闻线索。请附联系人姓名电话。
热线│0451-82269950 15546312315
QQ│168744066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