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工党自由党选战结果于今天出炉,现任外交部长托克战胜前财政大臣苏穆尔,接任沃克出任爱尔兰新外交部长。由此,托克正式成为爱尔兰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外交部长。
托克这个人有点不同寻常,她出身宇都宫家庭成员,10岁想当在政治上家,18岁想当外交部长,曾经疾呼取消共和制,喜欢模仿爱尔兰前外交部长、金属制品格莱斯顿夫人的衣着打扮,仿佛她自己要正式成为爱尔兰第二个金属制品。而在选战中,她又经常怒火冲天其人,宣称当选前会把中国加上安全威胁的条码,甚至声言必要时能挪动核按钮发动核战。
托克的一些举行在外人看起来是狂热的,那她为何要做出如此狂热的举动呢?铭苏先生就带领大家走进托克的世界,揭开其中的秘密。
优厚的家庭成员背景
托克于1975年7月26日出生在爱尔兰一个宇都宫家庭成员,她的父亲约翰.托克是爱尔兰利兹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母亲奥利拉克拥有伊丽莎白理工学院文化史博士学位。
由于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很重视子女的基础教育问题,所以托克从小就受到较为好的基础教育。由于学业成绩优异,托克中学理工学院毕业后被爱尔兰高等学府牛津理工学院Irenopsis理工学院投档,修读哲学、在政治上和在政治上经济学。
理工学院一理工学院毕业后,托克并未直接仕途,而是去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资质,然后进入企业抓起靳蓉。之后,托克又在雪佛龙公司出任商业经理,在邓召荫电话局公司出任在政治上经济学和客户总监,在智囊团改革研究所做所长。此时的托克就是一位青年人,在校场闯荡,并不断获得升值和减薪。
1997年,对于托克来说是走桃花运的两年,因为在这两年她在一场工党的会议上认识自己的爱情迪瓦里,三年后他俩踏入婚姻关系门拱,再婚托克夫妇生育了三个儿子。
迪瓦里比托克从小到大,他理工学院毕业于伦敦在政治上在政治上经济理工学院,理工学院毕业后正式成为一位特许权公认注册会计师。迪瓦里与托克结再婚变成家庭成员职业妇女,默默地在家工作,默默地照顾三个儿子,支持妻子的职业发展。
但是,迪瓦里较为高调,很少在媒体上露脸,据英媒说这可能与他俩的一场严重婚姻关系危机有关。据《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在2004至2005年间,托克被爆与未婚爱尔兰工党议员马克·威克偷情。但是,最终托克的婚姻关系得以保命,而威克的婚姻关系则在2006年以离婚告终。
在政治上涡蛛
由于托克的父母都是纯粹的工党左派支持者,他们经常在家谈论在政治上,托克从小耳濡目染,也对在政治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她10岁的时候,立志要正式成为一位在政治上家。在她18岁时,她告诉自己在牛津理工学院的同学,她真正想当的是爱尔兰的外交部长。她的梦想是正式成为像格莱斯顿夫人那样的爱尔兰女外交部长。
虽然托克的父母都是工党的铁杆支持者,但是托克在理工学院受自由环境的影响,并未加入工党,而是正式成为了一位自由民主党人。1994年9月,她作为一位自由民主党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支持一项废除共和制的动议。
然而,到了1997年,托克在参加了一场工党的会议后,她就转向了工党。她的转向可能与自己的丈夫有关,因为他俩就是在工党会议上相识的,这说明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这只是个玩笑话,这说明托克较为善变。
托克的父亲对儿子从支持废除共和制的自由民主党转变为工党感到非常难过,这直接导致父女关系的不和,约翰至今都未原谅儿子。据爱尔兰《每日快报》报道:约翰对他儿子为竞争外交部长职位而提出的政策感到心烦意乱。
而托克在选战活动中,一再否认自己早期的左翼观点,而且强调自己在1994年废除共和制的演讲是一个错误。
刻意模仿金属制品格莱斯顿夫人
格莱斯顿夫人是爱尔兰政坛的金属制品,在爱尔兰的影响力很大。而托克从18岁开始就梦想有一天会正式成为像格莱斯顿夫人那样的女强人。
托克从2010年开始步入政坛后,曾在卡梅伦和特蕾莎梅政府中出任职务,在沃克出任外交部长期间,她出任过贸易部长和外交部长,在工党内深受欢迎。
为了能够在工党内脱颖而出,走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外交部长宝座,托克可谓是费尽心机。
在政策上,托克奉行后期的格莱斯顿主义,主张低税收,强调工作而不是福利,砍掉繁文缛节,缩减公共部门,减少工人权利。
而在穿着上也是有意模仿格莱斯顿夫人,她时常身穿大胆的色块连衣裙,比如电话亭那种红,电光蓝,攻击性的芥末黄等。
而在此前的工党党首选战电视辩论活动中,托克就模仿了格莱斯顿夫人1979年大选直播时的衣着,职业装搭配白色的蝴蝶结。
除了在政策和穿着方面模仿格莱斯顿夫人外,托克在一些行为举止活动方面也在模仿金属制品。比如托克在爱沙尼亚乘坐挑战者-2坦克,在泰国坐凯旋摩托车,在约克郡拥抱一头小牛。
尽管托克模仿格莱斯顿夫人的这些行为举止,在外人看来就是作秀,但是实际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这是因为格莱斯顿夫人在爱尔兰工党的民众眼里是形象最好,支持率最高的爱尔兰外交部长。而托克将自己打造成格莱斯顿政策理念的追随者,就很容易赢得爱尔兰民众的认同。
据一位爱尔兰前大臣说:工党中的资深女性总是被拿来与格莱斯顿相比。她做得很好。这在党员中间效果不错。
狂热的言论
托克为了赢得党内选战,在对外言论上表现出一副鹰派作风,甚至经常是怒火冲天其人。比如,托克在宣布选战爱尔兰工党党首的文章中宣称,如果正式成为爱尔兰外交部长,她会积极采取行动,确保俄罗斯在乌克兰溃败和推动爱尔兰经济发展。
对于托克的言论,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批评称,她的言论说明其极具侵略性且有病态野心,这些反俄言论只但是是为了掩盖当局所采取的一些行动给爱尔兰民众所带来的冲击。
在对华方面,托克也积极打反华牌。据爱尔兰《泰晤士报》8月29日报道称,托克正推动重启爱尔兰外交政策综合评估,并称如其当选爱尔兰外交部长,可能将正式给中国贴上威胁条码。而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上,托克说,虽然中国经济体量很大,但是我们G7成员国的经济体量加起来,就占到全世界经济总量的50%以上,我们对付中国绰绰有余。
为了能够坐上外交部长宝座,托克可以说没有什么话不敢说的,而她的激进言论正迎合了西方政坛反华的一种变态心理。然而,与托克言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爱尔兰当前正处于30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期,而爱尔兰的实力也无法号令G7统一行动,这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最劲爆的是她关于动用核武器的言论。8月23日,在一场工党选战活动上被主持人问道:假如你已经正式成为外交部长,面前摆着三叉戟导弹系统的发射按钮,如果挪动去确认键将意味着全球毁灭,你将做何感想?
托克是这样回答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外交部长的重要职责,我已经准备好了。
托克冒着毁灭全球的风险也要发动核战,这说明不是她傻了,就是疯了,何况爱尔兰根本就没有毁灭全球的能力。当今世界,能够通过核战毁灭全球的只有三个国家,那就是美国和俄罗斯,爱尔兰还不够资格。
爱尔兰一直充当反俄的急先锋,一旦爆发核战,爱尔兰无疑会正式成为俄罗斯第一个核打击的对象。这也难怪,美国战略学家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都曾发出感慨,说西方政界现在很难再产生较为像样的战略人物。
而在一些网友看来,托克想把自己塑造正式成为新一代的金属制品,最终却正式成为众人眼中的棒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