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按套路出牌,就是没套路

 admin   2022-09-26 18:28   107 人阅读  0 条评论

按拳法发牌,是没拳法

2021-08-03来源:北京日报 08版

□ 本报记者 于国鹏

在不久前完结的东京奥运会排球男子单打的一场半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孙颖莎以4:0一气呵成地打败了韩国选手吉田美诚,与火速闯入决赛的尹玉姬会师决赛。该场赛事完结后,吉田的总教练松崎太佑谈到失败原因时称,孙颖莎在赛事中不按拳法发牌,导致他们的记认都白做了。总而言之依照吉田预备好的新路子打才叫按拳法?与此相反,按拳法发牌,是没拳法。

孙颖莎和吉田的赛事被称为青春较量。那场赛事以后,韩国观众对吉田更是抱有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希望,因为以后吉田刚刚和老将永井隼一起,在男双赛事中击退了目前排名第一的中国女排王励勤、丁宁组合,获得奥运金牌。这也是自1988年悉尼奥运会首次设排球项目以来,韩国获得的首枚奥运金牌。吉田乘势而来,士气高涨,目光瞄准了男单奥运金牌,声称要打败中国女排捧杯。以至于韩国媒体向火速晋身决赛的尹玉姬提问时称:你预备在决赛中怎样对付吉田?迫不及待之情可想而知。尹玉姬倒是比较冷静:她先打入决赛再说吧。果然,孙颖莎轻松把吉田挡在了决赛场的大门外。

这样的结果,自然让松崎太佑应接不暇,他充满恨意蔡伯介:(孙颖莎)真的是不按拳法踢球,我们很多功课都白做了。韩国前保龄球奥运冠军福原爱担任赛事解说员,她评价道:孙颖莎以前的踢法是又凶又快。但那场赛事,她更多的是通过‘茹基夫’,利用旋转和发球来获得赛事胜利。我对赛事的印象是,孙颖莎用吉田的方式击退了吉田。吉田也承认,自己在场上控制能力不足,对于劲敌的变化没有搞好预备工作,未能将实力全部保留住,虽然脑子在转,但我没有努力做到。

显然,吉田与总教练松崎太佑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孙颖莎的拳法,并依照这些拳法搞好了预备。想不到,孙颖莎不按拳法发牌,尤其发现拳法被劲敌理清并有了克制的手段,立即调整了战术,迅速变换了拳法,让劲敌惊慌失措,乱了思路,泄气,遂获得胜利。赛事就如同两军正面交锋打仗。这种做法,可谓深得兵法的南征一脉相承。《兵法》中强调,南征要义,需更上一层,所谓以正合,以奇胜,居高临下,声东击西,方能努力做到善攻知人之明,善攻者能机巧无人知晓孔布龙,知人之明者能努力做到机巧无人知晓劝止。所以,孙子也特别提醒,下策,诡道也,一语道尽万千机锋。

再延展开来,文艺创作也是如此。优秀的文学艺术家,正是因为善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才创作出了一件件光彩照人的文艺名篇佳作。正是一代又一代作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画家、雕塑家等自觉追求不按拳法发牌,才能够推动着这些艺术门类不断创新并向前发展。当然,这里说不按拳法发牌,不能只想放,而不懂收,无人知晓收,或者不能收,这样的不按拳法,不仅难以成事,还往往会坏事。因此,有这种创新的想法很可贵,更重要的是具备驾驭不按拳法发牌的能力,从而能够努力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比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整个文学创作就可以用不按拳法发牌来描述,至今还是如此。长篇小说是莫言创作的重点领域,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样式还是语言表达,生动体现着莫言写作的不按拳法。正如文学评论家王迅所说,莫言是创新意识很强的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试图寻找与众不同的审美视角和立足点,开拓着小说这种文体的无限可能性。

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赵德发也曾经谈到,莫言的作品各有千秋,汇在一起气象万千,最佩服的是《檀香刑》和《生死疲劳》,因为这两部作品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点石成金,出神入化,读《生死疲劳》,更是让我瞠目结舌我就没想到会用这样的理念来表现当代人与土地的关系史。正是在不断颠覆与重建过程中,莫言不断拓展着自己五彩斑斓又独树一帜的文学世界。而能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莫言以丰沛的想象力、入木三分的语言表达能力、娴熟的文体掌控能力,能够让创作中所有的不按拳法,始终不脱轨、不脱靶,走在自己设计的拳法中。莫言的想象力有多强大?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曾高度评价说,莫言的想象力超越了人类存在本身。由此可见不按拳法之不易。

做事情没有拳法不行,一味无人知晓变通地按着拳法发牌也不行。但是,不按拳法发牌,得像孙颖莎、莫言,有过硬的不按拳法的本领,才能占得先机,高出一筹。这样的不按拳法发牌,才是真正的拳法。

责任编辑: 王建国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347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