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结核禽流感在亚洲地区扩散后,有许多像彤彤那样的华裔护理人员人员,毅然决然选择站在张伟良第一线。日常生活里,她们是父亲、妻子、孩子、母亲、丈夫,但是直面病原体时,她们都是顺行的战士。
字蕴彤彤任职于墨尔本某公立疗养院,这儿是澳大利亚新冠肺结核指定抢救疗养院之一。彤彤在这儿和同僚们一起辛苦组织工作的力战着……
所写人:彤彤
墨尔本公立疗养院护理人员人员
澳大利亚的四月,北半球夏季的热空气还没有完全显露,每天看着稳步增长的诊断统计数据,那些关于病原体怕冷,等热起来禽流感就会过去的传闻,在我看来也不可信赖。相对湿度高踞在27度左右的澳大利亚,目前统计数据已经破4000。
尽管这数字较之亚洲地区许多国家来说,有点杜博韦见小巫,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组织教育工作者的我,不管从日常生活还是组织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其实从疗养院外面看上去,和平时并没太大区别。除了政府明确要求停用生鲜食品后,疗养院清空了饭堂外,疗养院大门没有红线、监护室通道设置也没变化、医师们也没被明确要求穿防护衣。但是紧张的抢救组织工作一瞬间都没停下来。
△拉起红线的疗养院饭堂,那时已经停止开放
直面禽流感,总而言之,不惧怕是假的,她们也是人,但同时也是第一线护理人员人员,这种时候冲在前面是她们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大家的忧虑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对医疗护具紧缺状况的担忧,尤其是墨镜和防护衣。她们那时会根据术后类型和术后人员情形来按量递送墨镜和防护衣。这些用具主要都是中国制造,前几日亚洲地区禽流感轻微,物流配送断了后,她们的给养也没跟得上,所以那时是处于轻微紧缺状况。
△那时疗养院招待新冠肺结核丙型肝炎的医师,护理人员装备就是很一般的医疗器械墨镜,另加头盔,防护衣是像一般拖鞋那样的布料。
我和两个华裔护理人员本来也打算从亚洲地区购买些防护衣,在特殊情形时可以紧急活命,但是咨询了两个人,发现需要批量才能备货后,她们也就暂时放弃了。
上周五,她们术后室发放的墨镜外包装上清晰的印着中文一次性无纺布墨镜,我也不知道这是祖国给她们的捐赠还是她们疗养院自己找到渠道采购的,反正看着中文倍感亲切,心里暖暖的。
△疗养院的墨镜,上面的中文让人倍感亲切
目前澳大利亚在大范围召回半退休状况和私立疗养院组织工作的护理人员人员一起抗击禽流感,但是似乎反响不大。所以她们组织工作量在逐渐上升,接近满负荷转动状况。未来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生活会去向何方?谁知道呢?也难以意料。
因为这个禽流感,有些病人自己主动取消术后,不紧急的术后大家也不愿意来了。她们也会取消一些非必要术后,给病人进行延期等等。但哪怕就是在疗养院里,还是基本上看不到人戴墨镜,关键是大家也不愿意戴。舆论和社区宣传完全都没提戴墨镜这事。媒体和政府反复强调的都是建议大家保持1.5米的社交距离,勤洗手、不要拥抱和亲吻等等。
△平时医师聚集和休息的区域,那时空无一人
我所在的一个贵州人在澳大利亚的微信群,里面差不多有近500人,亚洲地区禽流感刚爆发时,群友们自愿捐款3万多澳币,给贵州购买了墨镜、体温枪等医疗器械物品邮寄回去。那时她们情形严峻后,据我所知,贵州侨联也在积极的凑集墨镜给她们捐过来。隔山隔水,但心在一起,这些举动让她们这些海外贵州人十分感动。
另外,疗养院周边有些商家对护理人员人员发布了关爱措施,比如麦当劳可以免费咖啡,快餐店可以半价订餐等。这些也是让人温暖的小细节。
禽流感开始轻微起来后,墨尔本超市物资供应也不太充足,经常跑几趟都颗粒无收。对此,澳大利亚政府上周明确要求超市增设了专门针对第一线人员的供给时间,护理人员人员、警察等可以在这个特设时间段去购物,其他人员不能进入。这一政策解决了她们许多后顾之忧。
在疗养院,有个华裔护理人员人员的小群,这几天开始商量合租房子或是合租房车,干什么用呢?就是万一她们其中哪个密切接触到了诊断患者,她们可以进行自我隔离。因为澳大利亚不像亚洲地区给护理人员人员提供了隔离场所。幸运的是,目前我接触的患者里面还没有诊断病例。
△护理人员人员正在对新冠肺结核患者进行抢救
澳大利亚的学校并没有全部停用,主要是针对护理人员人员的子女开放,因为政府担心护理人员人员的子女放假在家,没人看管的话,势必有些前线的护理人员人员就要请假在家照看小孩,那疗养院人手就会更加紧缺。我个人的选择是,两周前就不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
从我个人内心而言,尽管我离病原体更近,但我更担心的还是家人,想尽一切可能保护好她们,不想给家人带去丝毫风险。也希望禽流感赶快结束,每个人都能安心地与家人紧紧相拥、回归正常日常生活。
来源:贵阳晚报黔日常生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