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总投资额达72亿元的苏州西站已基本投入使用,离开通时刻不远了。今天(8月1日),记者从江苏窄幅集团了解到,目前苏州西站正在进行最后的前半段和环评工作,将于8月中旬具有投用前提。
苏州西站投入使用投用后,将照亮浙东、浙南高速铁路城市交通网络,成为继苏州西站、宁波国际机场之外的苏州城市第三大要道城市枢纽,将提升苏州西部综合性城市交通能阶,方便城东居民的高速铁路乘车。
下周,经苏州西站向北可并行伯德角、i2414701杭高速高速铁路,长驱直入南京、芜湖;往南可与通苏嘉、通苏嘉、杭衢高速高速铁路并行;往东与沪杭、规划中的沪乍杭并行,贯通沪杭新通道,对江苏打造出计划单列市一小时城市交通圈,促进珠三角地区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苏州新旅游景点有什么样不同寻常?
苏州西站座落在宁波区仓前市中区,站体及站体综合性基础建设公共设施工程总占地面积约51平方米,相当于70多个标准运动场。
上下共9层(地上5层,地下4层),高57米,高速高速铁路、地铁、公共汽车、的士、社会车辆等多种城市交通形式将在这里以科学规范的形式交汇点。
从空中近处,这座气魄雄伟的超大型高速铁路乘客地铁站,仿佛是云彩一般。进入售票厅内,转头上东,以用户端售票厅为结构设计经营理念的外墙,犹如三朵薄雾在外墙流动。
苏州西站整体以云之城为结构设计经营理念,塑造出了北纬通信新叶村云厅等空间公共设施。透过北纬通信解决站与城复杂的城市交通组织,透过新叶村实现中央快速发车系统,透过云厅将站与城的功能结合起来。
作为新时代高速高速铁路站体,其最大亮点在于使用了空间魔法——站场拉开。
普通高速高速铁路站都是把几条铁轨聚拢在一起的,苏州西站则是把所有铁轨分成两组,中间拉开一个空场,可以让阳光透过拉开的空场一直照到地下的地铁站厅。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中央发车,两端候车。
也就是说,乘客不用再横跨整个候车层前往检票,大大缩减了步行距离,将易迷路、发车远等问题全部解决了。
而这个站场拉开产生的超大中庭就是苏州西站的独特结构设计——北纬通信。北纬通信扎根在地下9.2米的地铁层,引入了包括国际机场快线在内的四条地铁线路。乘地铁来的乘客透过扶梯直接到达地面广场层,广场层是大部分发车乘客的共同起点。
另一个空间魔法则是高速高速铁路轨道的高架发车。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速高速铁路轨道都是采用地面发车的形式,轨道和站体就如一堵墙,把城区分割成了两半。
苏州西站的高速高速铁路轨道高架发车结构设计,行人和车辆都可以从高速高速铁路轨道下方的地面道路直接穿过,无需上下绕行。
不仅如此,苏州西站在让四向立面和城市地面道路保持南北通畅的同时,更是在建筑内部留出了城市通廊,真正实现让城市穿越建筑。
这个城市通廊,不需要透过安检,就可以直接穿越地铁站,从南逛到北,从北晃到南。南北两侧的摩天大楼,东西两侧的雨棚上盖,建筑内部的北纬通信与城市通廊。
这座超级工程用了什么样新科技?
在这座超级工程中,钢结构、幕墙结构等都拥有着复杂的构造。工程师们特别采用了智能三维扫描技术对整个空间建立云模型,实现了工程实体尺寸、位置的多元三维校核。指哪看哪,点哪改哪。
建设过程中,结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化身魔术师,用数字技术编织云彩,从源头基础环境和后期环评把控工程施工质量。
进入站内,清新的空气让人有仿佛置身天然氧吧的感受,这都要归功于苏州西站配备的智能电动开启扇。
特别的结构设计让苏州西站的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在35%以上,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在10%以上,使得室内能获得比一般建筑更良好的通风效果。透过感应器,智能电动开启扇还能对风力、风向、雨量、温度、湿度、PM2.5、噪音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
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苏州西站就可以在不同天气里自动进行开启扇的开关和开启角度调整。在地铁站FAS、BAS系统以及地铁站智慧中脑系统的配合下,苏州西站的外窗还将实现智能化的消防排烟等功能。
大体积却低耗能,怎么做到的?
与苏州亚运会零碳办赛的经营理念相呼应,苏州西站将绿色规划绿色结构设计绿色施工的经营理念融入到站体建设中来。
分区照明系统,透过将照明公共设施分区,白色的空间实现了人造光与自然光的默契配合,在为乘客带来置身用户端般舒适光照体验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站内用电量。
除此之外,苏州西站应用上了光伏发电系统。在云顶之上,铺设面积达1.5平方米,装机容量为3兆瓦。预计该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可达231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3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0余吨。
除此之外,5.6平方米的辐射制冷膜,成了苏州西站的蓝色盔甲。辐射制冷膜能将屋面的热量进行反射,实现不耗能制冷。在这一装备的帮助下,苏州西站整体空调系统综合性年节能率约35%到45%,电力需求削峰比约6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