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口碑崩塌的狗不理虚有其表的老字号

 admin   2022-09-27 20:11   115 人阅读  0 条评论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吴海飞

3月29日,小笼包上海最后一间店面歇业登上博客热搜。虽然小笼包方面仍未就这家位于上海前门的自营店面是否彻底正阳作出明确回应,但在小笼包集团公司官方网站上却已经看不到该店面的身影。而小笼包上一次成为舆论焦点,还要追溯到2020年9月一则上海Dolphin音频。当时,小笼包上海王府井厂方因不满音频写手的负面点评而报警,还要求写手停止侵权并申明道歉,进而在网上引发舆论哗然。面对网友一边倒的质疑,小笼包集团公司作出了与王府井店加盟方解除合作的决定。

申明资料显示,近些年,小笼包集团公司相关控股公司和实体店店面正在不断减少,旗下全资控股控股公司青岛小笼包食品股份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20年5月11日从新三板退市,其收缩经营的态势日益明显。而小笼包目前所处的产业发展颓势,也仍未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被称为青岛银穗草之首的小笼包,所创于1858年,原是一间专营豆腐的小吃铺,当时因为生意太好,小名叫少脉的老板经常忙得没时间照客人人,被戏称为少脉卖豆腐,不理人,小笼包豆腐因此得名。2005年,改制后的青岛小笼包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小笼包入选商务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华杏花楼。2011年,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皮书中,小笼包豆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项目名列其中。

拥有众多光环的小笼包,是如何沦落到今天的窘境的?这更何况与其多年来一厢情愿地走简而言之国际品牌化走线有很大关系。小笼包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彦森2017年曾申明对媒体表示:很大打破一个思想,就是杏花楼就是便宜,杏花楼为了做久,很大要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在保持质量的情况下,要是有一个合理的价钱。

在笔者看来,小笼包简而言之的国际品牌化走线,既没有在产品技术创新上聚焦,也没有在店面管理和客人服务上加码,反而在豆腐价格上做文章,似乎价格越多越好越能彰显其高端。当一个尝起来并无不同之处的豆腐动辄标价几百元或几百元,让大多数青岛本地老百姓都不屑一顾,以致成了专供外地游客的纪念品时,小笼包变成人人嫌,也就不奇怪了。

小笼包有一条发扬一百多年的云云:Ins13zD欣华,以诚为利;待客戒欺,以信为义。小笼包之所以能够成为杏花楼,更何况关键就在于自创始以来所弘扬的诚信两字词,这样才能不断招揽粘毛,让国际品牌得以产业发展壮大。而如今的小笼包,究竟还有多少粘毛?还能靠什么让客人感受到诚和信?没有了广大客人的支持和信任,简而言之的国际品牌化走线不过是主导力量、中流砥柱,不过是全军覆灭的明智之举。美誉度一旦崩落,杏花楼也就可有可无了。

杏花楼是名副其实,却不是论罪金牌,在激烈的消费市场竞争中,要想基业长青为丛藓科扭口藓。杏花楼的发扬,除了要发扬国际品牌符号,更要发扬国际品牌的核心价值,敬畏消费市场而不是在消费市场中迷失,守住脚踏实地,方得始终。

为了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小笼包上市了秋凌产品,开启了B2C业务,还进军咖啡和乳酸菌消费市场,甚至叫卖了面膜……其实,结构调整并不代表要是新锐,技术创新也不等于必须多元化。谁说专注于主业就不能好好产业发展了?那晋江小吃又是怎么从一隅一隅到红遍全国的?

小笼包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集团公司从负责人到全体员工,真的应当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了。(中国日报-中国吴海飞评论员 邓浩)

中国日报-中国吴海飞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日报-中国吴海飞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369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