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 |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admin   2022-09-06 14:47   156 人阅读  0 条评论

《劝诫书》写于公元234年(蜀汉建立后的十年或两年)。这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展的一封信,敦促他努力学习,修身养性。全文共短86字,充满智慧和才华,涉及自我修养、道德修养和学习的诸多方面,包括冷静的力量和拯救萧绍的力量。它体现了诸葛亮以静养自律、以俭养德的思想。此外,他在生活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诸葛亮一生不仅致力于政治事务,而且致力于廉洁自律。除了他对蜀汉政权的杰出贡献外,他也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在素质等方面也是典型的。其本质是勤奋和正直。它为当时的武官列出了一份名单,并受到子孙后代的尊重。

作为蜀汉的宰相,他是家里唯一拥有“八百棵桑树和十五片薄地”的人。他曾在《你和李彦》一书中说“我收到了80万株石斛,现在我没有更多的可存,我的小妾也没有副佣人。”。在她的一生中,她只靠自己的薪水养活了整个家庭,她的妻子甚至还有多余的配饰。刘备进入成都后,他励诸葛亮、关羽和张飞500斤黄金和1000斤白银,通常会励5万元等。诸葛亮不是被封在政府里的,也就是说,分配给他的部下,这些部下在他死前都有贡献。里面没有,外面也没有。他的言行一致。他的思想、态度和风格没有,不断受到当时和子孙后代的赞扬。

诸葛亮一生都在搞经济。病危时,他立了遗嘱,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他努力攒,山就是坟墓,墓地只能放一副棺材。棺材里没有葬礼用品,我只穿便衣。他只是以一种纯白的方式漂流而去,死在青山中。正如他所说,他的一生都是诚实和廉洁的。文字大胆而清晰,他为时代树立了榜样。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从离开陇中的大山到病逝在岐山的五丈本军队中,他忧国忧民,辛勤工作了27年,全力以赴帮助蜀汉的基本事业。他“全心全意地死去,被从未来中拉了出来”。他努力治国,诚实节俭,诚实如玉,忠于国王,爱国为民。他已成为子孙后代的楷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瘦弱和明确的抱负,冷静和深远的思想,脚踏实地。在办公室整日整夜工作的勤奋精神、正直和自律,以及不参与私人事务的诚实和自律的情感,应该成为一种自愿关注。我们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始终保持员的性质。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124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