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宅基地改革工作总结范文(3篇).docx

 admin   2022-09-10 11:10   113 人阅读  0 条评论

县区集体土地体制改革组织工作归纳箴(3篇)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8 页

县区集体土地体制改革组织工作归纳箴(3篇)

【箴一:县区新农村工程建设组织工作归纳】

根据省、市、区关于做好20XX年度新农村工程建设组织工作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灾后复建组织工作,我乡积极推动全镇新农村工程建设脚步,谢鲁瓦一年来组织工作情形归纳如下表所示:

一、基本上情形

行进乡位于XX市名山地西南面,北连富顺县,北邻西安顺。距城北15公里,属山地县区。全镇有12个自然村,一个居民委员会,93个供销社,人口约1、5万。幅员辽阔面积34、7平方公里。辖内内主要以药材、农业、养殖和传统养殖业为主,属典型的农业县区。紧密结合灾后复建组织工作,镇党委、政府经过调查清查和广泛征询贫困户意向,综合考虑交通自然环境、山洪、产业发展以及母严氏铁路工程建设等因素,规划和实行"1 4 7"("1":即回龙场镇居委会聚居地,"4":即东平、楠水、新丰、金沙等4个居委会聚居地,"7":即Pontacq、印度河、泡果5社、泡果6社、山泉水3社、山泉水5社、离峰等7个居委会相较分散点)灾后居委会工程建设格局,分散留宿复建贫困户432户。

二、工程建设工程进度

加快居委会点工程建设,止10月,居委会聚居地和相较分散点已有415户红瓦坡竣工,竣工率达96%,余下红瓦坡工程建设将在12月前全数竣工。完善居委会基础建设基础建设,全镇12居委会聚居地和相较分散Kendujhar10个点基础实行已动工新建,其中印度河村和离峰村分散点基础建设基础建设全数竣工。

三、取得的实效

1、村子面貌基本上显现出来

各居委会工程建设采取"标准化规划、标准化设计、标准化面貌、标准化实行"的方式,标准化建成具有川北民宅风格的自然生态回廊。紧密结合建成区自然环境环境治理,科学合理打造出"微闲适",目前,楠水居委会拟建立"迷人居委会"。居委会内贫困户的电力公共设施得到改善,自我教育意识得以加强,初步形成了自然环境优美舒适,文化特色鲜明的宜居居委会。

2、主导产业发展

紧密结合扶贫开发、"茶加贵"项目实行,鼓励贫困户发展药材、经济林木和名贵药材种植,多渠道拓宽了群众增收途径。目前,全镇投产茶园面积16608亩(其中今年新增茶园2000余亩),经济林木3500亩,金银花12亩。大力引导贫困户种植草莓、枇杷等名贵水果,打造出自然生态水果采摘体验园,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已发展草莓种植近30亩,规划枇杷自然生态种植基地100余亩。农业产业发展初见实效,既带来了经济效益,又带来了自然生态效益。近年来改造农村住房的贫困户逐渐增多,购置车辆、农机、家电的贫困户也逐渐增多。群众生产生活面貌逐步改观,腰包渐鼓。

3、基础建设工程建设

争取20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用于离峰、山泉水和金沙村的基础建设改善,完成通社道路1500米、田间作业道路3000米、蓄水池6个、错车道9处、道路维修3处、排水沟1200米。投入100万元对东平居委会附近东平湖进行分散开发,基础建设硬化道路、公路桥、溢洪道、排水沟、垂钓台等基础建设工程建设,打造出集休闲、餐饮、娱乐、户外运动为一体的居委会聚居地。项目的实行将极大改善我乡贫困村基础建设面貌,解决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4、公共服务体系

回龙居委会、东平居委会、楠水居委会、新丰居委会和金沙居委会各争取到农村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经费5万元,用于农村基础建设和自然环境类项目、农业生产服务类项目、农村生活服务类项目和农村社会管理类项目的运行维护,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生产自然环境,培养了村民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民主意识。争取到灾后复建项目,建成了行进乡农贸市场,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争取灾后复建资金240万元,对尚未进行改造升级的东平、印度河、泡果、新丰、林泉、金沙9个村村委会活动阵地进行标准化高标准规划和工程建设,基础建设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绿化以及村卫生室等公共设施,拟打造出成一流的村支两委办公条件和村民娱乐健身自然环境。

5、社会服务管理

招聘网格化管理员,对其进行分散培训,明确了管理员职责,提升了其业务水平。目前,全镇12个村和1个居委会全数配备网格化管理员。组织全镇300余名"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分片区巡逻,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上报。组织乡民兵预备役进行应急演练,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发挥"大调解"作用,止10月,全镇共调解矛盾纠纷80余件,夯实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村(居)委会悬挂安全宣传横幅,在乡内重点区域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发放防邪宣传材料共计1000余份,加强了群众的安全意识。

6、农村人居自然环境

对全镇12个村进行了农村人居自然环境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地址信息、基本上情形、基础建设、公共自然环境、工程建设管理及照片信息等6类41项指标,并完成填报《自然村人居自然环境信息表》,为下一步改善当地人居自然环境提供了依据。

四、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工程建设财政投入不足。居委会工程建设中土地调整成本较高,欠账较大,上级补助资金远远不够,加之村内的排水沟工程建设、道路硬化、自然环境整治、电力公共设施改善等贫困户不愿自己出资,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使部分项目推进缓慢。

2、农民的环保和自我教育意识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141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