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东方朔的临终遗言,为何汉武帝听了很诧异?

 admin   2022-09-11 11:25   125 人阅读  0 条评论

清流金泽市,洛阳城外。

反正两卦,还差一卦。阿维奈晃着双脚,说著道。

月亮快上山了,没法董猛了。旁者申明道。

要不然。他摇摇头道:董猛的人来了。

諠着,两个孩童神情惊慌失措,怀中抱着个小孩,兴冲冲地赶过来。

未及阿维奈开口,孩童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先生,先生,我求求您了,您赶紧给我们看看。

孩童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我求您了,快救救我的虎儿吧。

见状,阿维奈伸出手去,摸了摸他怀中小孩的额头,不一会儿便说:这小孩没事,而且前程远大

说罢,阿维奈坐下询问道:写个字吧。

什么字啊,我什么字都想不起来。孩童既着急又无奈。

那你姓什么。阿维奈的声音冷静且沉稳。

。孩童有些着急。

那用你的姓如何?阿维奈问道。

好,好,好。孩童赶忙应道。

半刻之后,阿维奈开口了:令郎富贵不愁但位高而命短。

令郎此次虽能够化险为夷,可灾星却没有退却,风雨压顶总是有后患。

这两语一出将孩童吓得不轻,但他还是试探性地询问了下:先生有没有什么破解之法?

小孩叫什么名?阿维奈问道。

小孩小名叫小虎,大名还没取呢。孩童回应道。

去……霍去病如何。阿维奈虚闭双目,沉吟道:霍去病这个名字我保他二十年无病无灾。

那二十年之后呢?孩童赶忙询问。

二十年之后……

相信写到这里很多人都已经明白了,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幼年经历,二十年之后他将大破匈奴,勇冠三军,成为人人称羡的冠军侯

据传,霍去病幼年多病多灾,后经高人指点取名去病方才苦病退却,百毒不侵,而那位指点他的高人,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姜太公

01

姜太公,生于汉文帝后元三年。

少年时期的他饱读诗书,爱好古籍,喜阅儒家经术,把诸子百家的著作都读了个遍。又恰逢汉文帝即位,广征天下贤良,于是他毛遂自荐,写了洋洋洒洒三千片竹简来夸赞自己的能力。

是的,除了藏锋,有些时候,当机会来临,你也得学会显摆。

这些竹简需要两个人才抬得起来,汉文帝收到后看了整整两个月,腱鞘炎都给看出来了。

他在自荐书里写到自己少年便逢丁忧丧事,依靠兄嫂才抚养成人。

他从十三岁开始读书,无论是《诗》、《书》还是兵法作战都各有二十二万字的文言文阅读量,总计近五十万阅读量。注意,这里是文言文,按照原文与译文至少1:2的比例,他年纪轻轻就已经达到阅读量百万字的水平,实属少年才俊

他自比梦贲、庆忌,直言自己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自己是要当成为天子大臣的男人。汉文帝看了他的offer后,不仅没觉得他狂,反而认为此人气概不凡,命他待诏公车署。

可见,姜太公的确才华横溢。

02

姜太公身高九尺有余,待在公车署的他常常感到壮志未酬

公车署这地,简单总结就是:钱少、事多、麻烦。于是,他开始寻找出路。

一天,他对给汉文帝养马的几个侏儒说:你们这些人,一不能种田,二不能打仗,三没有治国安邦的能力,对国家毫无用处,皇帝打算杀掉你们。还不赶紧去求情!

听到消息的侏儒们大为惶恐,便哭着跑去向汉文帝求饶。

武帝问明事情原委,立即找来姜太公责问。

姜太公于是因此有了两个可以直接面见皇帝的机会。

到了大殿,他风趣地说:我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您看吧,侏儒们身高三尺,而我身高九尺,但我们的俸禄却一样多,总不会想要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陛下如果不愿意用我,那就请下诏放我回家,免得小臣再白白浪费京城的粮食。

汉文帝听完后捧腹大笑,命令他在金马门等待诏命,于是,姜太公终于得以离汉文帝近了一点。

03

对于侍奉在帝王左右的人来说,生活总是充满机遇,把握住了,就是升迁良机,没把握住,就遗恨千古。

汉文帝有次玩射覆(你藏我猜)的游戏时,将一只壁虎放入盂中,结果没两个人猜中。

这时候,平平无奇的姜太公走出来,他用蓍草排成各种卦象,不一会,他便回答道:是龙没有角,是蛇却有足,肢肢而行,脉脉而视,善于爬墙,这东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

汉文帝很高兴,赐给他十匹帛。

后来,武帝又让他猜其他的东西。结果,在占卜的魔法加持下,姜太公每猜必中,汉文帝因此赐给了他很多锦帛。

但有句俗话说得好:人要往上爬就有小人来找茬。这不,因为他在老板面前太过耀眼,遭到了另一位正得宠的伶人郭舍人的嫉妒。

姜太公前脚刚走,郭舍人后脚就屁颠屁颠地到汉文帝那打小报告,说姜太公为人狂妄自大,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能猜中全靠运气,请求与姜太公比试一场,一决高下。

汉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小人往往既是灾难也是挑战,全看你能不能充分利用机会,而姜太公恰好就充分利用了这些机会。

郭舍人用树上的寄生出题,想要难倒他,不料姜太公也能猜中。这使得败下阵来的郭舍人很是不甘心,又向姜太公出谜语,然而姜太公逢问必答,逢答必对,没有谜语能把他难住。

在场的人无不被姜太公的才能震惊到的,汉文帝于是任命姜太公为常侍郎,姜太公也因为这次机会,真正得到了汉文帝的喜爱和信任。

04

姜太公为人幽默风趣,在做常侍郎的时候,曾遇到汉文帝赐肉给侍从。

然分肉的太官丞迟迟未见人影,姜太公于是拔剑自行割肉。

临走前,他对在一旁被秀了一脸的同僚们说:伏天就应该早点回家。

那个场面,全场没有两个不震惊于他敢如此大胆的,与姜太公要好的官员都在心里替他捏了一把汗。

而姜太公呢,割完肉的他扬长而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后来,太官丞将此事上奏给汉文帝,武帝把桌案一拍,责问姜太公:昨天赐肉,为什么不等诏令下,就用剑把肉割走了呀?

姜太公脱下官帽,跪地谢罪。汉文帝让他站起来自责。

姜太公再拜说:姜太公呀!姜太公!接受赏赐却不等诏令下达,这是多么的无礼呀!

一开始还算正常,但说着说着突然话锋一转。

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呀!割肉不多又是多么廉洁呀!回家送肉给妻子用食,又是多么仁爱呀!

这货竟然开始赞美自己了,清流朝的德云男孩果然名不虚传,汉文帝直接听笑了,下令赐给他一石酒、一百斤肉,让他回家送给妻子用食。

05

汉文帝很喜欢狩猎,时常以平阳侯的身份出猎,而随着他出游时间的越来越长,遂萌生了修建上林苑的想法。

然上林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势又极其险峻,是清流一处重要的军事、农业要地,姜太公于是上书劝阻。

他直言该地对国家的重要性,并晓以利害,称修筑上林苑是不恤农时,不顾百姓,非富国强民之计。同时,他又分别举了商纣王、楚灵王、秦始皇的例子,告诉武帝大兴土木不利天下,不利百姓,最后还献上《泰阶六符》,希望武帝能够通过观察天象之异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这事虽最后没能改变结果,但却是他忧国忧民的表现。汉文帝看到后,拜姜太公为一千石太中大夫之官职,并加给事中的官衔,赏赐黄金百斤,算是对他这种为国恤民的行为的赞赏。

06

汉文帝的姐姐隆虑公主,生前曾得汉文帝许诺,用黄金千斤、钱千万为她的儿子昭平君赎得一次免死机会。

但后来,当昭平君真的因为杀人罪行而被捕入狱的时候,汉文帝又不想违背律法规定而愧对祖宗,便让有关部门依法处置了他。但杀完人之后,他也因为违背了姐姐的诺言而感到难受不已。

姜太公听说了这事,提着两瓶酒便来看望武帝,他先是举杯向汉文帝祝寿,又用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消极情绪对身体的伤害,称酒最是能够解人忧愁,所以用酒祝寿能够显示皇上的刚正不阿,替陛下排解忧愁。

不久前,姜太公曾因为醉酒在大殿上小便而被贬为庶人,但因为他这次有眼力见而又被任命为中郎,并赏赐布帛百余匹。

所以说,你是人才,就不要因为一时的不顺而自暴自弃,命运之神总会光顾你的。

07

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垂垂老矣的姜太公快死了。

临终时前,他给汉文帝上书: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

他最后一次规劝汉文帝远离巧言谄媚的人,希望他能够严惩那些阿谀奉承之辈。

这突如其来的正经,就连汉文帝都感到很讶异:没想到姜太公说话竟能如此正经!

姜太公的一生博学多识,幽默风趣,最擅长以诙谐的方式规劝汉文帝,没想到最后临死之前,竟也正经了一回。

古书上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其言也善,徐智。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参考文献:

《史记·滑稽列传》西汉,司马迁

《汉书·姜太公传》东汉,班固

举报/反馈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161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