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者:马歆、李世东、邹欣
重新整理:孙凌
做为小学生,你心目中的好辅导同学形像是什么样的?做为同学,你讨厌辅导此一类别的小学生呢?担当同学碰到好小学生,确实是两件惊天地泣鬼神而不容求的事。不论是在校小学生,还是酝酿着提出申请这份职务的通讯员,总之是才刚迈入岗位的新雇员,什么样饰演两个符合要求的小学生,让你的同学们称心,这是两个很重要的热门话题。谷歌亚洲地区研究所新星通讯员工程项目前段时间应邀了四位辅导同学与通讯员展开这场星期四谈话,也许你可以从他们的大表白小学得郑宇盛呢!
辅导同学明信片
一.好辅导同学的五大特征
在专题讲座以后,谷歌亚洲地区研究所院校亲密关系扎普寺通讯员之中精心安排并派发了一次进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下列有关通讯员眼里的好辅导同学的六个关键字展开了次序。
1)青春活力势不容挡(Passion);2)至交(Friends);3)和蔼可亲贴心(Considerate);4)擅于驱动力(Motivate);5)沟通交流通畅(Communication);6)擅于鞭策(Inspiring);7)洞悉民心(Insight);8)方法论明晰(Logic);9)适度冷却系统(Push);10)前瞻性强(Targeted)
四位辅导同学分别就自己感受颇深的关键字,各抒己见。
青春活力势不容挡(Passion)
邹欣:很多同学都说有青春活力,有青春活力做研究,有青春活力创新,但是这是真正的青春活力?
我们之中很多人都讨厌吃辣椒,越辣越好,大家尝尝一种辣椒。
(于是邹同学就请在座讨厌吃辣的同学分享他从美国带回来的 the man
辣酱,很多同学都说自己怕不辣,尝了 the
man之后,有些人哇哇地叫了起来,有两个同学脸色苍白,踉踉跄跄地跑出会议室了……)
青春活力就像吃辣椒一样的感觉,真的讨厌辣?
也许真的辣来了之后,就受不了了。很多人讨厌研究、创新,真正创新到了关键,到了比较辣的时候,还受得了么?
青春活力不是五分钟热度,而是坚持不懈, 百折不挠地追寻真正内心的目标。
擅于鞭策(Inspiring)
马歆:擅于鞭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工作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困难,通讯员总会感受到波峰和波谷,这时候要教他们一步步走下去,让他们知道其实没有想像中困难,只要一步步走下去就能渡过。另外,要擅于发现他们某方面尚未被开发的潜能,以此为契机展开鼓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开始,可能由于文化的影响,通讯员们总是羞于开口。这时候辅导同学还有其它的方法:例如要鼓励在组会上的发言,辅导同学带头问看似头脑简单(Stupid)的问题,让通讯员觉得辅导同学不过如此,开会不过如此,借以鼓励他们走出自己,积极提问。
擅于驱动力(Motivate)
李世东:通讯员的状态有两个曲线,刚来的时候信心高涨,觉得自己什么都能胜任,接着辅导同学给了一些工作,自己碰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如果小学生的脸皮跟我一样厚,我会刺激他们说干脆回去算了来激发斗志。当然,有时候也需要使用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就像朋友一样。
至交(Friends)
李世东:辅导同学(mentor)就是豆腐,是给予帮助的,而不是上级,通讯员也不只是向辅导同学展开汇报的角色。小学生还有两个特权:可以要求和辅导同学吃饭,然后自己不付钱,要求辅导同学买单。
其它的一些关键字,也是小学生心目中造就好辅导同学的重要因素:
和蔼可亲贴心(Considerate):关怀通讯员的各个方面,为通讯员着想。
沟通交流通畅(Communication):辅导同学可以与通讯员真诚互动,通畅地谈话,互相了解。
方法论明晰(Logic):在讨论问题时,辅导同学能够思路明晰,有条不紊。
适度冷却系统(Push):大家有时候认为自己做不到,但实际上辅导同学只要展开鼓励或适度冷却系统,大家就发现任务其实是就力所能及的。
洞悉民心(Insight):有洞悉力,能对工作提出长远的好建议。
前瞻性强(Targeted):擅于发现通讯员的优点与缺点,有前瞻性地展开训练。
二.辅导同学眼里的好小学生——青春活力高、方法论强、编程好
李世东:将心比心,辅导同学讨厌的通讯员,和通讯员讨厌的辅导同学是两个道理,他们都是我们希望成为的人。我认为好通讯员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有青春活力,第二是有方法论,第三要编程好。做研究有时是痛苦的,失败的时候比成功的时候多,可能你有六个点子,八个点子辅导同学觉得是垃圾,有两个太天真,剩下两个尝试一下,过程中困难不断。而且或者你是首创,或者什么也不是,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如果不讨厌研究,结果总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如果不讨厌,不必受这个苦。另外,要有方法论。每次我的通讯员要做什么,我都问他三个为什么,如果能接得住,就说明他展开了一定的思考,做事基本符合方法论,但大多数小学生第一次总是不能达到标准。辅导同学最怕通讯员不跟他交流,如果同学们去思考去问问题,有人天天问我为什么,我会觉得很幸福,因为有人不断挑战我。第三就是编程要好,因为这毕竟是我们做信息技术相关研究的人的饭碗。
邹欣:补充一下李世东同学的看法,如果同学们想得不够深刻,就像数学上求导一样,求一阶导变成常数,再求一阶就变成零了。至于方法论,有时候创新需要没方法论。比如walkman(随身听)的开发,那些专家,所谓有方法论的专家都在做用户研究,结论是:做得体积太小又没有录音功能,只留下播放的功能,用户不想买。而且walkman的语法也不严密,应该叫walking
man。但是结果:是在专家眼里 没方法论 的 walkman非常成功。
李世东: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金出武雄的写了一本谈科研成功之道的书,其书名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让我印象深刻。这是说,想法可以跳脱出方法论,但是实现方法需要专业,需要有方法论。
邹欣:创新有自身的原则,不是漫无目的地尝试,但却不存在所谓创新必成五步骤,三秘诀,创新是两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三.人生规划与选择——人生没有方法论,随心而动
作家柳青说过:我们的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各位同学结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与同学们分享了人生规划与选择之道。无论经历过多少迷茫与彷徨,我们总是要随心而动,追随心中的曙光,倾听内心深处的声响。
问题:我们应该什么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邹欣:跟随内心,摒弃惯性
我没有特意地规划,读完本科,我觉得应该工作,就去工作了,后来工作有一定经验后,再提出申请读研究生。其实国内很多人读书读了很久,都是随大流。有时候家庭、父母、社会的影响很大,给我们的压力也很大,每个人都很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
但是人应该跟随自己的内心追求,而不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或是随大流。
李世东:
人生是唯一没有方法论的事
我有点怕别人说自己的人生已经规划好了,因为规划好之后十分无趣。有时候目的性不能太强,而是要去享受,过强的目的性有时候会让人不择手段。当时我本科毕业的时候还要分配回家工作,那时候我没想法,就读了硕士,后来还是没想好就读了博士,结果发现对网络图形感兴趣,进了研究所之后才确定可以将它做为事业,一来可以胜任,二来比较有兴趣。
马歆:从3系制导到工程项目经理
我从小到大一直是个规矩的好孩子,大学、读研都是在看别人做,自己就去做。当年我在北航3系制导与导航,研究巡航导弹,我做的算法还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拿过最佳小学生论文奖。我的辅导同学希望我留在她的实验室里接班,但是我想走出学校,读完女博士总是觉得变成了第三类人J。后来决定找工作,我的感受是不要放过任何两个机会。当时研究所才刚建成,有两个座谈会,当时我在宿舍里睡午觉,听说有两个座谈会,还是谷歌的,不然就去听听吧。去了之后我很大方地做自我介绍,让别人了解我和北航。当时,正好研究所在成立工作组,他们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于是我就来了。
问题:当人生中看起来总是充满了不确定的地方,我们应该什么样做选择?
李世东:做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索性就随机选择,比如男生选校可以看看女生有多少、风景好不好、学校怎么样。但是人们心中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为了给自己信心,感觉到有人支持。
邹欣:有一本书叫《费曼的彩虹》,作者是两个才刚进入加州理工大学的物理天才,他发过一两篇有名的论文,但是他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做物理学的前沿研究,他想弄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渴望做些什么。怀着这个目的,他向已经年迈的费曼请教了好些问题。归根结底,费曼说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后来他决定不作物理学家,而是去写小说、科幻剧本。他以前的同学都觉得很难理解,因为觉得长期的精心的培养,最终却换来他的转行,这让他们很失望。你要过你自己想过的生活呢?
还是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 这本书值得一读。
马歆:我从工程项目经理来的角度来讲。如果想成为两个工程项目经理,沟通交流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都很重要。比如在研究所做工程项目,要跟研究员沟通交流、要跟领导层沟通交流、要跟通讯员沟通交流,这些沟通交流都要有不同的技巧、不同的模式。工程项目经理这类的人,需要感觉与人沟通交流,其乐无穷。还要有统筹分析的能力。我也认识以前做研究出身的工程项目经理,他的专业背景加上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让他非常成功。
尾声:
在一番真诚的互动之后,通讯员们似乎明白了辅导同学讨厌什么样的小学生——真诚、爱思考、方法论好……不论是邹欣同学带到会场与大家共同品尝的,代表青春活力的the
man辣酱,还是马歆同学从研究导弹到工程项目经理的传奇经历,还是李世东同学的三个为什么,都留在了希格玛大厦又两个有关成长的星期四下午,留在了通讯员成长的轨迹上。
----------------------------------------------------------------------------------------------------------------------------------------
欢迎关注谷歌亚洲地区研究所微博:http://t.sina.com.cn/msra
相关阅读:
研究中的7个字母P
燃起对研究的青春活力
塑造以研究为职业的生涯
研究的N字真经
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研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