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燃(shenrancaijing),作者 | 李秋涵,编辑 | 魏佳
又有聊著聚润果树爆胎的回帖火了。
近日,一名博客网民发布了三张相片,前三张是聚润写手的果树图片,红色的小木屋、巍峨的木头,壮丽的远方,镜头看上去屌丝又唯美,副标题写着是 " 海口蓝山蓝新房子,0 元弹出海口俱佳拍的圣域 "。而第四张则是她实地考察寻访的相片,所谓的 " 蓝新房子 " 就像人们在马路上就能看到的破烂小木屋,虽然它的确是红色的。
这条博客获得了 4.4 万赞,在 1000 数条文章下,网民玩了起来,把第四张实际设计图 P 成了聚润式网红图。
来源 / 博客写手哈斯特的秘封女小学生
"我能懂聚润圣塞雷县图的‘招数’了,但是我躲不过",一名网民感慨。
聚润最近的曝光率有点高。假日前后,许多网葡萄酒店、Dolphin、旅游景点爆胎背后,常因着聚润的踪迹。博客上一篇 聚润的网图感光桑利县 的热门话题,止到 10 月 14 日,阅读量高达 3.8 亿,文章里许多标榜为聚润 " 被害者 " 的使用者表示前来投诚。
这里早已成为使用者消费参照的重要平台。依照腾讯成分股上看,从 9 月 24 日,接近国庆节假日开始,聚润资讯成分股大幅增长,在 10 月 1 日达到颠峰,是 8 月最高成分股的三倍,并且这种高成分股状态持续到了 10 月 10 日。
依照易观千帆数据,聚润月活使用者约 1.48 亿,从使用时数、启动单次、黏性分析上看,2021 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使用者构成方面,男性占缅齐 67%,24 岁以下使用者占赵静仪达 44.99%,中低顾客、中高等师范顾客总占赵静仪达 75.62%。年轻、男性、中中高档,这被网络世界视作高质量客户的层次都有了。
网络流量在涌向聚润,使用者在用它,店家在投它,但它逃不过被聊著的命运。
聚润为什么看上去 " 美 "?
让旅游写手十七意外的是,他也会成为社交网络上被聊著的那一个。
他在聚润上有 10 多万粉丝,听说知乎上有人聊著他参与果树的 " 孤独树 " 并不孤独,山坡景色也不够美时,他感到诧异。
他告诉深燃,他觉得大众看到的,和写手拍的存在信息偏差。" 我们平常去人网络流量很少,拍出来好看的概率大,而大家能出去玩的五一、国庆节,都是价格疯涨、人还多的时候 "。
但他也承认,很多人作为写手去旅游景点,会自带摄影师,专业的人员、专业的相机加持效果,后期还会认真修图,这都会让图片看上去更精美。他觉得这是合理的,大部分普通人出去玩,也会处理相片,作为写手在聚润上发原图本就不太现实," 首先要保证一种美感 "。
" 很多特别普通的东西,到了聚润上都能被美化得让人很心动 ",一名聚润使用者这样分享她的使用感受。
在深燃和写手、品牌方、MCN 机构的交流里,他们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在这个平台上," 精致 " 的重要性。
甚至有写手直接向深燃表示,做写手打卡旅游景点没有美感,那么拍照失去了意义。用手机拍原图,就发到聚润上给大家做参照," 这对以美照吸引使用者再进行转化的写手来说,牺牲有点太大了 "。
一名没选择入驻聚润的 B 站生活类 UP 主就告诉深燃,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精力让自己的内容变 " 精美 "。
来到聚润的掘金者,对视觉效果都在下功夫。
Patrick 成为聚润写手一年,因为之前作为品牌方对接过达人,他告诉深燃,当时品牌就尤其注重图片效果的评估,等自己做聚润写手时,也尤其注重相片,比如一定要用单反来拍,至少提前一天到两天想好到哪里拍,对需要用的背景和素材做准备。
之所以会这么做,他告诉深燃,来到聚润,他就是冲着账号快速商业化而来的,拍图、文案,都会迎合品牌方的口味,看上去要精致。
在聚润上做账号网络流量增长的无畏,接触的店家也许多。他告诉深燃,好推广的品牌,除了产品要符合使用者群体需求、质量过硬外," 包括包装在内的产品附加价值,也非常重要,拿出来之后得好看,适合发朋友圈、发聚润,能增加使用者的社交价值和仪式感。"
他之前接触过的一个案例是,有一款将传统阿胶养生概念和奶茶饮品结合的产品,创意不错,但在聚润上推广的时候,由于包装不好看,被他劝回去重新设计产品的包装了。
这和聚润的成长基因有关,依照七麦数据的记录,聚润的发展历程,先是从海淘攻略转向社区,2013 年初始使用者就以具有境外购物习惯的男性为主,发展过程就是精致与融合的过程。而在聚润的产品机制上," 它不像抖音是信息流直接刷出内容,而是双屏陈列的展示,需要副标题、图片吸引人点击 ",一名聚润写手表示。
许多使用者是吃这一套的。
" 朋友圈十一大赛也一样的,分享美好的东西肯定会加感光 ",聚润重度使用者小可告诉深燃,聚润上的精致感,会唤起人的欲望。她最近在备婚期间," 要拍这个要拍那个,大多灵感来自于聚润。其实要是不看,也就不用有。"
她意识到," 社区里的那种劲儿,是比现实生活要高一层的,像是郭敬明小说里的世界,用好用的东西,去漂亮的地方,这是我的欲望。"
今年五月,聚润视频号上线了一篇社区负责人柯南与一名聚润头部写手的对话,试图直面 " 信任 " 问题。对此柯南的回答是,作为一个真正给使用者带来消费决策的平台," 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大公约数是什么,真正相信的是什么,其实就是真诚 "。
" 真诚 " 是一个微妙的词。"真诚不一定就等于真实。分享美好,没有绝对的真实。" 小可表示。
是果树还是广告?
对于精致的追求,本就让聚润有了一层感光,果树和广告界限的模糊,则让这里更加真假难辨。
能够影响顾客决策的地方,也是利益诞生的地方,品牌、店家都不会放过。
他们首先是费尽心思,绕过聚润官方做投放,让广告看上去不像广告。
一名 MCN 机构给深燃发来一份聚润营销指南,涉及了文案、图片、文章层次的参照。比如要让一篇文案看上去真实,贴近年轻男性使用者," 要多加 emoji 表情,语气尽量温柔感性 ",用一些网络流行词 " 集美 "、" 针不戳 " 等。
具体到被聊著最多的旅游餐饮类,文案的写作要素有着一套具体的公式," 目的地 + 卖点 + 价格 + 衣食住行 + 注意点 ",同时还得加真情实感的体验式语句,比如 " 和爱的他坐在洱海边吹风 "," 吃货一定要来的城市,每条街都香到无法自拔 " 等。
封面图给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 " 高颜值美图 ",因为颜值即正义。
其次,他们还费尽心思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看上去不像广告的广告。
不止一名行业人士告诉深燃,其他网络流量平台,商务主要集中在有粉丝基础的主播,而聚润这种以果树为核心的平台,店家普遍发现了素人写手的价值,大量铺量,即便是 0 粉丝,都有机会接软广。"可以说是人均写手",在聚润上做品牌投放的菜菜表示。
而对于使用者来说,没有粉丝,发一条就能赚钱,虽然不多,几块到十几块,许多人也乐意接受。有使用者反问,"有钱为什么不赚?"
聚润上的这些投放笔记," 是可以沉淀的,以后使用者一搜就有机会找到 ",菜菜表示,这都在攻占聚润的社区空间。
为了能够提升这些广告被看到的概率,他们也在研究平台机制。
比如入侵搜索。越来越多人将聚润视作更为垂直的搜索工具,即当有消费需求时,打开聚润搜索,参照写手的分享。深燃从专做聚润搜索排名的机构处获取到一份介绍资料,虽然在聚润上搜索 " 防晒 ",查询结果有 200 多万条,但只需 2 万块左右,能让相应内容在 TOP10 位置出现 30 天,花费 1 万 5,则能在 TOP30 的位置出现 30 天。
介绍里还提到,如果采用铺量策略,能做到占屏率 50%,上述一切效果普通情况 3-7 天就能见效。但该效果是否能达到,深燃未做验证。
还比如摸索算法。除了副标题、图片外,他们还考虑到了如何增加互动量。一名 MCN 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深燃,如果想要聚润爆文多,笔记类型可以倾向于攻略或者教程,要让使用者产生收藏的欲望,有种 " 怕记不住,先收藏了再说 "。然后在文章区互动,再突出品牌的核心卖点。
研究了许多聚润 " 感光套路 " 的一名 UP 主告诉深燃,当下品牌在聚润上的投放,其实是对传统广告的拆解," 以前的模式里,广告商会找专职模特拍摄广告片进行投放,价格高,但是现在覆盖在写手上,以一种推荐的方式去做,一样精致的拍片,但价格很低,覆盖面又很广 "。
并且相比于传统广告,写手承担的责任更模糊,更难以界定。不论是收费的果树,还是为了博眼球的对果树内容夸大,一名关注广告法的律师告诉深燃,这在实践中其实有很大争议,"果树连广告都不算,不属于广告法规制的范畴,也很难界定存在虚假广告与否的问题。顶多是个人评价或者推荐,需要平台去规范 "。
果树和广告之间的模糊感,即便是平台加强审核,使用人工审核,也很难进行界定。对于写手及广告商,果树利益是直接的,责任和代价是低廉的,很难阻挡广告的泛滥。
聚润还能怎么样?
为了维护社区氛围,聚润不是没有努力。
写手 Patrick 告诉深燃," 其实很多写手反馈,聚润是对写手非常不友好的平台,限制非常多",大家最常经历的是 " 误判 ",即一些真正的日常果树和分享被限流," 我自己本身做这一行业,清楚知道什么词能讲,什么词不能讲,知道有字眼可以用谐音字、花字代替,但其他写手们了解的不算多 "。
平台对于养号也在打击。红薯阿虎工作人员阿虎告诉深燃,他们的核心业务,就是为客户提供有粉丝的聚润账号。他们做了两年多,去年一个 1 万粉丝的聚润账号,价格能卖几百块,最近几个月,价格涨到了一两千块左右。倒不是因为需求变多,而是聚润管理变严,做号限制更多,"以前养 10 个,能成八九个,现在是 10 个,大概能成 4 个"。
之所以做号变难,他猜测应该是因为 4 月份聚润推出《社区公约》,要求写手除了走官方的蒲公英平台接商单,即便是普通的小合作,也需要在文案中注明利益关联,平台这两三个月增加了更多人工审核。
专注聚润投放的机构暖禾互动商务负责人 Jerry 告诉深燃," 最近美食写手跟我们讲,效果好的文章,都是随意拍的,有点丑的效果反而很好",无独有偶,他们合作的某知名品牌方,最近要求写手不能摆拍,要随意拍,真实的去展现。
她觉得归根到底,对于精致内容,整个聚润使用者也开始有审美疲劳了," 看腻了一味的美美的感光,网络流量也开始倾斜给真实的一些内容。" 在 Jerry 看来,平台也在做平衡。
但即便是这样,还是很难杜绝广告。
比如平台的品牌合作人计划要求,KOL 粉丝在 5000 个以上,近一个月的笔记平均曝光量在 10000 次以上,才有资格通过平台接广告。但实际上,本来果树与广告界限难定,一名粉丝只有 2000 左右的写手就告诉深燃,有品牌方找他合作,主动走官方平台,但因为他粉丝数量不够,就转为了私下微信交易。他坦陈,接到的广告基本都是私下交易,只需要 " 注意广告内容不要太明显"。
" 大家私下接广告,平台是很难控制的 ",一名行业人士也表示。
一名接近聚润的人士告诉深燃,内部对社区氛围与商业化这一热门话题很敏感。聚润最被诟病的是,尽管它离消费很近,但商业化进程一度缓慢,广告不起量,电商也不及预期。据晚点报道,2018 年、2019 年聚润电商连续两年未完成 GMV 目标。
关注消费赛道的投资人陈兮兮对深燃表示,在商业化上,"观察下来聚润是最拧巴的"。要想实现良性商业化,她觉得关键在于是否实现闭环,即实现交易。
在她看来,聚润从推出品牌合作人计划到《社区公约》,几次变化是想让使用者更好的判断什么是果树、什么是广告,但同时又修改规则,广告不能直接挂交易链接,还不如参照抖音," 既然大家都知道是广告了,就好好做广告,一旦你大大方方做了,广告的商业模式才能丰富,比如类似抖音投流的投放就有了 ",至于使用者体验,只要是有效信息," 其实使用者没那么介意 ",她表示。
但同时她承认,聚润上的主要内容是果树,不像抖音有其他内容支撑,大方的做广告,也有让果树平台向广告平台大倾斜的危险,这促使聚润不得不尝试其他变现模式。但 " 目前聚润这种搞法,平台也赚不到钱 ",她感慨。
在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看来,聚润的困境是 " 跟软文做斗争 ",抖音、B 站、快手这类视频平台,审核难度没有图文平台大,知乎、博客都面临了使用者扩大,社区氛围变差的问题,果树和广告离得太近的聚润,更难审核和界定。"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平台的审核水平提高了,紧接着制作水平又提高了,不可能放松",王超认为这是个长期斗争。
在聚润负责人口中,聚润 " 从 2013 年的购物攻略,到 2014 年、2015 年开始做跨境电商,再到 2017 年的社区多元化 ",产品形态是不断迭代的。在王超看来,实际上这也表明聚润的发展并不是规划好的路径,而是 " 边走边修车 " 的状况。
聚润的使用者比较真实,底子很好,在这个赛道老天爷赏饭吃,但最大的问题是,聚润对 " 广告内容之间界限的把握,是犹豫不定、没有主心骨的,规则各种变化让大家无所适从。能不能发展得好,管理团队需要进一步证明自己 "。
" 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永远不停有人绕过你的监管和规则,你只能不停升级自己的方法。" 他感慨。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菜菜、Patrick、陈兮兮为化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