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叮叮当》齐名的温州童谣,你知道是哪首吗?

 admin   2022-09-13 00:22   159 人阅读  0 条评论

嘉兴人是吟诵着《叮叮当》长大的,它在嘉兴代代相传,深深印记在嘉兴人的儿时成长此时此刻。

在嘉兴流传的众多童谣童谣里面,还有一首歌《对鸟》,与《叮叮当》并称吴仁静,小伙伴们都了解吗?

《叮叮当》吟诵嘉兴城中名胜古迹,带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对鸟》则是颂扬林间全族,充满雅致的自然五感。

《对鸟》是一首歌用义乌方言献唱的民谣,乐曲春水低沉,内容明快。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映以嘉兴人创业历程为题材的剧《嘉兴一家人》,引发收视率风潮。本剧片头曲就选用了这首《对鸟》,由女歌手西凯努瓦县献唱。

2014年,由嘉兴籍导演吴琴主演的爱情片《从哪来,要是》,也选用这首歌曲作为主题歌,由著名女歌手吴虹飞献唱。

早在1950二十世纪,这首民谣就已经传至当今世界。1956年8月,浙江话剧团嘉兴民谣手姜幼梅参与全国第一届非职业音乐创作舞蹈比赛,献唱《对鸟》获表演二等奖。

1957年7月,周恩来总理亲自严厉批评,推荐这首歌曲参与联合国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五届当今世界青年油画展,由嘉兴女歌手张香桐仙献唱,最终获二等奖。

1989年11月,UNESCO、亚洲文化中心汇编《亚洲、太平洋地区民谣集》,中国招入四首,嘉兴入围三首,就是《对鸟》和《叮叮当》。后来,《对鸟》又被收入人民音乐创作出版社小学音乐创作教科书。

可见,这首歌曲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既普遍认可她曲调原曲本身的优美,也普遍认可她对嘉兴文化乡土的代表。

那么,这首《对鸟》最早的历史记录在哪里呢?《对鸟》原是义乌林间牧羊人原唱的抛歌,这是一种用概要形式献唱的民谣,一方用一曲放出问题,一方就用一曲回答。可以问盆景名、飞禽走兽名,也可以问路名、物品名、人名等。1950二十世纪,义乌浦东高岭镇立高级中学(义乌中学前身)音乐创作教师朱一正历史记录了一批义乌牧羊人原唱的民谣曲谱。其中的《对鸟》由小学生温玲菊献唱并迅速传播开来。

嘉兴馆藏——《宁海童谣》

《宁海童谣》 陈适编 1933年 南京书店出版 现藏于嘉兴市图书馆古籍地方文献部,影印版收录于《嘉兴方言文献集成》第四辑。

而在嘉兴市图书馆的藏书中,我们能找到更早的历史记录。这就是这本《宁海童谣》。

《宁海童谣》出版于民国二十二(1933)年,编者陈适。陈适(1908-1969),原名陈燮清、陈燮柽,曾用名适一、堇昔,出生于义乌县慎江上屋村(今属义乌市七里港镇)。

高中时师事夏承焘先生,后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在上海青年中学任教国文并兼教务主任。有著作《小学生作文正误》《离骚研究》《青年作文读本》及散文集《人间杂记》,该书卷首有林语堂、赵景深和朱应鹏三位先生作的三篇短序。发表过的较著名文章有记述日寇占领嘉兴时期史料及夏承焘先生在雁荡山经历的《雁宕十月》,戏剧论文《谈永嘉昆剧生旦的表演艺术》等。还有一部未出版的手稿《永嘉昆剧简史》。陈适是一位作家,学者,一生致力于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宁海童谣》收集了五十首嘉兴地区流行的童谣,每首童谣都附有注释、韵脚和歌意。一些字的发音以注音符号标注。其中有一首歌《什么飞过青又青》,就是《对鸟》这首歌曲已知最早的历史记录。

什么飞过青又青

什么飞过打铜铃

什么飞过呢喃声

什么飞过不做声

青翠飞过青又青

白鸽飞过打铜铃

燕子飞过呢喃声

蝙蝠飞过不做声

这版的原曲与后来略有不同:主要是后面两段,唱的是燕子和蝙蝠而非之后版本的尖嘴鸟长尾巴汀。这是因为童谣是口头传唱,该书出版二十世纪距今已87年,实际在民间传唱的时间必然更加久远。流传日久,内容难免变化。

书中除了《什么飞过青又青》之外,也历史记录了许多其他嘉兴人非常熟悉的童谣,如:

打筊杯

娒,娒,打筊杯!

筊杯打不中,走去买冬笋;

冬笋未剥皮,走去买雪梨;

雪梨满肚子,走去买涩柿;

涩柿未红,走去买乌贼;

乌贼都是板,走去买江蟹;

江蟹十只脚,走去买喜鹊;

喜鹊密密飞,走去买田鸡;

田鸡密密叫,小孩哈哈笑。

正月灯

正月灯,二月鹞,

三月麦螺做鬼叫,

四月田螺密密跳,

五月水龙两头翘,

六月六,狗洗秃,

七月七,有巧乞,

八月八,月饼拓芝麻,

九月九,登高家家有,

十月十,看得眼火急,

十一月,吃汤圆,

十二月,糖糕中状元。

正月灯童谣插图——《宁海童谣》

叮叮当

叮叮当,叮叮当,

山脚门外孤老堂,

松台山上仙人井,

妙果寺里猪头钟。

一条灯心盘七盘,

水牛角上划龙船,

黄牛角上翻金斗,

金漆桌上着棋盘。

娒,娒,你不要凶!

我替你送北京,北京路难走,

我替你送道后;

道后稻未割,我替你送黄坭窟;

黄坭窟未挖,我替你送城楼;

城楼未搭,我替你送鼓楼下杀;

鼓楼下没有刀,你这个厮儿白白糟!

这些童谣可以和《永嘉童谣集》的记载互相印证,表明它们已经在嘉兴地区广泛传播,深入人心。而因为编者陈适是义乌人,才能额外注意到以义乌方言献唱的《什么飞过青又青》,成为这首享誉当今世界的嘉兴民谣的最早历史记录,使这本书的史料价值更加巨大。

来源 | 嘉兴发布

编辑 | S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184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