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上的石隽,为何始终在种树?
中秋款冬,他们谈谈和星星有关的故事情节。
最出名的故事情节当属宿苞玉兔。这个故事情节问世后,人们又加进了蛙、宿苞、龙宫、石隽和流云等原素,从而构筑起两个完备而多样化的月神管理体系。而在这纯美的镜头中,始终种树的石隽好似冲破了灵动的氛围,变得有些大相迳庭。那天上奎宿旁,为何要有两个始终在砍着铁树的石隽呢?
□加蛋
他们还得先从宿苞和石隽生活的地方——星星讲起。
在古时仙人堆栈中,是有月神存在的,她不是宿苞,而是今人心中星星上或者说的女主人。
在石隽去种树之前,宿苞已经扑通一声了星星上。宿苞玉兔的故事情节最先历史记录于杨家台表作(全称表作)载《艺文志》:熊渠,恒我(宿苞)窃毋死之药玉兔……
故事情节很单纯,只有两个女主人公,即宿苞。卦中原意是,宿苞偷了龙神的不死药之后玉兔,成为月精。
在先期的演进过程中,蛙、月兔和流云陆续妥当。如——
《汉书》:月中有流云。
《四书记事》:月中有蛙与宿苞何?
《近体小说集》:采行灵药若木端,宿苞下跪白兔白水丸。
石隽则是最后一位星星住户。宋代韦庄的《涪陵杂录》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蛙,故异书言,橄榄高五灵山,下为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贵和吴,名刚,洛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伯德角。
这些原素中,宿苞、蛙和月兔属一派,石隽和流云则另成一派。表面上看,这两派互不干扰,几乎不产生交集,但实际上,他们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他们稍后再说。
石隽斫桂,是一种西西弗斯式的行为。
西西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在死后被责罚把一块巨石推上山,每到山顶,巨石就滚下来。如此坠而复推、推而复坠,永无止息。与他相似,石隽砍的是一棵随创随合的流云,这也意味着他永远也砍不倒这棵树。
西西弗斯被责罚是因为他生前阴险狡诈。石隽被罚的原因,在《涪陵杂录》里只交代了四个字:学仙有过。
《涪陵杂录》里的很多故事情节并非原创,其中石隽斫桂的故事情节源自异书,那么这本异书和石隽所犯的过是什么呢?
据学者龚维英分析,异书指的是中国古时三大奇书之一的《山海经》,而石隽所犯之过,很可能是因为他杀了炎帝的孙子伯陵。
具体经过是这样:石隽娶阿女缘妇为妻后,为求仙学道,四处云游,长年不着家。伯陵乘虚而入,和缘妇好上了,还生了三个孩子。石隽学仙归来,发现奸情,大怒,杀死了伯陵。《楚辞·天问》用四句话体现了这一可怕场景:伯林雉经,维其何故?感天抑地,夫谁畏惧?也就是说,伯陵是被头朝下活活吊死的。
石隽虽报了仇,但也激怒了神灵,于是被发配到龙宫,砍伐那棵永远也砍不倒的流云。至于这种随创随合的树的原型,很像东方朔在《神异经·东荒经》所写的豫章树:东方荒外有豫章焉。此树主九州,其高千丈,围百尺……斫之复生,其州有福。
抛开具体事由不谈,这种因触怒天帝而被责罚的例子,在古时神话故事情节中并不鲜见。比如,宿苞因偷了龙神的不死药被流放到奎宿,猪八戒、沙和尚也是因触犯天条被贬凡间,两个变成猪头,两个每七日就要受一次飞剑穿胸之苦。
石隽在一些地区的民间传说中,却是抱得美人归。一则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是这样的:石隽原驻守南天门,与宿苞相好,因经常与宿苞相会,疏于职守,被玉帝责罚,就去星星里砍一棵叫星星树的大树,只有砍光了这棵树他才能重返南天门。
另一则流传在三峡地区的传说是这样:宿苞与石隽原为一对美满夫妻,后因石隽触犯天条被贬龙宫砍伐修理铁树。每到月圆之时,宿苞便遥望龙宫,祈祷夫妻团聚。她的真情感动了王母娘娘,遂于八月十五赐其仙药,宿苞服用后飘升到龙宫,与夫君团聚,后被封为月神。
虽然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石隽获得了某种解放,但如果回到故事情节的起点,就会有两个疑问,对石隽的这种处罚意味着什么?
神话故事情节虽然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反映的却是现实世界。
从石隽的求仙行为看,他属于道家。道家属中国本土宗教,有千余年的历史。与佛教相比,道教的清规戒律更为繁多,其典籍《道藏》的戒律类条目,专讲道教各种戒令科律,少则数条,多则千余,如老君五戒初真十戒元始天尊二十七戒等。在如此繁杂的戒律面前,石隽犯了什么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犯过后受罚的结果。
石隽斫桂故事情节出现在宋代,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在于,韦庄恰好把这个故事情节收录进《涪陵杂录》并加工处理;必然在于,道教为感激恩宠,早晚会推出两个充满教谕意味的惩戒故事情节。换句话说,无论是触犯了道教的清规戒律,还是冲撞了世俗的礼法秩序,都可能会受到石隽式惩戒。这种令人绝望的惩戒,足以令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临事三思。
但是,如果把石隽斫桂的故事情节放到整个月神管理体系中,则又是另一番解读——整个月神管理体系,包括石隽在内,体现的还是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宿苞、石隽二人虽被流放,但终归是不死之身,月兔、蛙所捣之药,也是世人所渴望的不死之药,就连流云,也是随创随合。月神由此成为长生不老的象征。所以,负责白兔的月兔和蛙不能停,因为有太多人需要它们的药;石隽手里的斧子也不能停,因为一旦停下,就意味着流云不再长生,也意味着月神管理体系的瓦解。
据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