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圈粉了!同济72岁退休女教授硬核科普物理

 admin   2022-09-25 21:10   127 人阅读  0 条评论

让矮小上的力学自然科学知识

能被更多小孩听得懂、掌控、利用

这是72岁的吴於人的心愿

一只暗红色的长发

身穿两件披风

架着副挂脖隐形眼镜

骂人Rewa

她是谁?

她没错通常的老太

卸任前,吴於人是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学副教授,她拿过北欧国家课堂教学丰硕成果二等奖,点出众位高技术小学生。

卸任后,吴於人变为了调皮力学的雷米雷蒙县。

吴於人的自然科学普及之路,更要从16天前讲起。

力学很有趣,为何许多小学生不讨厌呢,即使被考怕了。我期望说同学、小孩们,力学该是不是教、该是不是学。北欧国家的产业发展有赖于力学,有赖于科技创新啊。

在上海交通大学踢球《大学力学》时,吴於人便辨认出,许多小学生对力学有显著的侥幸心理,他可能将很擅于做力学题,但并不爱好力学,更不用说虚荣心和积极探索欲。

特别针对此种情形,吴於人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在试验器械的优先选择和精心设计上生活化、工程建设力学积极探索生物医学……她期望全校师生能由此放空自然科学积极探索的单纯快感。

2007年,她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下,在上海市科委、教委指导和资助下创办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实践工作站,已经开始了面向基础教育的降维自然科学普及。

但工作站的情形并不尽如人意,成立四个月,工作站仅接待了600多名中小学生。

有些家长听闻跟考试关系不大,便打了退堂鼓。最惨淡的时候,偌大的试验空间只有3名小朋友。

但这并没有打消吴於人做好自然科学普及的信心。

2009年,特别针对青少年学习特征,吴於人和同事们开展专门课程开发。矮小上的力学自然科学知识,变为了小孩们感兴趣、学得懂的东西。

带着这些课程,2010年吴於人卸任后,投入进智勇科创实践基地的创建中。

十多年来,他们的公益自然科学普及活动走进上海的中小学校、街道社区和展览馆,平均每年都有一百余场活动,至今总量过千,累计惠及的青少年人数已超百万。

这是一个望远镜,一个口径为500米的‘天眼’,像一口大锅,能下多少饺子啊?南仁东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吴姥姥口中变为了小朋友们能理解的模样。吴於人总能用一种天然的想象力,带着小孩们去理解自然科学究竟是什么。

2018年起,吴於人和小学生们将目光放到了更大的舞台上,他们期望公益自然科学普及能走出上海,面向全国,也找到了新的传播形式——进驻视频平台。

在短视频全新的传播领域,怎样让更多人愿意看、看得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吴副教授在试验器械优先选择上更生活化。例如用铁锅演示天眼、用扫帚模拟太空中的宇宙射线……在吴於人手里,鸡蛋、花生、硬币等都能成为试验用品,将复杂的力学自然科学知识演示得一目了然。

这些脑洞大开的道具,总是会在吴於人的披风里出现,而这样满是口袋的披风她还有许多件,伴随着她的课堂教学试验生涯,已经穿了几十年了。

吴於人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工作者,她最初想跟随父亲的步伐投身航天事业,但在父亲的鼓励下,曾是力学课代表的吴於人大学报考了力学学相关专业,从此与力学学结缘。

对于网友称呼自己吴姥姥,吴副教授表示自己其实很讨厌这个称呼,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我觉得自己是吴姥姥进自然科学大观园,永远对未知的事物保持虚荣心。

吴於人说做自然科学普及是自己的责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力学的魅力,领略到自然科学世界的快感,这些努力就都是值得的。

只要还有精力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来源:人民网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332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