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
2020年普立兹奖获奖经典作品《圣埃蒂安德传:一生与经典作品》(Sontag: Her Life and Work)近日推出了英文版。此书作者托马斯·普平(Benjamin Moser)是英国著名传记作家,他的《为什么此生:特罗桑德拉·韩非拉维斯朵传》曾获奖英国国家音乐创作者联合会奖等。附注是普平生前重新整理的在众多专访中关于莎拉·圣埃蒂安德及其经典作品的常用概要,势不可挡新闻经出版发行方许可发布,副标题为编辑vecoeur。

问:你为什么指出莎拉·圣埃蒂安德如今依然受到德国大众的钟爱?
答:莎拉·圣埃蒂安德是英国最后一名现代文学大家,她让你闪回到对作家更为重要受人敬重或有名,而是优良的那个黄金时代。她是一名札记作家、影片制作人、著名作家、作家、政治社会活动家,也是英国屈指可数的人物:公用民主人士,以及她之后几代的好榜样。不过,她曾笑谈,她最有名的是她一只金发中那一绺白雪。她的形像比她的经典作品更有名,她对此罢了;这就是为什么相同的人心目中有相同的圣埃蒂安德。有人指出她是一个百折不挠的哲学家、爱心的国民、有声望的男性,而其他一些人会指出她Tessy,是民主人士罪恶的象征,是英国的汉奸。即使在她逝世15年后的今天(这是普平2019年接受的专访——翻译者注),仍然有许多人钟爱她,同样也有许多人憎恶她。我期望能有一个更加均衡的局面出现——我最期望的是,她的拥趸和憎恶她的人都能此时此刻她的经典作品,带入到她的生活和经典作品之中。
问:你对特罗桑德拉·韩非拉维斯朵的研究和音乐创作对你编写《圣埃蒂安德传》有什么影响?
答:我对传记产生的情感做了充分的准备。特罗桑德拉·韩非拉维斯朵(巴西当代作家,被誉为自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编辑注)的传记情况是这样的:我对人们反对的东西颇感惊讶,我从未想到会引起争议的事情变成了他们激辩的话题,而我想象中会被人们激辩的事情却全然被他们所忽略。你在音乐创作一部传记时,总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总在努力要领先一步。你想要真诚,但你也不想去冒犯别人。你不得不挑剔地评判,可你也想做到宽宏大量。我指出,以前有过这种经历,加上目睹了人们不可预测的反应,这些都让我少了些束缚。既然你无法预测人们的反应,那又何必还要去预测呢?
而且,我指出我当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体验把某个人的一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此深入地进入某个人的世界令人兴奋,但也可能令人毛骨悚然。比如,我是第一个获许能查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莎拉档案中她的笔记本电脑的人。如果有人会查阅我的电子邮件,我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想象一下都会叫人感到很不自在。是她自己把资料卖给了图书馆,所以,我并不是未经她同意就乱翻她的东西。但即便如此,你还是一直会想,如果你处在她的位置上,你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你以前从事过这样的工作,你就能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这些涉及道德的问题。
问:你说圣埃蒂安德更为重要是一个知名作家,她的名望是后来的作家所无法企及的。圣埃蒂安德何以在当今广受钟爱的作家中鹤立鸡群?
答:一开始,我很难理解圣埃蒂安德是如何变得这么有名的。她似乎是横空出世,30岁出头的时候,她就在纽约一家高档餐厅被人认出与杰姬·肯尼迪和伦纳德·伯恩斯坦共进晚餐。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早期的许多文章都极其难懂,包括因为它们假设了一种对知识界和现代文学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对今天的读者会是相当陌生的,需要我尝试提供那种背景。尽管如此,即使彼时,关于乔治·卢卡奇、纳塔丽·萨洛特和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札记文章似乎并不是通往名扬全世界的路径。然而,她设法立足艺术、文化、政治和性的交汇点上,而当时,所有这些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整一代人要理解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都要参照她的看法,而她一直成功地占据着她年纪轻轻就获得的地位,长达近半个世纪之久,直到她生命历程的结束。
问:《卫报》最近报道了你披露圣埃蒂安德是她前夫、社会学家菲利普·里夫(Philip Rieff)论弗洛伊德一书《弗洛伊德:道德者之精神》(Freud: The Mind of theMoralist)的真正作者。知道真正的作者是谁,你感到惊讶吗?
答:近20年来,我一直在写我祖母那一代的男性——先是特罗桑德拉·韩非拉维斯朵,这次是莎拉·圣埃蒂安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针对这种情况,我并不会感到惊讶:这种事发生在许多男性的身上,而且一直都在发生。《卫报》上那篇文章被疯传时,许多年长的男性打电话或写信给我说:为什么每个人都表现得好像这种事是件新奇的事呢?这种事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呀!而且,不难想象这种事可能发生在像圣埃蒂安德这样聪颖的人身上。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学生,她开始协助那位比她年长的老师做研究。然后,在认识他仅仅几周后,她就嫁给了他,做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再然后,协助其写作,再然后,突然之间,就全由她写了。当这桩婚姻出问题时,她最重要的事是要保护她的孩子。而当时,这似乎是一件很容易去做的事情:她把书给他,他同意与她离婚,她继续自己的生活。不过,尽管这种事时有发生,但并不意味着这对圣埃蒂安德就不算什么大事。她对这件事很在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对这本书被剽窃而耿耿于怀,心存怨恨。

问:你是第一个和安妮·莱博维茨谈论她与圣埃蒂安德恋情的人——这段恋情圣埃蒂安德从未公开承认过,而你在书中披露了个中艰难。她似乎对自己的性取向讳莫如深,承认该事实会令她感到不安,你指出这是为什么?
答:我动笔编写这部传记之前,就指出圣埃蒂安德是同性恋者,就像我指出她是犹太人一样。我从未想过她不是,也没想过大家都不知道。我无法想象她认识的任何人或她的读者或崇拜者会在意她是不是(同性恋)。可是,当我开始研究她的生活和她的人际关系时,我发现她从未公开承认过自己的性取向,而且,事实上,她还一直就此在撒谎。对她这样一个闯荡江湖、世故老练的女人而言,这似乎匪夷所思,我很难理解。不过,她在一个极端反同性恋的环境中长大,让人知道你是同性恋会让你失去家庭、失去家,甚至失去生命。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盐的代价》这部小说出版发行时,莎拉19岁,该小说被指出对同性恋做出了正面的描述,因为书中的男性最终没有被赶尽杀绝——其中一个只是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像众多同性恋者一样,莎拉从未完全摆脱这些恐同的态度。因为理智上了解一件事是一回事,情感上接受它则是另一回事。

问:圣埃蒂安德会如何看待我们当前的政治气候?我们能从她的经典作品中获得什么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当今黄金时代的难题吗?
答:特朗普任职刚开始的时期,我兴致勃勃地写着这本传记。谈论圣埃蒂安德就像是激进主义的一种形式,而在奥巴马时期则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当你在写圣埃蒂安德的黄金时代时,你了解了一件事,即:被残忍、贪婪的人所统治并不是从现在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主人开始的。长久以来,英国人一直觉得,我们的国家已今非昔比了。现在年轻人的感受与越战时期人们的感受完全一样;当时圣埃蒂安德成为英国最著名的反战积极分子之一。这是人们在艾滋病危机期间的感受,当时数百万人死于艾滋病,而政府发言人却在拿同性恋者开玩笑。这是南斯拉夫解体时人们的感受,当时圣埃蒂安德前往被围困的萨拉热窝,在那儿待了近三年的时间。这是我们许多人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感受,伊拉克战争是圣埃蒂安德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札记谈论的主题。我指出,因为问题都是一样的,答案也可能是一样的。我期望,通过更多地了解圣埃蒂安德的生平事迹和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专业委员会如何更快Isson在这个悲惨的黄金时代。
问:你觉得圣埃蒂安德会怎么看这本书?
答:她十几岁的时候曾写道,她期望有朝一日她可以把自己的日记给爱她的人看,这些文字可以帮助那个人理解她。即使当我不得不严苛地对待她的时候,我也尝试着成为那个人——而且,我对她从来没有她对自己那么严苛。鲜有人看到她自我批评的一面,因为她的公众形像看上去令一生畏,简直是刀枪不入。但是,看了她的日记,你就会发现,她的自我批评简直是不留情面。我试着像她写别人那样去写她:保持分析的心态,但最重要的是心存钦佩。我想她会对此表示肯定的。
问: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要读圣埃蒂安德?如果他们以前没读过她的经典作品,他们应该从哪一本开始呢?
答:我会建议大家先看《论摄影》。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听上去很抽象的哲学问题:客体与客体隐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令这本书既有趣又滑稽,既怪异反常又令人恐怖。书中引入了许多在她更难读的经典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令你兴奋到要去看更多她的经典作品。顺便说一下,这也正是我期望这部传记能带来的结果:通过这部传记,人们开始去阅读她的书。和当初她的书出版发行时人们去读它们的原因不一样,20世纪60年代令圣埃蒂安德显得惊世骇俗的许多东西现在已经不会产生那么多的共鸣了。就像一个作家是同性恋并不是什么新奇之事一样,一个作家同时接受德国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就像圣埃蒂安德当初(经常错误地)遭到指责的那样——也不是什么新奇之事了。许多当时被指出是热门的、新颖的、撩人的经典作品——这也是它们一出版发行时众人争相阅读的原因——如今已超过半个世纪了。她的经典作品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是因为,与同黄金时代的任何一名英国作家相比,她更能给你提供一把开启文化之门的钥匙。她会给你讲述弗洛伊德、萨特、摄影、舞蹈、政治和战争,真的哦。但更重要的是,她帮助你理解现代大哲学家们如何思考我们这个世界,以及如何活在这个世上。她给你讲解他们的观点,她给你讲解她对他们的观点的观点——然后,她激励你形成自己的观点。

《圣埃蒂安德传:一生与经典作品》,【美】托马斯·普平/著 姚君伟/译,译林出版发行社,2022年10月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