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约有高自体血症病人1.2亿,90后上班族大列佩季哈区是其中一员。他在最近的健康检查中验出自体极度:血自体含量达至460 umol/L(微安德森/升)。健康检查科医师提醒他要注意饮食习惯,但他不以为意,我平时没病症,也不痔疮,应该不会有事吧?!
自体是人体每天不断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在正常半乳糖饮食习惯下,非翌日两次暴饮暴食自健康检查查,血自体含量:女性和更年期后的女性小于420umol/L(微安德森/升),更年期前的女性小于360 umol/L,即可确诊为高自体血症(HUA)。
因自体高引发过痔疮复发、颈痛发狂的病人,通常会悄悄地乖巧治疗。但很多高自体病人并没什么病症,难放松警惕。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病篦齿黄永仁医师指出,没病症的高自体血症病人,可能正处于更危险的境地中!
自体高危害性一、引发痔疮性下肢炎和痔疮石
自体高是引发痔疮的基础,也是元凶。血自体水平越高,痔疮的死亡率越高。但并不是自体高,就一定会痔疮,约有10%的高自体最终发展为痔疮。
前面提到的高自体确诊标准,女性420 umol/L、女性360umol/L,超过该值则自体盐可在组织机构中堆积。当堆积于下肢,可以引发痔疮,出现下肢鼻塞,比如大脚掌、踝下肢、膝下肢等下肢均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病症。
慢性痔疮复发,在病初24-48小时达至高峰,间或凌晨3-6时发病,典型慢性下肢炎,疼痛剧烈,3-5天或1周左右另行缓解。
痔疮性下肢炎反复复发,也会引致痔疮石(痔疮囊肿)的出现。除肝、脾、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外,几乎所有组织机构中均可逐步形成痔疮石。最常见的足部为下肢内及其不远处,如大耳无尾、第一跖趾下肢、小腿伸面、指、腕、肘及膝下肢等,这些足部的痔疮石通常更易被发现。痔疮石逐渐增大后,常常会使局部皮肤膨胀、紧张,加上自体盐结晶的冲蚀,使其抗慢跑性明显下降,一旦因摩擦、挨饿以及脑损伤等原因便难出现脓肿,逐步形成喉咙,且这类喉咙往往难以另行缝合。出现在出血性关节不远处的痔疮,常影响下肢公益活动,严重时可侵扰脊柱引致骨头畸形,甚至脱臼。此外,痔疮石也可以压迫神经,引致手部公益活动障碍和感觉极度。
自体高危害性二、引发肝硬化、肝硬化
自体高,不仅威胁下肢健康,还会对其他脏器造成损害。自体盐不只喜欢堆积于下肢,肾脏也是它的心头好。
黄永仁介绍,自体盐堆积于肾脏,既可以引发慢性肝硬化,也可以因慢性损害引发自体性肝硬化。反复自体高,对肾脏反复损害,也可以出现慢性肝硬化,乃至引致尿毒症。
调查显示,长期痔疮者三分之一有肾损害,而尸检几乎100%。损害程度与下肢炎严重程度及痔疮石逐步形成不成比例,常见引发痔疮性肾病和自体性肝硬化,少见引发慢性梗阻性肾病。对于已经出现了痔疮石的病人,100%已出现肾损害。
所以,自体高需要定期检查肾脏,建议定期做尿常规+肾脏B超,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的苗头。
自体高危害性三、加重冠心病、高血压,诱发脑卒中
血自体水平过高,对血管壁也会造成不良刺激,常见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后果就是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接踵而来。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痔疮病人血自体水平越高,心血管风险越高。一项调查发现,大概有17%的冠心病者有高自体血症,高自体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5-50%的痔疮者有高血压,12-20%的高血压者患痔疮; 75-84%的痔疮者有高血脂。
美国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以及针对5926例、年龄25-74岁的随访研究显示:自体是全病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血自体水平每升高1mg/dl,那么心血管死亡率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女性会增加9%,女性则增加26%。后来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发现,血自体小于6 mg/d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自体小于7 mg/dl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自体高危害性四、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自体高还会引发糖尿病。有研究显示,0.1—50%的痔疮病人在若干年后出现了糖尿病。
这是因为长期自体水平过高,自体盐除了堆积到下肢、肾脏,还可以堆积在胰岛β细胞外周及肌肉组织机构,从而引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引发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由此出现。
提问:多久查一次自体比较好?
自体高,没病症,没引发痔疮,也应该引发重视。黄永仁医师说,在临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年轻人,平时不健康检查,等到慢性痔疮复发无法走路,甚至引发了肝硬化进了医院,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自体高,为时已晚。所以,定期抽血查自体很重要,每年查一次。
如果自体高,应该把血自体降到目标值。对于单纯的高自体血症的病人,建议控制血自体水平在正常参考范围。然而,对于痔疮病人,通常情况下建议痔疮病人将血自体水平控制在360μmol/L以下,而对于更年期前女性、有痔疮石、频繁复发的严重痔疮病人,需保持血自体水平低于300μmol/L。
提醒:自体不是越低越好
2016年EULAR会议关于痔疮治疗的专家建议指出:血自体水平不能长期低于3mg/dL(180 μmol/L)。自体在人体内并不完全扮演坏人的角色。
它是一柄双刃剑,水平过高会带来危害性,但正常水平的自体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自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氧化功能,能够清除体内有害的活性氧,比如羟基、单个氧原子、超氧阴离子、氧化血红素的中间产物高价铁等,它的抗氧化作用与维生素C等效,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生理作用。所以如果自体水平截叶,也会因抗氧化应激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脑白质缺血等从而影响认知功能。
国内专家共识认为,血自体控制在上述达标范围,可以有效减少慢性复发次数,减少自体结晶堆积,甚至溶解痔疮石。减少慢性复发,阻止下肢损害,减少脏器受损,逆转慢性病程。(通讯员 高龙)
专家介绍: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病篦齿黄永仁医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