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事业单位是指什么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一般事业单位。其中参公事业单位是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的功能特征
1、服务性。这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公益性。性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效益,同时,有些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根据国家规定向接受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3、知识密集性。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
什么是事业单位?包括哪些单位?
事业单位分类:
1、教育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
2、卫生类:各类公办医院、卫生院。
3、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如发改委下属发展研究中心。
具体包括: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单位。
宗旨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所做出的决定多具有强制力,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登记在编制部门进行。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仲裁。
什么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编主要是服务于社会公益性单位,一般我们所说的图书馆、景点、学校等都是事业编的服务单位。当然,有的事业编同样也是有行政级别的,像我们所熟悉的中科院就行政级别而言属于正部级别。
我们都说公务员属于国家公务人员,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应该是社会和人民百姓,自然公务员薪资依据《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规定,由国家财政支出发放。但事业编就不一样了,因为事业编的主要服务岗位是社会公益性质的单位,这些单位有公益性的,尽管有些单位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就性质而言多是公益性的。
因此,事业编单位的薪资来源分为了三个不同的大类,部分金额拨款、全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就这样,根据各单位不同的性质和市场经济状况,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薪资发放。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有发起机构不同(一个是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一个是国家);举办的统一性不同(事业单位考试尚无全国招考,公务员考试国家每年一次);报名方式不同(事业单位人数少的现场报名,公务员是网络报名);人事编制不同(事业单位编制,参加公务员考试并被录用后才转为公务员编制)等区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