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备受欢迎到让人无法理解的女性虐文的存在,到底是来自远古的基因作祟,还是社会环境对女性的影响,又或者是……
本文较长,中部有几部典型小说的介绍,想看原因分析的可以直接从第6节开始。
1.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荧幕和网络就充斥起了各种女性虐文。荧幕和正式出版物因为受到监管还好一点,网络上的虐文简直是肆无忌惮。
如果说这个时代男性特别喜欢看都市异能和穿越发达的网络小说,那虐文在女性小说类读物中几乎可以二分天下了。
我相信99%的男性都无法理解女性为什么会喜欢看这种虐文,而99%的男性都会认为虐文中的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年长的女性也不会理解虐文中的情节,更不会明白为什么大量少女和青年女性爱看。
女性虐文的标准套路一般是男主角一开始对女主角非常坏,因为各种原因将女主折磨的身心受损遍体鳞伤,最后男主知道错了,又发现自己爱上女主了,再去追求女主,女主却因为之前的伤害无法磨灭,逃避男主,男主因为自己的痴念受尽各种痛苦,最终追回女主,两人甜甜蜜蜜。
男主后来受到的痛苦的过程一般是大多数女性最爱看的部分,这一部分虐男,有的女性读者甚至就是冲着这部分去看的。
不过在现实中,这种事情几乎是没有可能的。甚至男性和年长女性都无法理解这是什么逻辑。但是青年女性和少女们却看的津津有味,觉得一切再自然不过。甚至幻想自己也要经历这样的事才好。
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女性天生就喜欢受虐,还是女性的基因里就自带着受虐的因子,才会喜欢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
下面我们就从文学艺术、遗传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来好好分析一下。为什么虐文可以给女性愉悦的感觉,并且满足其心灵的需求。
女性虐文现在主要是两种背景,一种是宫廷王侯,一种是霸道总裁。而虐待方式又分为虐身和虐心两种,还有的两种皆有。
如果读者有点玻璃心,最多只能看看虐身小说。否则的话看的过程就如鲠在喉,一口闷气憋在心口,非看完并且好好虐下男主不能解咒,要是虐的太狠,可能还会有几天的后遗症。
网络俗语小虐怡情,大虐伤身,真有道理。
先说说虐文中出现的较早而写的较好的几部小说,包括影视改编搬上荧幕的。
2.
《步步惊心》是较早的虐心小说,并且开启了后来持续多年的穿越小说之风气。前几年搬上荧幕,也是大火一阵。
《步步惊心》整部小说越往后悲剧色彩越浓郁。或许,虐和哀伤就是这部小说的主旋律。
小说中的几对情侣,最后都是悲惨的结局。
若兰一直守护着无望的爱情,临终的时候还恳求丈夫将自己休掉,为的是和爱人生不能为夫妻,死要同穴。
八福晋明慧一直想要得到丈夫的爱,可是丈夫喜欢的却总是别人。等到丈夫回心转意的时候,一纸诏书却将她休回娘家,最终她纵火自杀,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深情。
绿芜和十三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经历了十年艰苦的岁月。最终十三否极泰来,绿芜因为身份低微,为了不影响十三的前程,投水而亡。
女主若曦就更不用说了。
先爱上不该爱的八阿哥,最终不得不分离。然后爱上老四,经历了康熙朝十几年的磨难,身染顽疾。好不容易老四当了皇帝,本来可以开心在一起,却因为二人之间横亘着太多的障碍,最终若曦流产并无法再生育,心如死灰的离开老四,在生命中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日子也不能相守在一起。到死,也没能见上老四最后一面。
我真不得不说,作者桐华真是集虐家之大成。我怎么读出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感觉!
《步步惊心》的卖点就是虐,虐到极致。后来另外一位作者给《步步惊心》写了个好结局的续集,几乎没什么反响。
3.
米兰lady的宋代系列小说知道的人并不太多,但是多数出版。这位女作者历史精通文字优美,也有不少粉丝。
米兰lady的四部小说《柔福帝姬》、《孤城闭》、《眼儿媚》,还有尚未完结的《御天香》,都让人感觉到一种令人窒息的悲哀。
而其代表作《柔福帝姬》简直是虐身虐心的经典。虽然我高中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喜欢岳飞的《满江红》,但是真正知道靖康之难,还是从这部小说。
懂得宋史的人,都知道靖康之难是汉人无法直视的血泪历史。无数从公主到平民女子的宋人被宋钦宗卖给金人为娼为奴当玩物当物件,其真实惨况并非虚构的爱情悲剧《柔福帝姬》所能言表。但是《柔福帝姬》的虐身虐心程度,几乎已经到人心理能够承受的极限。
小说中柔福在金国被完颜宗雋所救,避免被更多人侮辱,之后跟宗雋陷入了国仇家恨虐身虐心的虐爱中。
小说中柔福是一个坚强烈性的女子,一生凄惨,最终因为对兄长宋高宗的失望,服毒自杀。而真实历史中的柔福,更比这凄惨百倍。
小说中最凄惨的角色还不是柔福,而是宗姬(郡主)赵玉箱。她忍受了所有同胞亲人的误解,忍心害死自己两个亲生的儿子,最终惨烈死去,只为了保护宋国皇帝,并且祸乱金国宫廷为宋人报仇。
苦心孤诣无人能解却至死不渝。
看这部小说大约超过十年了,但情节却总记得清楚难以忘怀。
米兰lady的《眼儿媚》讲述的是王安石儿子媳妇之间无望的爱情。因为无性的婚姻,为了另一半好,男主一直冷待女主,直到过世。而女主一直爱着男主,却在有生之年无法相携度过。也是虐心的经典。
《孤城闭》中,身为公主,皇帝爱女,却肩负着国家道义之责。不幸的婚姻,让曾经纯真的少女枯萎并日渐凋谢。
4.
无人不知的《甄嬛传》主要是宫斗,但其中也有虐的成分,这主要是为了情节好看,迎合读者心思。
例如甄嬛第一次要封妃之前,因为无意中穿了纯元的旧衣,而被皇帝打压,最终心寒,这是轻微的虐心虐身。
但流潋紫的第二部小说《如懿传》,因为女主原型历史人物那无可更改的结局,所以情节设置的相当的虐。
男主弘历和女主如懿曾经有爱,但是弘历一直若即若离,如懿经历了三年冷宫的痛苦岁月被接出厚待,历经磨难成为皇后。可是后来,如懿两个孩子夭折,和弘历再也回不到过去。弘历将如懿废入冷宫,如懿绝望自杀。最终弘历心中还有着如懿,始终对如懿有着旁人所不及的感情,还给如懿报了仇。
这就是虐心虐身小说的典型。
凡好的虐文,必须满足几个条件:男主虐女主的原因必须合理,男主虐女主如果不是因为环境因素或者误会,则必须是因为爱。否则这样的小说就没有女性喜欢看。以上几部小说就分别符合这样的条件。
举个反例。古代男人写的演义小说中,唐朝太守张巡视女人如衣服,当时张巡所守城池被叛军所围,城中弹尽粮绝,没有食物。张巡率先杀死爱妾,并且和将士们分食了爱妾的肉,作为表率。
这个故事在封建王朝是很受赞扬的,张巡历史地位也很高。但是这种内容绝非女性所喜欢的虐文类型,而是被大力鞭挞鄙视的一类。
只是,《如懿传》中虐的缘由的设置,总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那么自然,这可能是历史原型人物结局固定,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如此。
5.
我见过的最虐心的出版小说可能莫过于寂月皎皎的《薄媚:恋香衾》,据说这个作者的小说都是各种虐。
男主(皇帝)和女主(妃子)的上一代充满了化解不开的仇恨,尤其是女主对于男主的仇恨比杀父之仇还要更胜一筹,穷尽人能想象之极限。
女主在失忆的情况下和男主相爱,但是因为环境因素,女主受到各种折磨。最终女主恢复记忆要报仇杀死男主,毁灭男主的江山。女主因此而遭到了各种折磨。
最终男主原谅女主,想要重新开始,但在无意中却亲手毁灭了女主生存的希望(药),而女主在最后的时刻依旧丢弃不了族人的仇怨,使男主亲手杀死自己。
悲剧结局,就如同没给读者解药一样,让读者久久无法忘怀,心中难过。所以有些读者会不愿意选择阅读悲剧结局的小说。
另一本反响比较大的出版了的网络小说《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结局倒是不错。但是网友评论,这部小说就是为了虐而虐。从始至终,一直因为各种理由虐女主的身心。有时候看起来简直是女主自己找虐。
这本小说设置了各种充分合理的理由去虐女主,满足了优秀虐文的条件。看看这部小说的阅读量,也知道读者对这种类型特别喜爱了。
6.
以上那些已经算是比较经典和精致的虐文小说了。
现在普通网站的虐文,都比较简单粗暴一些。一开始或者介绍中必须有强迫性性*行为,或者虐身虐心的情节,虐的越厉害越好,否则就没什么点击率。
男主可能因为误会,或者因为环境的原因,对女主产生仇恨和报复心理,然后有意无意的对女主进行各种虐待行为,性也作为一种暴力手段,持续几年时间,将女主虐的身心俱疲。
这期间女性可能会怀孕,但是可能会流产,可能男主强迫女主打胎,各种冷血!
而女主多半是从一开始就爱着男主的,最终不得不放弃离开。这时候男主才发现误会或者发现自己的真实感情,自损身心,付出一切,呵护备至,最终追回女主。
为什么年轻女性喜欢读的小说竟然充满了被男人强迫发生性*行为的情节呢?当然,那个男人必须是帅而多金的男人,而且只能这男人一人。
为什么年轻女性喜欢读的小说竟然充满了饱含代入感的女主被施以各种虐待,直至体无完肤的情节呢?
难道女性真的是有自虐的倾向,不挨打就不舒服吗?
曾经读过美国女作家写的心理学著作《女性自虐之谜》。全书通过各种角度分析,女性之所以被人认为喜欢自虐,是因为长期受到压迫和压抑,精神出现异常,只能通过自虐的手段让自己避免更大的伤害。
例如有的女性习惯于家暴,家暴报警之后还去找警察帮老公求情,并不是她内心喜欢自虐,而是长期的家暴让她觉得安全。
如果没有那个男人,她在她所生活的环境中会遭受到巨大的伤害,例如没有经济来源,被婆家人欺负,被娘家人鄙视,被邻居瞧不起。或者担心丈夫放出来之后,会给她更残忍的伤害,例如伤害她和她子女甚至娘家人的性命。这种案例在落后地区算是很常见了。
所以,这些处于弱势没有社会支持和法律保护的女性,只能用忍受皮肉之苦来换取更大的安宁。
因为在社会环境中,女性长期被男权社会教育成第二性的角色,例如女性要温柔斯文,不能太过好胜,不能夺丈夫面子等等。时间一久,女性对于一些虐待已经没有感觉,觉得本就是自己应该受的。
7.
《女性自虐之谜》所写的自虐根源有些有道理,但是却并不全面。
另一种认为女性基因中其实就遗传到了斯德哥尔摩症的说法,也有一定合理性。
所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人质综合症,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种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数年前甄子丹和赵薇主演的电影《锦衣卫》里的爱情,就被网友评论说是斯德哥尔摩症的表现。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可能性。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感觉到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人类大部分国家彻底废除奴隶制度,提倡男女平等,迄今其实只有几百年的时间。
而从几十万年前的农耕社会开始,人类氏族就充满了战争。战争获胜的一方会杀死失败方的男性,而将女性作为战利品带回去给自己当奴隶生儿育女。
看看,这当中的女性是不是完全符合斯德哥尔摩症的四个条件?
那些女性基本没有逃回原来氏族的机会,也得不到故乡的任何消息,为了让这些女人活下去,胜利者的男性会给她们衣服食物,如果这些女性不听话,随时会被杀死。
四个条件完美满足。
那时候的氏族战争那么频繁,大量的女性都有这样的经历。真正的烈女死掉了,没机会延续自己的基因。当然那时候儒教还远没有产生,人类还不知道什么叫烈女。那时候人类的中心思想不过是繁衍后代而已。
成吉思汗的母亲是他父亲从别的部族抢来的,成吉思汗的妻子则被该部族报复性的抢走,后来又被他抢回来了。
这种观点认为,在几十万年的时光中,女性的基因中或多或少带上了斯德哥尔摩症的因子。
8.
弗洛依德不管是在他所处的时代还是现代社会,都被很多人非议,甚至据说心理学的学生都知道,弗洛依德的理论只有暴力和性两个因素。所有精神分析都可以归根到性和暴力。
无论如何,弗洛依德还是开创时代的伟大的心理学家。而以上那些年轻女性爱看的虐文,越是粗暴直接的,越充斥了性和暴力两种因素。
女性并非没有性*欲,而是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中被充分压抑下去。于是,女性的潜意识中觉得自己应该矜持,但是又想要性的体验,于是情节设置就只能是一个强壮英俊有钱的男性强迫跟女主发生关*系,一次又一次,直到女主忍受不了为止。
看到没有?多么完美的性和暴力的结合。如果粗俗一点的说,就是当婊*子还想立牌坊。
但是孔子也说食色性也。所以,如果女性不是被压抑了思想觉得这种行为不对,也没必要喜欢看如此设置的情节了。就如男性喜欢看小黄*文,当然是自己上。这只不过是男性没有受到这样的思想束缚而已。
因为斯德哥尔摩症的基因,女性想要看虐身的小说,但是有时候虐的太厉害了,或者对象有数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又觉得不可接受。
在这种习得性本性和社会压抑情绪之下,就产生了腐文。所谓腐文,就是描写男同性恋的文章。女性就算本性有需求,但是所受到的文化教育等等思想让她实在无法看到受虐的那人是女性,于是变成男性,这样她们会感觉好接受一些。
腐文最早产生于女性地位更低下的日本,渐渐传入中国。其实作者和读者都是女性,而且根本没有同性恋倾向。
9.
当然,虐文的产生,决不能仅仅用斯德哥尔摩症和社会压抑两个理由解释,它还隐藏着更多女性思想层面的需求。
一般来说,人心情好的时候会喜欢看虐文,而心情差的时候不会喜欢看虐文。特别喜欢看虐文的女性,往往是平庸的、没什么钱的、容貌也不出色的女性。这些女性往往还有被男性鄙视或者抛弃的经历。
虽然改编成电视剧《锦绣未央》的小说《庶女有毒》并非虐文,女主强悍的无可言喻,但是,女主的前生是一个为丈夫付出一切,最后却被丈夫折磨虐杀的女性。女主正是因为前生遭受了这样的苦难,重生之后才会强悍无比。
这里面充斥了什么思想?就是女性不能一开始作恶,但是女性骨子里又有强势并且作恶的想法,于是创造一个受到伤害的理由,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作恶。
而现实中和历史中,女性受到这种伤害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你看,似乎只有受到这么多的伤害,女性的强悍和报复才是有道理的。
可见传统的思想对女性的自我意识影响有多深。
曾有案例女性因为网络聊骚被男人活活打死,网上的男性评价竟然多半是说打死的很应该。而男性出轨或者当渣男,网上也看不到什么女性很极端的言论。
一开始就将男主虐的体无完肤的小说《爱莫能弃》,虽然男主是虐身,但是女主却是虐心。女主一开始被未婚夫背叛,然后面临着不能和爱人在一起的危机,整篇也充斥着虐。
女性能想让主角穿越到古代去,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贬低。
10.
平民阶层的女性,又没有非凡的容貌,对自己自然不自信。她们就算在幻想中,也没有自己能中卵巢彩票的信心,更没有通过个人能力和魅力获取男人欣赏的信心。可是心理中的那个黑洞却无法填充。
她们想要得到爱情、身份、金钱和别人羡慕的眼光,却又知道想得到必须付出,她们懒于付出智慧上的努力,于是在文章开头就会安排受虐的情节。
因为受到了足够的虐待,她们付出的足够多,所以后来才有资格得到她们想得到的一切。这其实是心理懒惰、不愿踏实奋斗、想要走捷径的一种表现。
但是这也正是女性喜欢看虐文最深层的原因。
这种女性没有真正受过肉体上的虐待,不知道疼痛的无法忍受是什么体验,只知道繁重的工作和无聊的日常更难以忍受,所以才会如此安排情节。
还有一种女性,她们是现实中的失败者,有着悲惨的人生。她们或者正在遭受被男友或丈夫欺负、不重视的虐待,或者曾经遭受过,所以她们特别希望看到受虐的女性最终能够得到男人的关爱。
她们将自己幸福的根基铸就在男人身上,最终就只能看这种不现实的虐文来幻想一下了。这种心态很可悲,但是人皆有之。
现世残酷,如果不用这种幻想来舒展情绪,人生岂不是只剩下了艰辛?
所以有人说虐虐更健康,从某种意义来看,也有些道理。
存在即合理。
虐文能够如此受欢迎,肯定是有其深层次的心理支持的。
总结一下,不过以下5个原因:(1)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影响;(2)社会对女性思想的压制;(3)女性原始本性的释放;(4)想要通过受虐来得到一切的思想;(5)想要改变无助的现实生活的需要。
虐文其实是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和女性自身个性想要崛起这一对对立面相互纠缠的产物。
在古代绝没有女性会喜欢看这类小说,因为她们自身多半已受到了各种虐待。而在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将来,也不会有这种小说的存在,因为那时候女性已经不需要通过这种方法来释放压抑的感情了。
所以偶尔看看作为生活的调剂无伤大雅,如果迷恋甚至相信那就很有问题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