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暗红色的长发
身穿两件披风,架着副挂脖隐形眼镜
骂人Rewa
日前,北京交通大学卸任副教授吴於人
庞克自然科学普及力学的音频爆红互联网
她也被网民平易近人称作吴外公
截止现阶段,
吴副教授的力学自然科学普及音频
播映量已少于4000万,
更有数一百万的网民
圣戈当斯区了跟著吴副教授一同做试验。
由她风范露脸的人设自然科学外公,
用无数个有意思的试验,
在全站hondayz一百余万,
将庞克自然科学普及领略到全省青少年。
那么多的趣味力学试验,
吴副教授是怎么想出来的?
她又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力学原理
简单明了、可视化呈现?
昨晚"力学外公"走进
《夜线约见》的演播室
听听她怎么说?
寓教于乐做自然科学普及
在我们演播室里,吴外公拿出了一只玩具啄木鸟。
这是一个在城隍庙买的小玩具,但在她眼里,
这里面能包含很多力学知识。
这里边涉及到弹力、摩擦力、正压力,还涉及到地球的引力,还涉及到能量的转换,所以力学内涵相当丰富。
吴外公说通过这个试验,还能让不是学力学的人,能知道怎么观察,怎么思考。除了学习了力学知识,还学习了研究方法,另外还能学习创新。
一个是杆的粗细,什么圈圈的大小弹簧、重物等等,所以我们引导学生的时候,你改变一下重量,改变一下什么,它就能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这是一个研究方法。
让门外汉,也能听懂力学学知识
卸任前,吴於人是北京交通大学力学学副教授,她拿过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带出一众高精尖学生。卸任后,从自然科学众神殿走出来的吴於人,变成了爱玩力学的老小孩,她要把高阁之上的理论变成玩具。
2018年,由吴於人和她的学生关大勇牵头,联合十位博士副教授成立了不刷题俱乐部。他们要让门外汉也能听懂力学学知识。
可是,要做好力学自然科学普及,并不是两件容易的事儿。吴外公和团队始终在思考复杂的力学原理,艰涩的力学术语,怎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翻译出来,同时又不失真地准确传达给大众呢?这既需要深厚的力学知识储备,又需要很强的语言表达和试验演示的能力。
吴外公说,尽量不出现专业的词语的,另外自己不是很精通的部分,先自己学习理解透彻,用通俗的语言,在配合一些简单的试验,甚至家里都能做的试验,再进行自然科学普及。
看过吴外公音频的人都有一个感觉,她点子多、脑洞大,生活中最平常的东西,矿泉水瓶、塑料管、丝巾、玻璃杯、漏勺、锅盖、牙签、竹扫帚、垃圾篓,等等,都能成为她进行力学试验的器材。
吴副教授说,平时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力学现象。哪怕是打开水龙头,水为什么流到下面就变细了?
关注热点进行自然科学普及
生活中有那么多力学选题,
究竟哪些选题是会入吴副教授的法眼,
她选择的时候有什么标准吗?
吴外公说会,会选择热点问题。她希望大家关注一些事情的情况下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它的意义。
比如奥运会跳水的时候,运动员为什么转的时候要缩起来,这时候就能解释角动量守恒的知识。
还有自然科学重器,我们国家有很多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科技人员做了很多世界先进的一些装置大装置,这些装置到底对我们的人类有什么样的意义。
不刷题也能学好力学
吴外公的短音频平台账号特别酷
名叫做不刷题。
不刷题也能学好力学,
探究迷人的力学之惑,
享受自然科学思维的快乐,
是吴外公一贯倡导的理念。
吴外公认为,力学学是自然科学当中特别基础的一门学科,那么为什么有学生就是学不好、不喜欢呢?要怎样让学生对力学产生真正的、持续的好奇心呢?当下盛行的刷题式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反倒适得其反。
其实你做题目反复的说,可能你考试考好了,但是未来它未必在你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且他不一定很深的理解。很多人考得很好,过了一段时间后面就忘了。然后你要是能够自己做过试验的印象就特别深,而且如果是规律是你自己在试验当中找到的,那就会印象更深。
卸任后,她一直想怎么把好玩的东西讲给人家听,但是还是有不少限制,有了这短音频以后,吴外公打开了自然科学普及的新局面。
吴外公和年轻人组成团队,来传播自然科学普及内容。短音频上,那些神奇的试验画面,能呈现得更生动立体,音频里还能添加特效、图画、文字说明等素材,让试验看起来妙趣横生。
她总是能变出各种各样的法宝,并利用那些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工具,将复杂的现象规律解释得一目了然。吴外公讲力学的音频内容,便由此固定更新了起来。
我们期待
吴外公有更多、更好的音频,
让力学小白们
在小试验当中去感受力学的魅力
综合:《新闻夜线》、新华社、央视新闻
来源: 新闻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