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定地震是“大旱之后有大震”的应验吗?

 admin   2022-09-25 22:52   100 人阅读  0 条评论

9.7

民主人士

The Intellectual

9月5日12时52分,重庆市阿坝州万源出现6.8级海啸 | 图源:中央电视台音频截屏

导 读

前段时间出现的云南兴安县海啸引起了全省高度关注。海啸与否永古约省?旱震方法论 可信赖吗?该怎样市场风险就可以最优化海啸带来的危害性?近几年,我省海啸预报科学研究都有甚么重大进展?就那些难题,《民主人士》专访了有关科学研究者。

专访、发表文章 | 张天祁

白眉林 | 钱炜

● ● ●

9月5日12时52分,重庆市阿坝州万源(北纬29.6度,北纬102.1度)出现6.8级海啸,震中广度16千米。据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紧急管理处、重庆市海啸局于9月6日16时联手举行的新闻报道见面会,本次海啸已导致66人罹难,当中阿坝州38人,乐山市28人。另有15人去向不明。

另据中科院非官方博客 中科院之声 9月6日情况通报,震央不远处的贵阳高山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科学研究院珠穆朗玛峰高山生态系探测猪场损坏轻微,中科院理工学院2021级一位李姓硕士学位博士生在海啸中不幸身亡,另有3名有关人员丧命。

本次海啸的震央在万源磨西镇,当地总人口0.69万人,地处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段。鲜水河断裂带是我省青藏高原东部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南与安宁河断裂在康定一带相接,北与甘孜—玉树断裂相接,是我省动力作用自然环境和地壳运动变形最强烈的断裂带之一。中国海啸台网中心表示,这次海啸初步震中机制解为走滑型断裂。

图1 广义的鲜水河断裂带空间展布图 | 图源[15]

国家自然自然灾害防治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二级科学研究员徐锡伟向《民主人士》解释说,导致这次海啸的原因是活动断层的水平错动。活动断层是指12万年以来有过活动的断层,也是海啸的根源,断层错动可直接引起海啸。这次海啸中,左侧的断层向下运动,右侧的断层向上运动,出现的是一种逆时针的错动,因此叫左旋错动。

这里出现海啸并不出乎预料,学者已经多次提醒鲜水河断裂带有强震的风险。1700年以来,鲜水河断裂带出现出现6.0级海啸26次。前段时间117年,鲜水河断裂带出现6.0级以上海啸12次,在本次海啸之前,离我们前段时间的一次是1981年道孚县出现6.9级海啸。徐锡伟在2017年的科学研究中,曾经划定了多个高震级海啸危险区,这次兴安县6.8级海啸就位于当中的石棉-东川危险区(A7)北端部。

这次海啸后,震区近期会不会再次出现强震,余震会在哪里出现是很多人担心的难题。重庆市海啸局表示,这次海啸近期原震区出现更大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余震活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关于余震出现的范围,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所高级工程师姚鑫解释说,余震的规律比较好预测,它是线性的,在震央不远处沿着断裂带传播。从现在海啸局初步给出的数据来看,这次海啸的余震分布沿着摩西沟到石棉一线,不会向两侧扩散。余震的时间范围,姚鑫解释说,一般而言,震后七天之内最为密集,一个月后余震会少很多。

至于震区会不会短时间内再次出现强震,姚鑫估计,根据以往的统计规律,这次海啸后未来至少十几年内,鲜水河断裂带北到康定南到石棉这一段出现强震的可能性非常小。

不过,姚鑫认为,鲜水河断裂带的强震有明显的向南迁移特征。鲜水河断裂带在空间上由一系列次级断裂组成,过去几次强震分别由北往南出现在侏倭、炉霍、道孚,这次出现海啸的磨西断裂位于鲜水河断裂最南端,也印证了这一规律。据他估计,强震如果还是向南迁移就可能离开鲜水河断裂带,未来需高度关注则木河-安宁河断裂带可能出现海啸的风险。

1

要防哪些次生自然灾害

海啸后,除了余震的可能性,次生自然灾害的风险也需要密切注意。尤其是这次海啸的震区处在地质条件脆弱的断裂带上,出现次生地质自然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

根据贵阳理工理工学院地灾防治与地质自然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预测,本次海啸导致的地质自然灾害类型可能主要以高位崩塌滑坡为主,局部可能出现少量大规模深层滑坡。震区部分流域有出现滑坡堵江-堰塞湖的可能性,需密切高度关注溃决洪水风险。

图2 海啸出现后,山体滑坡阻断了万源得妥镇通往外界的道路,数百名群众被困 | 图源:中央电视台音频截屏

徐锡伟解释说,鲜水河断裂带发育在青藏高原东缘,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形成了珠穆朗玛峰。强烈隆升形成了高山峡谷的陡峭地形。这次海啸震央的磨西台地就坐落于珠穆朗玛峰东坡,是全球海拔高差最大的区域之一,地质情况不稳定。

《民主人士》联系姚鑫的时候,他正在前往震区的路上。姚鑫表示,这次去震区的任务之一,就是了解地质自然灾害怎样出现,以甚么形式出现,为以后的预防做准备。此外,他们还要讨论怎样处理这次海啸导致的次生自然灾害,据估计,这次海啸很可能形成堰塞湖。

本次海啸的震区,历史上形成过多座堰塞湖,堰塞湖溃堤的悲剧也多次出现。汶川海啸后,唐家山堰塞湖科学研究者组结合历史文献和水文推算发现,1786年云南康定南出现7.5级海啸,大渡河沿岸兴安县、汉源等地出现巨大山崩,堵塞大渡河断流10日,溃堤后影响了10万居民。

现在震区也对堰塞湖作积极防备。9月5日,据阿坝州水利局19时15分报告,大渡河一级支流湾东河已经出现断流,断流原因不明,有关部门已紧急通知甘孜、雅安提前转移下游受威胁区域居民。

徐锡伟推测,断流有可能是上游堵塞形成的,可能形成堰塞湖。至于危险程度,具体还要看堰塞坝体是甚么样的状况。如果坝体能够漏水,就意味着堰塞湖不会突然垮塌,反而是好事。

他还提到,降雨尤其是暴雨也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因素。暴雨和海啸叠加产生的复合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更轻微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特别海啸后地表的基岩松散,在暴雨冲刷的条件下,很容易出现轻微的泥石流。2008年 5·12 汶川海啸后,就有类似情况。当年9月24日,暴雨就在北川引起了泥石流,导致42人死亡,几乎淤埋了整个老县城。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这次兴安县海啸震区在9月7日至8日有明显降雨过程,雨量以中雨为主,局地大雨。对于地质条件脆弱的震区,尤其应该注意滑坡和泥石流风险。

这次震央所处的磨西台地,即使在海啸之前也是一个地质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在磨西地区,磨西沟旁河谷松散沉积物形成了几十甚至数百米的陡崖,这种地貌在海啸的情况下很容易垮塌,导致地质自然灾害。

早在2005年8月中旬,磨西台地流域内连续强降雨,洪峰在台地边缘诱发大量崩塌、滑坡。磨西镇不远处的海螺沟形成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冲垮摩西沟所有的水电站和三段公路。

2

怎样长期预防

作为海啸和地质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尽管近期再发大震的可能性不大,但做好防震工作对当地居民依然很重要。

姚鑫表示,在鲜水河断裂带这样一个海啸高发区,无论是做工程设施还是日常生活生产,首先要有防震理念。无论是居民盖房子,或者修一些简单的建筑,都需要考虑抗震结构。这个地方出现海啸只是早晚的事,这种理念需要普及。

另外一点需要普及的是避灾知识。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海啸出现时怎么躲避,比如需尽可能向开阔地方逃生,如在建筑物内怎样找到安全的避震地点,怎样自我保护等。第二是躲避次生自然灾害。在山区,海啸次生自然灾害的避害知识很重要。姚鑫说,汶川海啸的经验是,建筑倒塌导致的罹难者是最多的,滑坡自然灾害导致的罹难者数量第二多。

总结起来,他说,第一时间要躲避建筑倒塌的自然灾害,第二时间就要考虑怎么避免滑坡。大震后往往有余震,因此,要远离陡峭的山坡,在海啸出现后及时转移到开阔地,不要着急去回家抢救财产。到开阔地后,要注意观察两侧高处山体的稳定性情况,一旦有开裂的、异常的声响,就意味着有可能出现滑坡自然灾害。

关于更普遍的防震措施,徐锡伟也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由于高山峡谷地区很容易出现崩塌滑坡,住宅或其他建设应该建在比较开阔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海啸后的次生自然灾害。

其次,建筑和工程设施要避开出现海啸的活动断层。断层会对地面建筑物、构筑物、房屋产生触动破坏,那些断层可以通过探测找到,只要修建建筑的时候避让十米或者几十米,就可以避免活动断层带来的触动毁坏。

在2011年的一次报告中,徐锡伟详细解释了海啸导致破坏的原理。海啸导致破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震动导致破坏,这可以通过提高抗震设防标准与合理的抗震设防设计来避免。另外一种是断层在海啸时产生的同震地表错动,这种错动无坚不摧,是必须避让的。

1996年日本阪神大海啸后,海啸遗址保存馆的统计显示,自然灾害最轻微的出现地,死亡30人以上、房屋倒塌30%以上的地区,都在这条出现同震错动的断层两侧三千米的范围内,而其他地方受害相对轻。

图3 阪神大海啸的统计资料

这说明抗震设防达到一定标准以后,海啸的破坏主要沿着同震错动的断裂带呈线状分布。汶川海啸受害轻微的北川、映秀选址就在断层上,断层穿城而过,在海啸时导致了轻微破坏。

徐锡伟一直呼吁国家出台活动断层避让的有关强制标准,因为这是减轻海啸自然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 中国数字海啸探测网络工程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啸局2000年提出了 大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海啸危险性评价 项目,于2004年6月正式实施。以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地区、高烈度地区(海啸基本裂度Ⅶ度以上)、发现存在活动断层迹象和存在出现破坏性海啸危险等条件选定21个城市,探测断裂130多条,详细探测和评价断裂58条,确定活动断裂26条。

通过活动断层探测收集的定量参数,可以用来评估未来出现海啸的震极大小。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的探测手段,能够对活动断层哪个段落最容易出现海啸进行科学评估。

徐锡伟表示,那些工作不仅对现在的海啸预防有帮助,也是进一步探索海啸预报可能性的一条路。比如构建活动断层的三维模型,就可为解释今后预报中可能探测到的物理现象服务。

3

预测之难

今年南方出现了长江全流域、长时间的旱灾,长江中下游的旱情甚至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加上刚刚出现的云南兴安县6.8级海啸,旱灾后有大震 的 旱震方法论 又开始流行,几乎每个社交媒体平台上都能看到这个说法。

旱震方法论 已经不是第一次成为热门话题。据《北京日报》报道,2011年,就有多名网友传播所谓 海啸云 的图片,并认为干旱是大海啸的前兆,但那一年国内并没有大海啸。时任中国海啸台网中心海啸预报部副主任张永仙表示,利用干旱和气候异常预测海啸,虚报率很高,因此很难用于震前预测。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明确表示,现在尚不可能准确预测(predict)海啸,现在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科学家只能计算特定地区在一定年限内出现重大海啸的概率。

预测海啸要求给出海啸的日期时间、位置、震级三要素,目前还没有科学家能够做到。一些自称成功的预测往往过于笼统,比如,没人声称,30天内美国西海岸会出现强震。旱震方法论 也有类似的难题,提出这个假说的论文里预测,6级及以上海啸的震央区,震前一到三年半往往是干旱区,时间跨度非常大。

至于媒体上流行的各种 海啸前兆 比如出现多次小海啸、当地水中的氡含量增加、动物的异常行为之类,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那些 前兆 后都没有海啸,不适合作为预测海啸的手段。

同样,天气也不能作为预测海啸的指标。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显示,在炎热天气、寒冷天气、阴雨天气等情况下,出现海啸的几率大致相同。

徐锡伟也表示,海啸的短临预报和中长期预报不同。短临预报,分别指的是对3个月内和10日内将要出现海啸的时间、地点、震级的短期预报与临震预报。在目前的条件下,短临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旱震假说或者其他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没有科学性。

我们对出现海啸的机理,出现海啸的过程还缺乏必要的、深入的了解。过去的预报实际上是经验预报,我们不知道预报里有甚么物理含义。 徐锡伟说。

实际上,鲜水河断裂带是我省历来重视、且监测力量投入比较大的一个地方。国内多家机构的一些科研项目都聚焦于此,但都还处于科学研究阶段。

徐锡伟回忆说,这次出现海啸前,震区就有一个科学研究项目,通过密集的台阵探测,发现了一个20×20千米的一个障碍体,也就是断层上能量和应力积累、集中的地方。项目报告里也提到了这个发现,可说是捕捉到了海啸孕育的一些蛛丝马迹。但是海啸究竟会甚么时候出现?目前的科学认识还没达到这个程度。

不像天气预报方法论、原理和探测手段都已经比较成熟。现在对海啸预报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探测手段,甚至探测目标物都没解决。哪些现象是海啸出现过程必然出现的,参数到达甚么阈值就可以出现海啸,都不知道。这种条件下预报海啸还是很难。 徐锡伟说。针对种种 假说,他指出,海啸监测预报应该回归到科学层面的探索上来。正因为是海啸预报是难题,才要坐冷板凳潜心科学研究怎样解决。不去做长期的监测、科学研究与分析,做不了预报。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熊探宇, 姚鑫, & 张永双. (2010). 鲜水河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性科学研究重大进展综述. 地质力

制版编辑 | 姜丝鸭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335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