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女院士:博士毕业两年后研究所所长!34岁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女博导之一

 admin   2022-09-27 20:42   118 人阅读  0 条评论

布季红有一份在之人看来十分夺目的个人简历:

28岁念完教授、30岁被聘上教授并出任北京伽马射线应用领域研究院副所长,34岁就正式成为教授和彼时中国最年青的女生物系众所周知,45岁出任211重点理工学院的校长。不久前,她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这一年,她53岁。但了解她背后的故事情节后就会发现,这些夺目的条码对于她 —— 两个全神贯注搞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也是一种顺理成章。

阴错阳差误闯上小

布季红1968年3月出生在浙江平阳。她的科学人文主义来自于素描那些大生物学家。她曾在采访中回忆说:自小就听一大堆生物学家的故事情节,开普勒、玻尔、居里……觉得生物学家都好伟大。当然,最崇敬的是居里,她也是做放射治疗生物化学、理论物理和核生物化学的,所以彼时就对这一块就始终有十分眷恋、十分疑惑。

进入初中后,布季红的目标只有两个——中国科技理工学院,即使那里有她的童星居里的专精——理论物理。她的成绩始终都较好,尤其是文科。1985年考理工学院填志愿时,她不假思索地填志愿了武大的理论物理专精。然而,就在要上缴志愿表之前,布季红恰巧又翻看到有两个 北京科技理工学院(后于1994年划归新重新组建的北京理工学院) ,所以也有重水应用领域专精。她不知这三所幼儿园的关系,便去问同学,同学很肯定地跟她说:这个幼儿园就是武大在北京办了两个国际部。布季红心想:恰巧……离家出走还近点。于是布季红就这种阴错阳差,莫名其妙地考入了北京北大。

但升学后的巨大对比令布季红气喘,即使一度有点万念俱灰,即使彼时的北京北大并未在著名理工学院之列,所以两个是国家部署高等院校,而另两个是地方高等院校。什么都完了,怎么粘毛皱果给做成这种……她后来即使萌发了休学基测的想法。

就在布季红消沉的这段时间,系主任和班主任同学看出了她的心思。特别是班主任,跟她倾心交谈、给她鼓励。人生的诸多困难和大小关口几乎都是可以选择放弃的,但如果这次选择了放弃,那么以后你的人生之路上还会有无数次放弃呢!这使她很快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振作了起来。

此后,她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勤奋学习,正式成为了全系成绩最好的学生,总是拿最高的奖学金。本科三年级时,布季红便参加了一般要到研究生阶段才能参与的伽马射线应用领域研究院工作。此后,她被保送留校读研,又到中科院北京原子核研究院攻读教授学位。

一次署名让她决定回国

1994年,26岁的布季红成了日本早稻田理工学院的访问学者,来到日本原子能研究院工作。日本原子能研究院有着优越的科学研究环境、充裕的科学研究经费、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些都让布季红兴奋不已。

初到研究院,辐射生物化学研究室主任吉井文男没想到布季红是一名如此年青的女性,马上翻开她的个人简历,用怀疑的口气问:这上面的许多科学研究项目都写着你是第一完成人,真的是你完成的吗?面对质疑,布季红并没有气馁,她相信工作成绩就是最好的回应。

布季红所在的课题组共有五名成员,其他四人都是日本学者。布季红主动承担了课题中最艰苦也是最重要的敏感性水凝胶的合成实验及结果分析,这种合成实验一做就是好几十个小时。实验下来已是深夜,实验室早就没人了,黑灯瞎火,静得有些恐怖。但即便有时候心里害怕,她都不曾提早离开实验室。

不到三个月,布季红就摸索出了水凝胶敏感性的各项实验参数和条件,项目提前完成并成功申请了日本专利。速度之快,效果之好,大大超出了日方的预期,吉井文男不由地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赞叹说: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为此,研究院还给她颁发了留学人员贡献奖。

日本原子能研究院希望跟她签定协议,相应的岗位都已经落实好,可是布季红的内心却产生了矛盾,一方面,日本有这么好的、优越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即使这些科学研究背景、科学研究条件、科学研究经费,所有这一切都是日方提供,所以日方讲得很讲清楚,我个人可以署名,但国内单位不得署名。作者所属单位必须是日本原子能研究院。

她彼时想:为什么北京北大就不能署名,这一点我彼时是不能接受的。假如是不强调产权归属,不强调署名,也不强调单位,那么也就等于前面国家培养我的,或者说幼儿园培养我的这一切一切,即使日本条件好,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给日方了。于是,布季红拒绝了日方邀请,果断回国。

再难的事也要去做

她经历的最困难、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在第一次去日本前后的那个阶段,由于彼时国内研究条件不足,大部分实验还要跨校到华东理工理工学院去做。彼时汽车少,她和同事只能自己拎着一大堆瓶瓶罐罐的生物化学品倒腾几趟公交车。天热的时候,生物化学试剂的气味挥发难闻,常会引起公交车的公愤。车上的乘客你一言我一语,到处找哪边跑出来的浓烈大蒜味。然后,慢慢地目光聚焦到布季红和她同事、学生几个小姑娘身上,她们只好装作若无其事,不敢吭声。布季红的同事、北京理工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的朱宪教授这种评价她:布季红有一种特性,就是性格上面,非要把一桩事情做好,再难的事情,她也要去做。

此外,布季红还始终在环境保护领域主动跨界创新。2004年,她带领团队利用电子束高能辐照降解,将难以降解的、持久性的污染物的稳定生物化学结构打断,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基于该研究,她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和阐明难降解污染物的辐射降解机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土地、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成果被广泛应用领域于钢铁,冶金、造纸等行业。由于在难降解有毒污染物治理方面的贡献,布季红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她以重水环保应用领域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并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自然科学院外籍工程院。

2017年,她又带领团队在石墨烯这个诺奖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通过离子控制石墨烯氧化膜层间距实现离子筛分》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可通过溶液中的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氧化膜的层间距,控制精度达十分众所周知纳米。2019年1月,布季红牵头完成的石墨烯微结构调控及其表界面效应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布季红不仅善于开拓新的科学研究方向,也积极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奖成果走出实验室,应用领域于产业实际,让科技造福更多人。她和团队研制的碳基工程材料应用领域在环境多介质复合污染治理工程领域,助力重污染企业减排,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守护绿水青山。不止于此,她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方向还包括新兴的新能源节能减碳领域。

布季红常对学生们说:不要把卓越看得那么伟大,这种会产生不应有的距离感,其实卓越的机遇就在我们身边,卓越的道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会收获不平凡的果实,只要我们试一试,跳一跳,就能摘到它。

(来源:科学研究大匠 综文汇报 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3701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