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整体科技创新(我国的整体科技创新是什么)

 admin   2022-12-04 21:14   219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在科技创新整体上仍处于跟跑状况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在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创新成果,一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但整体上我国科技创新仍处于跟跑的地位和阶段。

企业开发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依然是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障碍。80%左右的关键技术、多数高端装备以及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依赖进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在国际上知名的自主品牌屈指可数。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虽已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工业增加值率由2006年最高值29.7%持续下降到2016年的21.5%,而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均长期高于40%。尽管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新旧产业融合不断加快,但整体规模和贡献还相对有限,创新驱动增长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1、在航天科学领域:我国不仅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还迎来了两座新的里程碑: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特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

“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国航天成功跨入深空探测的新领域。

2、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6000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A系统正式启用,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3、 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

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4、三峡工程成功完成,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成功解决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

5、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科技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1、全面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一大批核心技术纷纷突破,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天问”探火星、“嫦娥”登月球、“神十三”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研制成功……自主研发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系统进入实用,成为推进产业快速升级的“利器”。

超级计算、高速铁路、智能电网、第四代核电、特高压输电技术,都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5G研发和应用场景深度拓展,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国特色生态初步建立,正在加快赋能百业。

3、中国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2位,十年上升22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由2012年的1.8万件增加至2021年的6.95万件,排名世界第一。

科技创新的意义:

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人才是基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助于发展教育事业。

我国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有哪些?

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中国航天员首次进驻自己的空间站,“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天鲲号”首航成功。

我国科技加速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涌现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有力支撑引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关信息:

科技创新的五大能力,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创新文化,打赢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疫情防控攻坚战等重大任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立足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丰沛的物质条件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将为下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521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