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措施要求(实施条例九十一条)

 admin   2022-12-05 07:54   228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疫情防控20条措施如何提炼出来放入防疫手册

5个“调整”

密切接触者:“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入境人员:“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注:以上人员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7个“不得”

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部门防控措施,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不得加码管控。

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优化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公布,是否意味着与新冠共存?

当然不是,优化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是为了科学精准防控,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十条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说一下与大部分老百姓有关的重要的几条:

一、密接从“7+3”改为“5+3”,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二、取消次密接,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高风险外地人员不再集中隔离,改为居家,将高风险区外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四、取消中风险,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的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这次调整会不会更难控制?最后是不是要“与新冠共存”?

首先说一下,还是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我们国家永远不会至我们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而不顾的,这是基于专家对现下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传染性高,而且病症不明显的特征,做出的科学精准防控措施。

例如:根据统计次密接的感染率仅仅为10万分之3.1 ,被感染的风险很低了,再继续判断次密接,把这些人也隔离起来就有点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了。

关于隔离期限的调整,也是因为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最长潜伏期为8天,一般5天是高发期,“5+3”的调整是最科学的、最安全的防控措施,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从这二十条的防控措施调整来看,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意义?

首先,我个人觉得这是我们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虽然“病毒”还在,但是我们不怕它了,我们对它做的深入研究,已经基本掌握它的习性和破坏力,我们可以越来越精准的针对它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应对措施了。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的消灭它,但是我们已经可以让它的破坏力降到最低。

其次,20年那个自由行动,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的日子,快要回来,这三年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为了这个付出太多太多了,这次的调整说明我们一直坚守的防控措施和方向是对的,我们最终一定会战胜这个小病毒的。

调整后,我们老百姓应该怎么办?

1、还是要坚持带口罩,口罩对隔绝病毒还是很有效的措施,其实不是单纯的对新冠病毒。冬天来了,各种流感病毒也到了高发期,戴口罩同样能降低流感感冒的发病率。

2、勤洗手,保持手的卫生,防止接触到的病毒发生感染。

3、加强身体锻炼,“病毒的杀伤力”就想弹簧,你强它就弱,新冠病毒造成的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都是无症状或者轻症,主要靠个人的免疫力,所以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才是“王道”。

这三年来,虽然我们为了这个防疫做了很多的努力,甚至有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一直都在说国外怎么样,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要看看国外的“躺平”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如果真的可以轻松的“躺平”,我们国家为何还要付出这么多,能承担和不能承担的都替我们老百姓承担了,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这么个国家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是什么

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焦点问题

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二十条优化措施发布以来,各地正有力推动落实。如何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处置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给出回应。

本土疫情呈现严峻复杂态势

“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部分地区的疫情扩散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二级巡视员胡翔介绍,近期疫情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增加,疫情波及范围广、传播链复杂,人口密集城市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心理、等待观望心态,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动摇、不走样,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通过视频会商、调度和培训等多种方式,部署调度各地尽快推进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地。目前,各地正有力推动落实。

“为进一步指导地方做好疫情防控,11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4个文件的通知,方便基层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理解和执行二十条优化措施。”胡翔说,下一步,将对这些文件进行专门培训,继续指导各级整治“层层加码”问题工作专班,督促各地不偏不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推进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地落实

二十条优化措施提出要取消中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没有发现新增感染者就降为低风险区。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说,做这样的调整主要是基于第九版防控方案实践评估数据以及风险研判证据。

“在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均能够快速隔离管控并及时转运的情况下,对于高风险区管控人员中连续5天没有发现新增感染者,表明高风险区在社区的传播已经基本阻断。”王丽萍介绍。

二十条优化措施明确,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王丽萍说,这样不仅节约了集中隔离资源,还能最大限度管住风险,提高防控效率。

合理安排医疗服务,通过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等多种方式,合理分流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强化住院病区管理……针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说,医疗机构一旦出现阳性病例,要从快从速排查风险,按照“快封、快筛、快消、快解”原则,尽快恢复正常诊疗。

加强重症救治力量储备

提升“平急结合”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通过统筹预防与医疗,统筹医疗救治力量,坚持中西医并重,我国新冠肺炎重症率和病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郭燕红说,目前全国有100多例重症,这表明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的健康受到较大威胁,增加医疗救治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必要且迫切。

加强重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既是防控疫情、加强医疗救治的需要,同时也是“平急结合”、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郭燕红表示,发热门诊的功能之一就是甄别出发热患者或者有疑似症状的患者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非常重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如果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在发生疫情的地区,不能够以疫情防控为由对发生疫情风险的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特别是像医疗机构的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等,这些重要的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保障患者救治。最大可能减少因为疫情防控对医疗机构日常医疗服务的影响,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防疫政策最新规定何时实施

防疫政策最新规定与2022年11月11日发布后开始实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二十条措施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优化完善,要求更科学、更精准、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疫情防控。第九版方案的防控要求和二十条优化措施都应不折不扣落实。

关于进一步强化担当改进作风大抓落实的20条措施

法律分析:推动形成立说立行抓落实、全力全速求突破的良好局面,加快邢台高质量赶超发展步伐,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力促大抓落实、大干实事。《关于进一步强化担当改进作风大抓落实的20条措施》围绕领导带头、激情工作、过程管控、压力传导、强化担当五大方面,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邢台市上下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大抓落实、大干实事。“20条”开门见山提出将抓落实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所有工作要守住“真实”底线,每一项重点工作必须有工作目标任务、牵头市领导和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完成标准、奖惩措施5个要件。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摸实情解难题,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政策在一线实施、工作在一线推进。坚持人事结合,对不落实的人和事严肃问责。通过领导带头,最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三条 战略导向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本文地址:http://51ac.top/post/524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